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实的困境与理想的指引 ——谈共产主义信仰,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劲松 副教授,一、共产主义的概念及其发源,二、现实困境之现状及原因,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Communism) 的名词形态“community”,其本义是“社区;(生态)群落;共同体;团体 ” “ 共有, 共享 ” “ 共同性;一致(性)” “ (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共同体”,《乌托邦》(1516年),乌托邦(Utopia)意思是“乌有之乡”莫尔借一个航海家的口吻进行描述 书中第一部分,托马斯莫尔辛辣地讽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状,特别是圈地运动,他将这种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形象地称呼为“羊吃人” 第二部分,托马斯莫尔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乌托邦岛这是一个中间宽、两头尖的新月形小岛,中部宽200英里(1英里=1.609344千米),长500英里新月的两个尖端之间有一个长11英里的海峡,围着一片风平浪静的海湾作为港口岛上有54座城市,彼此相距都不到一天的路程在乌托邦的城市中,街道宽敞,规划统一所有住房都是三层楼房,既防火又抗风暴住房每十年抽签轮流居住,居民在公共食堂中用餐,所有住房自由出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乌托邦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以务农为职业,同时学习一门技艺,如毛织、麻纺等他们轮流从城市到农村去参加农业劳动,产生的物质财富平均分配,运送到城市中的指定市场,所有居民则免费从市场中领取生活必需品,任何人都不需要囤积私人财产,这是一个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乌托邦人有完善的医疗健康体系,注重居民的生活质量,注重环境卫生乌托邦就好像《圣经》里描述的伊甸园,是一个天堂一样的国度太阳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作家康帕内拉被指控传播异端邪说和试图推翻西班牙统治当局(统治南意大利)于1599年被捕,在25年的牢狱生涯中写作《太阳岛》 太阳城建设在一个大平原的小山上,小山直径两英里,整个太阳城就以山顶为圆心,一圈一圈向山脚延伸,一共七圈,山顶上是一座神殿太阳城的最高统治者是一位司祭,称“太阳”,掌管世俗和宗教一切权力,在他下面有三位领导人:威力、智慧和爱威力”掌握和平与战争事务,负责领导军队,抵抗外敌入侵;“智慧”负责管理艺术家、手工业者和科学家,根据“智慧”的命令,所有的城墙上绘满了美丽的图画,帮助居民了解知识;“爱”掌管生育事务,监督两性结合,确保后代成为最优秀的人物在太阳城里,人人劳动,一起创造社会财富,所有财产公有。
太阳城的孩子们两到三岁就在城墙和房屋边玩耍,认读字母,稍大一点就会进行体育锻炼,然后送到作坊去见习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接着就会被传授各种劳动技能,让他们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成为太阳城的最高领袖,首先就必须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充满智慧的哲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和压迫,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特征:,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由全社会掌握,全社会组织生产 实行各尽其能、按需分配原则这里指的是“以人的需要作为劳动产品分配的唯一根据”而不是能够随意满足所有人的任何欲望) 城乡差异,社会地位差异和社会分工完全消失人不会被分工所局限着,劳动创造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 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可以在任何部门工作,社会公共机构调节着整个生产,能力强的人进入社会公共机构参与社会工作的分配但以个体意愿为主,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前提,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技极度发达,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一切私人劳动和小规模生产都被社会化大生产取代,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商品和货币消亡 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理想社会,对于未来社会的畅想是对现实社会的弊端进行的批判和重构社会的分配不公、地位不平等促使人们去构想未来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计立足于经济的基础之上,从物质生产和产品分配等层面说明理想社会的可行性马克思为未来社会的实现找到了革命的主体——无产阶级空想,科学,,一、共产主义的概念及其发源,二、现实困境之现状及原因,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将未来社会分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不发达阶段,比较发达阶段,过渡时期,1959.12-1960.2,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他认为中国还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但是后来毛泽东的认识出现了复,使社会主义实践付出沉重代价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1年6月,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一用法。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须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第一次明作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根据邓小平的设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约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到2049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告结束49年,,56年,2050年左 右,,100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技极度发达,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一切私人劳动和小规模生产都被社会化大生产取代,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商品和货币消亡 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当下中国的现实,生产力落后且不均衡,个体资本、私人资本依然存在,商品、货币仍然是经济生活的重要中介,三大差别依然存在,,,,困境之一:,收入差距拉大,2013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2003年到2012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0.47-0.49之间,,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基尼系数小于0.2,收入为绝对平均; 0.2-0.3 之间为比较平均; 0.3-0.4 为较合理; 0.4-0.5 为差距较大; 超过0.5 差距悬殊, 0.4 为国际警戒线,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或贫富差距的国际公认指标。
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的具体表现,地区差距,201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市为66115元,最低的黑龙江省27735元,最高最低之比为2.38∶11990年我国地区间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比为1.84∶1在经济繁荣的上海市,每人的年均收入达到76976元,而贵州省只有9187元;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有94.1%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人均纯收入要高出农村12000多元从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来看,2005年西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004年的69.7%下降到2005年的66.7%,而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4.2%城乡差距,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1:3.23,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在2005年,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名列其中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般是在1.5左右我国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行业差距,2010年,全国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年收入70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
行业差距,2010年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达到16倍,证券行业平均年收入在17万元左右,而畜牧业平均年收入仅1万多元,相差达16倍,这种差距在很多国家来说是很少见的2002年,最高人均工资水平与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比例也仅为2.99:12003年后的5年间,高收入行业迅速集中在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四大行业岗位差距,据统计,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2010年为66.8万元,是一线职工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家发改委一项重点课题《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揭示,中国的贫富分化在急剧加速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 目前一些行业职工和一般行业的人员平均收入最高相差10倍收入差距拉大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有现象,收入差距拉开普遍地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仍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有进一步拉开的趋势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 《21世纪资本论》 一本近700页的学术著作,自2014年3月份上市以来,短短一个月就卖出八万本,连续数周雄踞亚马逊排行榜第一名。
被媒体称为是向马克思《资本论》致敬的一部重要著作 中文版9月15日货到开始销售,三天之内三大网站已售出25000册首印13万册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Y轴表示的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皮克迪对库兹涅茨的研究提出了质疑他发现,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13-1948年间有显著的下降,但在20世纪50-70年代之间,收入不平等趋于稳定但没有进一步的下降,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开始增加,到2000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甚至又回到了1913年的水平 1987—2013年,全球富豪的财富增长率的情况是,平均每年增长6.8%,而整个社会财富平均的年增长率是2.1%,这段期间全世界GDP的增长率是3.3%,“在欧洲,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财富由最富的前10%的人所有2012年美国的数据显示,52%财富在10%人口那里收入差距在2007年经济危机前爆发式上升当前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的制度性原因,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 的多样化(公有制 与私有制并存),多种 分配 方式 并存,,资本 劳动 技术 管理 信息 …,,收入差距形成,共产主义理念与制度 正是为了克服收入差距和社会的不平等,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分配劳动产品,实现人人平等 这种理念和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从制度上消除收入差距的来源困境之二:,政党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2013年1月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政党腐败在各国执政党中并不鲜见,“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完全不存在腐败问题的”,“中国在过去十五年的发展与美国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发展状况相似”,“中国的腐败程度远远低于美国,美国是中国的7到9倍,而当前中国的腐败并不比美国在1920年以后严重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