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喻姓姓氏来源和迁徙分布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77KB
约6页
文档ID:270355681
喻姓姓氏来源和迁徙分布_第1页
1/6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喻姓姓氏来源和迁徙分布 喻姓姓氏来源 喻(Y)姓源出有三: 1、出自俞姓,为远古黄帝时代医官俞柎,被赐姓喻氏据《姓苑》载,远古黄帝时,有个医官叫俞柎,他就是喻姓的祖先,俞柎的后代相传姓俞到南宋建炎(1127-1130)时,俞姓的后代有个叫俞樗,聪明好学,举为进士,精通世故,无所不知,皇帝热爱他佯佯知喻,就将喻姓赐给他,他的子孙就相传姓喻,称为喻氏 2、喻姓源于谕姓,为春秋时郑国贵族的的代《通志略氏族略五》载:今喻氏多作谕氏谕姓改为喻姓始于西汉,始祖为苍梧太守谕猛,以谕定与喻字形相近,读音也往入混淆难分,喻字又比谕字少四笔(指繁体),遂改为喻姓,谕猛的后代,在汉代并未全部改为喻姓,直到东晋,还有谕归,作过曲气阜令,他也是谕猛的后代到谕归改为喻归之后,世上再也没有谕姓了 3、出自芈姓,源自俞豆氏与喻姓合并为一《通志氏族略》载:俞豆氏芈姓,楚公子食采于南阳豆亭,因氏焉俞豆氏已与喻姓合并为一,称为喻氏 得姓始祖:俞柎据《周礼疏》记载:黄帝臣有医官俞柎,当为俞姓之始俞柎,黄帝臣,善医术。

据《淮南子》、《韩诗外传》、《说苑》等书中均有其事迹记载,或作俞跗、逾跗、臾跗《说苑》云:俞逾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俞柎的后代相传姓俞,称为俞氏到了南宋建炎时,俞姓的后代有个叫俞樗,聪明好学,举为进士,精通世故,无所不知,皇帝热爱他佯佯知喻,就将喻姓赐给他,他的子孙就相传姓喻,形成了些支喻氏故喻氏后人奉俞柎为喻姓的得姓始祖   喻姓迁徙分布 喻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起源于春秋时期,据说是郑国贵族的后裔进展和蜕变:东汉时期,苍梧太守谕猛改谕为喻姓到了,东晋时期,喻猛的后裔谕归,也改姓喻姓,此后,史书上再也没有展现过谕姓,到了晋代,全都改成了喻姓据《姓苑》载,南宋建炎进士俞樗,就是俞柎的十六世孙博学多才,又有曲解人之目,皇帝因而赐为喻谓其晓喻一切分布在江西、湖南、江苏、浙江在宋朝时候,宋朝人俞樗,进士出身,多才多艺,是梁俞药的后代被皇帝赐姓为喻现在喻姓的主要一支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安徽等地喻姓在进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河东(秦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江夏(汉高帝置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南昌(汉代豫章郡治,隋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为南昌府治,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三大郡望,在当地进展成为望族,因此,喻姓世称河东望,江夏望,南昌望。

  喻姓历史名人 谕 猛,字骄孙,后汉人,为薛令,和帝永元己丑(公元89年)升苍梧太守,为清白吏,郡人称之改姓喻,为喻姓第一大支始祖 喻 合:字匡孙,好学不慕荣宠,隐居庐山北阜,布衣蔬食三十余年,晋武帝征召入相,不起 喻 药:南朝梁时,梁武帝重用士族,赐安州刺史俞药为喻姓,这是喻姓的开头喻药本为南昌人,后迁徙到严州(今浙江省建德东北)喻药的第十六世孙喻樗为南宋出名学者,被皇帝赐姓为喻 喻 凫:字坦之,号均羽,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进士,乌程令,曾与唐代名诗人李商隐、方干、无可等唱和,有诗集一卷传世 喻 皓,北宋初建筑家,浙东人,更加擅长建塔他在负责建立开封开宝寺塔时,考虑到开封地处平原,多西北风,就在建塔时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以抗争主要风力在建立杭州梵天寺塔时,他又科学地解释了木塔的稳定问题他所著的《木经》三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著,现已佚 喻 樗:字子才,号湍石南宋时,为人性直好探讨,赵鼎与语奇之,荐授秘书省正字以下主和议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致仕秦桧死,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知蕲州,孝宗即位,用为提举浙东常平,以治绩著称。

喻樗善识鉴,尝言沈晦、张九成进士当第一,后公然有《中庸大学论语解》、《玉泉语录》 喻 侃:字伯经婺州义乌香山(今义乌东河乡)人义乌出名文人喻良弼之侄进士出身,为官清廉勤政,然仕途坎坷致仕后,闭门著书立说,著述颇丰喻侃出世于书香门第,家学泽厚绵长自喻良倚、喻良能兄弟同科登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上第后的六十年间,一门六进士,成为南宋时期喻氏家族引以骄傲的荣耀 喻 时:明代光山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仕至南京兵部侍郎,《明史》有传 喻 昌:字嘉言,清朝新建人读书研究医术,于清朝初年成为名医治疗多奇中在研究《伤寒论》方面有大量新察觉,著成《尚论篇》,又著有《医门法律》,根据治病的实例写成《寓意草》,这三部书合称《喻代医书三种》,为中医著作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时年80岁,预知死期,坐论而逝 喻汝砺,字迪儒,号三嵎,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直秘阁学士,张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砺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号扪膝先生,著有《扪膝稿》等 喻惠洪:一名德洪,字觉范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出名诗僧,俗姓喻(一作姓彭)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

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年)才获释回籍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出名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美,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 喻茂坚:明代官吏重庆市荣昌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南京铜陵知县数年后调任浙江临海知县,力革溺死女婴之恶习正德十四年(1519年)任福建监察御史嘉靖元年(1522年)巡抚陕西,平定总兵李隆之乱嘉靖二年(1523年),巡抚河南、直隶时,严惩贪官污吏,有政绩历任山西布政使、郧阳巡抚、应天巡抚等职,其间参与镇压各地农人起义任淮阳总督负责漕运期间,节省修漕经费白银10万余两,代纳庐、凤、淮、扬4府百姓水荒积欠钱银18万两,升任南京刑部侍郎后秉公查处楚世子英耀杀父一案,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升任刑部尚书因上疏营救谏官夏言,弹劾奸相严嵩,触怒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冬辞官还乡。

还乡后提议并主建荣昌乐雅书院在刑部任内曾主持编纂《问刑条例》 喻宜萱:当代女高音歌咏家、声乐教导家江西省萍乡人20世纪30年头曾在上海国立音专和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音乐,以后赴法、英、瑞士、意大利等国家考察音乐教导,在纽约、费城、旧金山、佛罗里达和巴黎、伦敦举行过数十场独唱音乐会建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任声乐教授和声乐系主任兼副院长,同时持续从事演唱活动嗓音饱满宏亮,气息操纵稳坚,运用自如,音质柔润,色调浓郁,富于抒情戏剧性;演唱风格简朴醇厚,热心奔放曾两次应邀承担国际声乐比赛的评委除选编、译配多种声乐教材,主编《声乐表演艺术文选》一书外,还撰写有二十余篇论文 — 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