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构专用)9-3 声声慢 讲义—2020年秋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旭***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0.50KB
约11页
文档ID:348729064
(机构专用)9-3 声声慢 讲义—2020年秋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11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2.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3.乍暖还(huán)寒:忽冷忽暖,气候变化无常4.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5.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损,这里相当于“煞”,“憔悴损”就是“憔悴煞”的意思6.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怎生:怎么、怎样7.次第:光景,状况8.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译文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写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整体感知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问题探究(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4分)①内容: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2分)②直接写愁 ,直接抒情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分)间接写愁,借景抒情如:借“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愁国恨1分)                                   (2)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4分)①妙用叠词,有韵律美,增加了音乐性,增强了抒情性2分)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从行动到环境再到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身体和心灵遭受的摧残。

1分)②语言朴素清新,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1分)(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运用了十四个叠字,表现了哪三种不同的境界?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 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背井离乡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她想寻觅的东西太多了:爱情、婚姻、故乡、和平、幸福,她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既是周围的客观环境又是作者的心境写照,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无光的于是有了“凄凄惨惨戚戚”这样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白 这就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此时的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试描绘诗句展示的凄惨情景并指出此句手法之高妙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不也是词人的心头在滴泪吗!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6)“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试分析此结句之妙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情形、这光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这里除了悲欢离合的个人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痛这结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 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 永:漫长B.东篱把酒黄昏后 把:举,端起C.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抵挡D.如今有谁堪摘 堪:忍受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 B.莫道不销魂C.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对《醉花阴》《声声慢》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醉花阴》写漫长的白日里,词人百无聊賴地独坐在金善炉旁,注视着那表烟雾。

正值重阳,天气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帐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凉气袭人!B.《醉花阴》总体风格朴实、绚丽,词人抓长日、半夜、黄香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已留在家中独自生活的空虚无,以此表达对丈夫一如既往的相思之情C.《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失去丈夫的苦难并且,在南方转逃亡避难的过程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D.《声声慢》展现出词人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词人生活遭遇的基础上读这首词,人们不禁会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正是李清照这首词动人的地方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普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B.“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

D.李清照处于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清照纪念堂是个四合院似的仿古建筑,红瓦青砖,拱门漏窗,翠竹青青,古朴雅致 , 是苦苦地思考着人生,还是又将得佳句?我不得而知①再往里走,便是“漱玉堂”了②她右手托腮,脸面轻俯,双眉微,就像陷入了久久的沉思③我暗暗赞叹:郭老不愧是一代文豪如果在他的题词中像许多人习惯那样再多个“女”字,那会是何等减色和遗憾④东西厢有人物介绍和她的书画展,正房里迎面有两米多高的李清照雕像立在正中那雕像通体洁白如雪,裙飘然⑤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块长方形的灰青色大理石⑥上面目地刻着郭沫若先生道劲、奔放的手书“一代词人”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C.⑤⑥①③②④ D.⑤⑥③①④②6.“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要求:符合语境,语意连贯:尽量引用作者的诗文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又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之境的佳句是: , , 2)李清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