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单 元2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语语 文文内 容 索 引预习梳理与积累研习讨论与鉴赏练习思考与运用预习梳理与积累预习梳理与积累预习助读预习助读【认识作者】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屡立战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今属重庆)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对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了解背景】长征胜利万岁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重兵,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突围西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红军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历经艰难险阻,于1935年10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课文所写的就是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的情况大战中的插曲本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冬,日军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是日军施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日军在铁路沿线大小城镇、车站和桥梁、隧道附近,均筑有坚固据点,各以数十至数百人的兵力守备,并派装甲火车巡逻日军称正太铁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用它隔绝八路军总部、第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与晋察冀边区的联系,并以它为依托进攻抗日根据地。
在这种情况下,1940年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和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聂荣臻讨论确定破袭正太铁路,8月20日,展开了对日主动进攻的“百团大战”故事就发生在这场大战的间隙相关链接】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战役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知识积累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解释下列词语(1)万水千山: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2)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3)运筹帷幄: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4)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5)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6)横征暴敛: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7)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8)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9)化干戈为玉帛: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10)兵戎相见:以武力相见。
指用战争解决问题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1)身不由己不由自主情不自禁辨析:“身不由己”,着重指自身不由自己支配而由他人支配,有被迫的意味;多用于不得不去做某种事情的时候不由自主”,着重指所做的事情是不知不觉的,由不得自己,强调主观上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既用于震惊、慌张时,也用于描写某种较平静的动作、思想情绪等自然而然出现或表示因外界原因而由不得自己的时候情不自禁”着重指抑制不住个人的感情;多用于万分激动、异常兴奋、热情奔放的时候例句:很多时候,我们被外界的事物裹挟着,身不由己读完长征胜利万岁这篇回忆录,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诵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天太黑了,我们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2)抚养扶养辨析:两者都有“养活”的意思抚养”,使用范围较窄,一般用于长对幼,强调的是教养和保护扶养”,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长对幼,也可用于平辈之间,强调扶助、供养例句:在家庭关系中,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3)惨无人道惨绝人寰辨析:两者都有“到达极点”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儿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例句: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绝人寰的城市大轰炸,大多数人会想到伦敦大轰炸、重庆大轰炸法西斯分子对普通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研习讨论与鉴赏研习讨论与鉴赏问题研讨问题研讨【任务一】理解文本内容,分析事件意义1.长征胜利万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哪些是重点记述的内容?参考答案:这篇文章记述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在吴起镇由毛主席亲自指挥伏击并歼灭二马骑兵等四个骑兵团以及党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内容,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与激动之情,认真总结了长征胜利的历史性伟大意义吴起镇伏击战和全军干部会议是重点记述的内容2.长征胜利万岁中写去往会场的路上遇到邓小平同志一事,详细描写了“我们”的对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这段文字写“我”和黄开湘同志与首长邓小平同志的对话,从首长询问“你们驻扎在哪里?离这儿多远?”可以看出首长对部下的关怀;从“关心一下宣传队的同志,给剧团的小鬼每人做套衣服怎么样?”可以看出首长对宣传队、对“红军小鬼”的关心和爱护,从中也可以体会到共产党的队伍中同志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意3.大战中的插曲中,聂荣臻元帅写给日本官兵的信包括哪些内容?这封信阐明了我军怎样的态度?参考答案:这封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阐明了战争的本质,是日本军阀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应由日本军阀负责其次,叙述写信的事由和目的,希望日本军方好好对待美穗子姐妹最后,希望日本军人和日本人民充分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对日本军阀财阀发动的不义之战,同时表明了以八路军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不惧牺牲、抗战到底的决心4.大战中的插曲中,为什么要讲述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士兵被俘后愿意留在晋察冀军区的故事?参考答案:中西虽然是日本兵,但他和残忍的日本军阀不同,他被我军的宽待俘虏的政策感化,愿意留下为我军的抗战做一些工作这个故事侧面说明了我军宽待俘虏的政策深得人心下文接着介绍像中西这样的被俘日军士兵愿意留下的越来越多,他们组成了一个“反战同盟”支部,这些人回到日本,不少人参加了日本共产党像中西这样的被俘日军士兵的故事说明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彰显了我军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力量5.大战中的插曲中,1980年报纸上发表寻找日本小姑娘的事情和美穗子来北京看望“我”的事情,从时间上看不属于“大战中”,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部分内容?参考答案:这部分内容是前文故事的自然延伸,美穗子姐妹的命运,不单作者自己关注,读者也急于知道作者写出这部分内容,使得整个故事更完整。
另外,这部分内容还展现了中国人民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成果,正是因为我军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美穗子才能在兵荒马乱中活下来,当年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军人才能反思自己的罪行,才能看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品格,才能促进中日友好,共同维护和平任务二】分析艺术特色,体会作者情感1.长征胜利万岁一文,作者在叙述中往往融入恰当的议论或抒情来表达感受,请从文中找出这样的文字,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参考答案:队伍进入吴起镇后,作者插入了一段直接抒情的文字:“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可不是,自从去年离开瑞金、于都河,无论在巍巍的雪山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地上,不管是在怎样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都惦念苏维埃如今,在陕北吴起镇的窑洞门口,终于又见到了这个名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将苏维埃比喻为亲人,无论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中,心中始终没有忘记对苏维埃的惦念,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政权的热爱与拥戴之情2.长征胜利万岁中,作者在回忆胜利会师和参加全军干部会议时,有多处表现激动与兴奋之情的描写,找出来,仔细体会其中的情感参考答案:“虽然那天天降大雪,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是热乎乎的此处用严寒的天气反衬激动与兴奋之情,严寒的天气、身上的单衣与心里热乎乎的感受形成对比,表达了胜利会师的欣喜。
骑着马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地,一头是汗表现出了心情的急切,急切想见到毛主席,急切想听中央给自己指明方向许久不见的同志相互寒暄、敬礼、握手这一描写表现出同志们重逢的高兴,胜利的喜悦你们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不知疲倦地操劳着,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你们最辛苦了!”这段饱含深情的文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领袖的热爱和革命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的深情厚谊3.长征胜利万岁和大战中的插曲这两篇文章都属于回忆录,它们在材料的处理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参考答案:都精于剪裁,详略得当,注重实录在长征胜利万岁中,作者围绕核心内容“长征胜利”组织材料,同时遵循实录的原则,舍弃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件,保证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在大战中的插曲中,作者仅交代了“拯救”的梗概和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相处的若干细节,如“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大一点儿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等,而省略掉两个小女孩在指挥所生活的几天里的许多事情,从而使文章有梗概,有细节,又不至于烦琐,也为文中的议论留下了空间课堂活动课堂活动比较两篇文章,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完成下表。
提示要求分析两篇文章的“真实性”“广泛性”和“突出性”真实性”是就文章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而言,“广泛性”是就文章涉及的人或事的范围而言,“突出性”是就文中的人或事的典型性、生动性而言共同点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真实性广泛性突出性参考答案:共同点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真实性本文回忆了红四军到达吴起镇,再写吴起镇战斗,然后写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泽东宣布长征胜利的过程,点明了长征胜利的重大意义,真实可信本文回忆了在百团大战过程中,八路军部队救助日本小姑娘并将其交付日军,又写信给日军,成就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非常真实共同点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广泛性本文以杨成武将军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写了红军到吴起镇、吴起镇战斗、吴起镇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除了写自己,还写了红军战士、邓小平同志、毛主席等人,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风貌本文以聂荣臻元帅救助日本小姑娘的事件为中心,写了八路军救助日本小姑娘、送小姑娘到日军处、给日军官兵写信、几十年后美穗子来华访问表达感恩之情等内容,非常有历史感突出性本文中,回忆的主角杨成武始终处于突出地位,所叙事件均为历史上的大事件,非常典型,具有代表性写到邓小平、毛主席时也写得非常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本文中,作者始终处于突出地位文章写作者救助美穗子、指示人员送还美穗子、给日本官兵写信,都突出了作者的形象美穗子来华表示感恩的形象也非常生动整合建构整合建构【思路整合】大战中的插曲【审美鉴赏】议论、抒情与叙事有机结合一篇回忆录,如果只有叙事,没有精当的议论、抒情,文章就会平淡无力回忆中的议论有助于抒发作者的情感,表现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长征胜利万岁就很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