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山行业的生产性有害因素.docx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08KB
约5页
文档ID:550835961
矿山行业的生产性有害因素.docx_第1页
1/5

矿山行业的生产性有害因素 矿山是指有肯定开采境地的采掘矿石的独立生产单位在地下开采的称矿井,在露天开采的称“露天矿”采矿工业是指对各种矿藏,如煤炭、各种金属矿产、石灰石等的开采,类似作业包括隧道开掘采矿作业绝大多数在地下进展,具有一些特别的劳动卫生问题,如矿井内不见阳光,空气流通不畅,采掘时产生大量粉尘,有时还伴有有害气体发生以及不良气象条件露天采矿劳动条件根本属于户外活动 (一)根本生产过程 1.井下开采 井下采矿可分为掘进、采矿、运输、充填等根本过程 (1)掘进:是采矿前的预备工作,指在岩层中开凿巷道使其通向矿脉的作业过程,由掘进 工担当主要工序包括凿岩、爆破、装岩、运输和支护等 开凿巷道目前仍以凿岩爆破方法为主,这是巷道掘进的主要工序首先用风钻或电钻在坚硬的岩石上钻眼,然后装入炸药,将岩石爆破下落,用矿车运出爆落的岩石后,清理隧道并架 上支架即成巷道支架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巷道围岩变形和塌落,保证矿石运输、通风和矿工进出安全。

支架材料可用木材、钢材或混凝土等 (2)采矿:是指把含有矿石的岩层采掘下来,在采煤中又称回采开采矿石的工作面称为 掌子面在金属矿石或石灰岩开采中,作业与掘进相像,只是沿着矿脉打眼、爆破、运输出井 采煤时,对于薄煤层或中厚煤层可一次性把整个煤层采出,厚煤层则需逐层开采开采煤 层的工人称为采煤工,工序为落煤、装煤、运煤、支架和顶板治理等由于机械化程度不同, 劳动条件差异很大,可分为手工、机械和水力采煤 (3)运输:采掘的矿石、岩石等经运输巷道运到车场,再用提升机、绞车或皮带运输机运送到地面 (4)充填:金属矿开采后一般不必充填,但煤矿开采后需用砂石等材料代替采出的煤层, 填满采空区以防塌陷常用方法为水砂充填,即利用水力把砂石等充填材料从管道中输送到采 空区充填 2.露天开采 当矿藏露出地面或接近地外表时,则采纳露天开采方式,主要使用爆破推土机、电铲等剥离外表掩盖层,露出矿层后采掘露天采掘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也较好 (二)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 矿山开采中主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不良气象条件、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和振动、不良作业姿态及采光照明不佳等。

1.生产性粉尘 是采矿作业中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矿井内很多生产过程如钻眼、放 炮、采矿、运输等都能产生大量粉尘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分散度及二氧化硅含量取决于井下开采方式和岩层的地质构造在凿岩中,干式凿岩的粉尘浓度远远高于湿式凿岩,有报道干式凿岩时粉尘浓度可达1000mg/m3以上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和湿式作业的加强,在规模较大的矿山,作业点的粉尘浓度合格率有很大提高,但在一些小型矿山中,由于机械化程度差 粉尘浓度超标率相当高,尘肺仍是采矿工人的主要职业病 2.不良气象条件 (1)气温:高气温是井内不良气象条件之一井内气温凹凸与巷道深度有关,巷道越深气 温越高,流人的空气因密度增大而产生的压缩热使温度上升,一般巷道每深入地下100米,可 使温度上升1℃有时岩层的温度也起很大作用,在煤矿中,平均每深入30-35米,岩层温度可增高1℃此外,机械振动产生的热能,在狭小工作面密集人员体热的散发也是使气温上升的因素之一在井深1000米以上的矿井内,气温可高达35℃~40℃以上,在通风不良的深矿井中,夏季可发生中暑 (2)气湿:井下气湿取决于巷道中的含水量、流入空气的温湿度和岩层的湿度。

采矿时由于地下水不断渗出和大量蒸发,因此巷道内可形成高气湿,相对湿度一般在80%~90%以上,采煤工作面可达95%以上但在超过800米的深矿井中,由于渗出水量显著削减,气温上升,因而气湿相对较低 (3)气流:矿井内气流主要由人工通风引起,但因部位不同可有很大差异,如在竖井或斜 井内气流较大,而在巷道深处和掌子面气流则很小这些不良气象条件易诱发工人发生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及风湿性疾病 3.有害气体 井下采矿中,由于多种缘由可使矿井空气中含有沼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及硫化氢等有害性气体 (l)沼气:俗称瓦斯,为无色无臭的可燃性气体,比重轻(0.557),主要成分为甲烷,其在矿中的含量和地质构造及矿产种类有关,一般在煤矿中产生的瓦斯较多,主要存在于煤层中,在煤矿崩落时排放出来,一般每采一吨煤可散发出30m3沼气,而在深矿井中可高达60m3,由于比重小,多蓄积于巷道顶部沼气可排挤空气中的氧气,在肯定条件下可使矿工缺氧甚至窒息当沼气与空气中氧混合,其浓度达5%~16%时,遇明火可发生爆炸 (2)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放炮使用硝酸甘油炸药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使用硝胺炸药则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者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3)硫化氢:木材腐烂及酸性矿井水与硫铁矿作用可产生硫化氢,经久封闭的废巷道内可 有硫化氢积存,煤矿中则少见,一般存在于煤层肯定区域的“鸡窝煤”内矿工暴露常可引起急性硫化氢中毒 (4)二氧化碳:巷道内术材腐烂可产生二氧化碳,煤层和煤块内可存在二氧化碳,人群呼 吸、放炮也可产生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重大(1.53〉,多聚拢于巷道低处及通风不良处, 其危害在于排挤空气中的氧气而引起缺氧,当空气中含量到达10%时,可使人窒息死亡 (5)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矿井中的噪声和振动主要来源于机械化生产,如各种风动和电动 工具,运输机等长期在剧烈的噪声和振动作用下可引起职业性聋或振动病 (6)不良作业姿态:在薄层矿脉采矿时,尤其常见于煤矿,工人有时整个工作日内只能采 取弯腰、蹲位或跪卧位作业,这些因素使工人易患腰腿疼、关节炎,尤其易引起滑囊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已列为国家职业病名单中 (7)生产性外伤和多发病:矿山开采中,由于岩层或矿层的倒塌,石块或矿石的坠落(片邦 和冒顶),井内运输事故,工作面或巷道堵塞,人行道失修,炸药爆炸,瓦斯爆炸,煤尘爆炸,触电,火灾,冒水等,可引起严峻伤亡事故。

据资料统计,煤矿工人生产性外伤缘由中, 片邦、冒顶事故居首位,其次是运输事故和机械或工具引起的外伤 此外,由于矿井内作业场所的特别性,如不见阳光,潮湿,通风不均,饮水供给不良或饮食制 度不合理等,井内工人多发病有化脓性皮肤病,风湿性疾病,胃肠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卫生治理不良时还可发生蛔虫和钩虫病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