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刚**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62.64KB
约9页
文档ID:595254211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1/9

浙江强基联盟2024年10月高一联考思想政治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必修1第一课、第二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着墨仅115个字,气象恢宏,古今罕见下面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小儿时节”,喻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②“人猿相揖别”,标志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③“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④“不过几千寒热”,说明社会形态自发地由低级向高级更替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跋山一旧石器遗址内挖掘出距今9.9万年的象牙铲,宣告着原始人对巨型动物骨骼的首次利用。

据此可以推测,该地( )①原始居民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②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或部落联盟③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④氏族制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存在了二三百万年之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最终被奴隶社会所取代下列对原始社会解体过程的分析排序正确的是( )①个体劳动盛行 ②生产工具改进 ③私有制确立 ④贫富分化加剧A. ③-④-②-①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④-②4. 近期,殷墟博物馆展出的近4000件文物中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以及大型牛祭祀坑、马祭祀等,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商代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这些展品印证了当时( )①奴隶主能组织一定规模的生产协作②奴隶主占有奴隶劳动的大部分产品③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逐渐摆脱蒙昧野蛮状态④生产力的进步取决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其一》中写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下列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封建制生产关系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社会分工不公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③农民依附于地主并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④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一书中指出: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给工人一天工资,好像工人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

事实并非如此,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远远大于工人所得工资的价值上述论述揭示了( )①资本家占有劳动者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②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③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④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存在一定的共生关系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农民劳动成果被剥夺殆尽③等级制度下的农民阶级处于封建社会的底层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地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不可避免”后来被表述为“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对“两个必然”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适合生产力状况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命运③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终究是漫长的过程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全部财产归全民所有;每个公民的工作、劳动、艺术、文化、教育等都是共享的,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合适的分配。

上述主张(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②反对阶级调和,主张阶级斗争③未找到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④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0. 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②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③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 《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②揭示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③阐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④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国际歌》中提到,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从歌词内容看,《国际歌》( )①明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目标②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依靠力量③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④论证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俄国十月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以下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③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新型生产关系是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列符合新型生产关系的特点的有( )①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②社会生产力实现飞跃式发展③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④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全人类解放事业遭遇至暗时刻西方有人妄言: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产物,也必将终结于20世纪对此观点反驳最有力的是( )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生机④社会主义实现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下列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政治经济等逐渐受制于西方列强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③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被打断④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17.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与党的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孕育和传承的红色基因融入辽宁人民的血脉,书写了辉煌与荣光上述成就的取得在于辽宁( )①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前进方向③致力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人民具有中华民族勇敢坚毅和忠诚担当的品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发展的结果②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④终结了贯穿人类社会历史的私有制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9. 1922年,俄国各族人民自愿建立国家联盟,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并于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实现社会主义;我国在新中国建国后,经过“一化三改”,仅用了7年时间就成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这说明了(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 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多样性③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不具有普遍性 ④国家间的发展因具体国情存在差异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要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因为它(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②成功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③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④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科学指引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21.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首词是毛主席于1965年重上井冈山所见的景色及由此发出的感慨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 )A.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B. 崭新课题没有现成答案,社会主义在艰辛探索中前进C. 经过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 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22. 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由此可知,当时( )①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②社会主要矛盾是工农业发展间的矛盾③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状况愿望很强烈④农业发达而重工业落后的严重不平衡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23. 党的二十大宣言指出,当前的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提出党的目的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从根本上讲它新就新在由无产阶级领导②其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③在所属范畴上看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和必然趋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领导贫苦农民进行的大规模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土地集体公有制两者的共同点是( )①把土地私有转化为土地集体所有②激发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③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④对革命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5. 1956年,全国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69.22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了15.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