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鹰嘴豆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77KB
约13页
文档ID:134864656
鹰嘴豆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1页
1/13

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L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粮 食 行 业 标 准LS/T XXXXX—XXXX鹰嘴豆Cicer arietinum(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81101)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发 布XX/T XXXXX—XXXX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IXX/T XXXXX—XXXX鹰嘴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鹰嘴豆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食品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鹰嘴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1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T 5490 粮食检验 一般规则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T 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 5493 粮油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GB/T 5494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 5519 谷物与豆类 千粒重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7109 粮食销售包装GB/T 22725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纯粮(质)率检验3 术语和定义3.1鹰嘴豆 Cicer arietinum鹰嘴豆为栽培种植豆类,表面有尖锐突起形似鹰嘴,别名鸡豆、脑豆子和桃豆等。

3.2纯粮率 pur grain yield5XX/T XXXXX—XXXX除去杂质的鹰嘴豆籽粒(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样的质量分数3.3不完善粒 defective kernels有缺陷或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鹰嘴豆颗粒包括病斑粒、虫蚀粒、生霉粒、破损粒、生芽粒、未熟粒和热损伤粒3.3.1病斑粒 spotted kernels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粒3.3.2虫蚀粒 insect-damaged kernels被虫蛀蚀,并形成蛀孔或隧道的颗粒3.3.3生霉粒 moldy kernels粒面生霉的颗粒3.3.4破损粒 broken kernels籽粒破碎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3.3.5生芽粒 sprouted kernels幼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幼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子叶表皮已破裂,有生芽痕迹的颗粒3.3.6未熟粒 immature kernels籽粒不饱满,瘪缩达粒面二分之一及以上,或子叶青色部分达二分之一及以上的、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3.3.7热损伤粒 heat-damaged kernels发热或干燥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括自然热损伤粒和烘干热损伤粒。

3.3.7.1自然热损伤粒 nature heat-damaged kernelsXX/T XXXXX—XXXX储存期间因过度呼吸,子叶显著变色的颗粒3.3.7.2干燥热损伤粒 drying heat-damaged kernels干燥受热引起的表皮或子叶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3.4杂质 foreign matter除鹰嘴豆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及无使用价值的鹰嘴豆粒,包括筛下物、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3.4.1筛下物 throughs通过直径 3.0mm 圆孔筛的物质3.4.2无机杂质 inorganic impurities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类物质3.4.3有机杂质 organic impurities无使用价值的鹰嘴豆粒、异种类粮粒、秸秆碎渣及其他有机物质3.5色泽、气味 colour and odour一批鹰嘴豆固有的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3.6粗蛋白质 crude protein净鹰嘴豆中含氮物质的总称3.7 粗脂肪 crude fat净鹰嘴豆所含油脂占试样(干基计)的质量分数4 分类按鹰嘴豆千粒重和皮色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4.1 黄色鹰嘴豆4.1.1 大粒:千粒重大于 300g,种皮为黄色的不低于 95%以上的鹰嘴豆。

XX/T XXXXX—XXXX4.1.2 中粒:千粒重在 200g~300g 之间,种皮为黄色的不低于 95%以上的鹰嘴豆4.1.3 小粒:千粒重小于 200g,种皮为黄色的不低于 95%以上的鹰嘴豆4.2 黑色鹰嘴豆4.2.1 大粒:千粒重大于 300g,种皮为黑色的不低于 95%以上的鹰嘴豆4.2.2 中粒:千粒重在 200g~300g 之间,种皮为黑色的不低于 95%以上的鹰嘴豆4.2.3 小粒:千粒重小于 200g,种皮为黑色的不低于 95%以上的鹰嘴豆4.3 混合鹰嘴豆:不符合 4.1~4.2 规定的鹰嘴豆5 要求5.1 质量要求各类鹰嘴豆质量要求见表1,其中纯粮率为定等指标表1 鹰嘴豆质量指标等级纯粮率/%杂质/%水分含量/%色泽、气味粗蛋白质(干基)/%粗脂肪(干基)/%总量其中:矿物质1≥98.0≤1.0≤0.5≤12.0正常≥20.0≥3.52≥95.03≥92.0等外<92.05.2 食品安全要求5.2.1 粮食的感官要求、有毒有害菌类、植物种子指标按 GB 2715 规定执行5.2.2 食用鹰嘴豆真菌毒素限量按 GB 2761 规定执行5.2.3 食用鹰嘴豆污染物限量按 GB 2762 规定执行。

5.2.4 食用鹰嘴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 GB 2763 规定执行5.2.5 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6 检验方法6.1 扦样、分样:按 GB/T 5491 执行6.2 纯粮率检验:按 GB/T22725 执行6.3 杂质检验:按GB/T5494 执行6.4 水分检验:按GB5009.3 执行XX/T XXXXX—XXXX6.5 色泽、气味检验:按 GB/T5492 执行6.6 粗蛋白质检验:按GB5009.5 执行6.7 粗脂肪检验:按 GB5009.6 执行6.8 千粒重检验:按 GB/T5519 执行7 检验规则7.1 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 5490 执行7.2 检验批为同品种、同等级、同批次、同收获年份、同储存条件7.3 判定规则:鹰嘴豆按纯粮率定等,3 等为中等纯粮率应符合表 1 中相应等级的要求,低于最低等及规定的,应作为等外级其他指标作为限制性指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8 标签标识8.1 预销售包装鹰嘴豆标签应符合 GB7718 的规定非零售鹰嘴豆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份和月份9 包装、储存和运输9.1 包装包装应符合GB/T 17109的要求。

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得造成产品撒漏, 不得给产品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9.2 储存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9.3 运输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鹰嘴豆》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意义和必要性鹰嘴豆(学名:Cicer arietinum),鹰嘴豆为豆科草本植物,适宜生长于海拔约 2000-2700 米因其面形奇特,尖如鹰嘴,故称此名中国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台湾、内蒙古等地有引种栽培新疆木垒县地少人多、土地贫瘠、降水稀少当地政府经科学论证,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鹰嘴豆,促进农民增收目前木垒县已经形成了 10 万亩的鹰嘴豆种植面积, 占我国鹰嘴豆种植面积的 83%被称为“天山奇豆”的鹰嘴豆,如今成为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的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各族农牧民增收的法宝木垒县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鹰嘴豆生产基地,赢得了中国鹰嘴豆之乡的美誉2004 年,鹰嘴豆被新疆卫生厅批准为“特殊营养食品”,鹰嘴豆产业也成为新疆“星火计划” 项目和国家发改委重点“固边富民”项目。

因此,对鹰嘴豆的开发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形成产业化之后,亟需技术标准的规范作用但目前鹰嘴豆相关的标准很少,鹰嘴豆行业标准已列入计划鹰嘴豆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还未对鹰嘴豆的质量及其等级进行分级规定在贮藏条件达不到要求时,易造成潮湿霉变;甚至还会出现掺伪现象等,会影响后续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在鹰嘴豆市场交易中无法体现以标论质,以质论价的公平交易但目前还没有针对鹰嘴豆的质量标准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将提出鹰嘴豆的基本质量要求和等级,对于规范其质量等级标准,为鹰嘴豆交易定价提供技术依据,规范市场,促进鹰嘴豆质量的提高, 以保障鹰嘴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2017 年 7 月,新疆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受托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 承担了国家行业标准项目—《鹰嘴豆》标准的制修订任务项目编号:62 任务完成单位本标准的制订任务由新疆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完成3 本标准主要工作过程该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明确了项目负责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开展本标准修订的各项工作2017 年 7 月《鹰嘴豆》标准项目正式启动,我们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实施指南的要求,标准项目小组进行了相关的基础调研、检测分析、标准起草(初稿)等工作。

并于 2018 年 10 月完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三. 鹰嘴豆标准编制原则和指标的确定1. 标准编写原则本标准的编写依据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