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2KB
约66页
文档ID:484736531
人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_第1页
1/66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山中访友》导学案班级: 小 组名称:[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重点]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导学提纲]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第一课时[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自主学习]1.标注生字:〔栀、嗅、邀、俯、瀑、蕴等,多音字:和、冠、标释词语;〔德高望重、汩汩、树冠、唱和、犬吠、波光明灭、津津乐道等 2.在书上标出句子的修辞手法 3.从这些称呼中可看出,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合作探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你弓着腰,〔 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 我的名字,露珠与我〔 ③喂,〔 的云雀,〔 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 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④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 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 ,胳膊变成〔 ,血液变成树的〔 ,在年轮里〔 前三个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当做________来写,第四句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__关系[达标检测]1、生字词我会填yāo qǐng pù bù dǒu qiào shēn qū jīn jīn lè dào fǔ shēn níng wàng〔 < > < > < > < > <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唱和 树冠 <ɡuān ɡuàn> 旋转 扎进〔zā zhā 细数〔shǔ shù 3、你能判断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吗?用"——"选择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设问 反问 疑问〔4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论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设问 反问 疑问第二课时班级: 小 组名称:[学习过程][合作探究]1、联系课文内容,对句子的理解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撞"是否有不友好的意思?被"撞"的感觉怎样?〔2 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为什么说老桥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请你用"德高望重"写一句话〔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诵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4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 ①作者将山中的景物联想成什么了? ②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5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①默读,想想作者描写的情景 ②小组互读,交流自己的体会〔6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怒吼,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真的是"一千个"吗?"吼叫""吟咏"时的雨分别是怎样的?2、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3、学习首尾,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什么关系,从这两段文字,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达标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雄浑的〔 汩汩的〔 清凉的〔 挺拔的〔 湛蓝的〔 隆隆的〔 2、将下面句子变换成陈述句,但意思不变。

a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课文链接,读懂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⑴在这段中,作者问候了哪些朋友?用波浪线标出来⑵仿照上面的句子,试着写一写①你好,芬芳的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你好,路旁的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文中哪一句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

⑷这段文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习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2.《山雨》导学案班级: 小 组名称: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重点: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难点: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导学提纲: 1.感受有声有色的山雨的韵味,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积累;3.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展示1、小组内展示朗读2、展示字词的学习情况3、我的思考与疑问二、自主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作者及课文的主要内容2、积累关于写雨的好词好句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全文共10个自然段,第1至4自然段写雨来,主要描写了山雨来得突然,由远而近的雨声如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第5至7自然段写雨中,主要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绘了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声,以及雨XX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第8至10自然段写雨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

三、交流展示1、再读一读课文,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并读一读.2、各小组比赛用独特的方式读这些美句.如:朗诵、唱歌、等方式去表现,看哪个组最棒!〔l我们从这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 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2我们从这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3、各小组比赛用独特的方式再次如:朗诵、唱歌、等方式去表现,看哪个组最棒!四、达标检测:1、听写词语 2、用"—"画出比喻句,用"﹏"画出拟人句.并多读几遍,再体会体会.3、简单地说一说或写一写课文的主要内容4、按课文内容填空  <1>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______、每一片______、每一丛______,都变成了_______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  __________,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______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2《山雨》这篇散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作者通过合理而新奇的______ 、和______,并运用______ 、______、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带来的 ______ 美和 ______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____之情。

〔3山雨到来时,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描写5、自由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第二课时班级: 小 组名称:杨占芳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探究交流一、找出文中运用联想的语句,并体会好处二、找出文中运用想象的语句,并体会好处三、|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1、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练习说话,朗读品评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 〔2就带着这种静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1、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1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 〔2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 五、学习"雨后",感受韵律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2、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 达标检测:1、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一阵阵〔 一缕缕〔 一首首〔 一〔 歌谣 一〔 岩石 一〔 树叶 一〔 音符 2、读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