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俄土战争简介大全 俄土战役分析 中文名称:俄土战役 参战部队:俄国、奥斯曼帝国 战役结果: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步衰落 时 间:17~19世纪 地 点: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 人 物:鲁缅采夫 波将金 优素福 俄土战役详情 第一次俄土战役(1676~1681) 16761681年的俄土战役是在乌克兰同俄国重新合并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入侵乌克兰而引起的土耳其反对重新合并它在16721676年的波土战役中占领了波多利亚,今后又依靠右岸乌克兰的盖特曼多罗申科的支持,企图统治整个右岸乌克兰1674年,左岸乌克兰的盖特曼萨莫伊洛维奇被选为乌克兰的总盖特曼1676年,多罗申科率部1.2万人占领了盖特曼都城奇吉林,企图借助于土军恢复自己的统治为防止这一事态,俄国乌克兰联军在萨莫伊洛维奇和罗莫达诺夫斯基的指挥下,于1676年春渡过第聂伯河,包围了奇吉林,并于8月2日攻克该城,俘获多罗申科在奇吉林远征(1677、1678)期间,俄国乌克兰联军与土耳其鞑靼军争夺奇吉林的斗争仍在持续举行。
16791680年,萨莫伊洛维奇和罗莫达诺夫斯基率领的俄国乌克兰联军依靠新筑起的伊久姆鹿砦防线,击退了克里木鞑靼人的屡屡伏击土耳其由于未能达成目的,被迫于1681年1月23日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和约(1681),供认左岸乌克兰与俄国的重新合并俄军和乌克兰军联合作战,是战胜土耳其鞑靼军的重要理由 根据1667年1月俄国、波兰签订的《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俄国攫取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包括基辅)1672年土耳其为争夺乌克兰,进击波属乌克兰夺取了波多利耶1676年,土耳其利用乌克兰统领P.D.多罗申科进击俄属乌克兰土耳其战败根据1681年1月俄土《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第聂伯河为两国边界 其次次俄土战役(1686~1700) 16861700年的俄土战役是俄国反对奥斯曼帝国侵略的斗争的持续这次战役是在俄国参与反土神圣同盟之后爆发的战役过程中俄军举行了对克里木的远征(1687、1689)和对亚速的远征(16951696) 1686年俄国参与由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组成的反土同盟1687、1689年,俄军在V.V.戈利岑公爵统帅下,对克里木举行了两次远征1695、1696年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
由于俄瑞战役迫近,以及其它盟国与土耳其缔结了和约,俄国政府也同土耳其缔结了君士坦丁堡和约(1700)这次战役的结局是:亚速和延迟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属俄国根据1700年7月俄土《君士坦丁堡和约》,亚速划归俄国战役证明俄军务必举行改革 第三次俄土战役(1710~1711) 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后,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逃入土耳其境内(见北方战役)1710年俄土战役爆发1711年,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鞑靼军队的重围最终以俄国的失败告终俄国被迫放弃亚速,拆毁亚速海沿岸的工事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 第四次俄土战役(1735~1739) 俄国在波兰王位继承战役中取胜后,于1735年向土耳其宣战,目的是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17351739年的俄土战役是在17331735年的俄波战役之后由于俄土之间的冲突激化而引起的1736年5月31日,米尼赫元帅的第聂伯河集团军攻占彼列科普,然后又占领克里木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赖,但由于瘟疫流行,粮秣和饮水缺乏,俄军被迫撤回乌克兰俄军拉西指挥的顿河集团军,在布列达利海军的顿河区舰队的支援下,于1736年6月30日攻占亚速。
1737年7月顿河集团军在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锡瓦什湖,在萨尔吉尔河交战(1737)中击溃了克里木汗的军队7月13日,第聂伯河集团军攻克奥恰科夫同年,奥地利参战,但奥军屡战屡败为了接应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的奥军,俄军于1739年初向摩尔达维亚开展进击,使战役发生了转折8月,第聂伯河集团军在斯塔武恰内战役(1739)中击溃土军根据摩尔达维亚代表团的苦求,摩尔达维亚并入俄国俄国面临瑞典入侵的要挟,而盟国奥地利又退出战役,不得已而同土耳其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和约(1739)根据1739年 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全体在17351739年的俄土战役中,强渡繁杂水障碍(锡瓦什湖和克里木的琼加尔渡口)的阅历丰富了军事学术 第五次俄土战役(1768~1774) 17681774年俄土战役是由奥斯曼帝国侵略俄国和反对俄国在波兰扩大势力而引起的,由俄国武装入侵波兰而引起,是俄国取得黑海出海口斗争的持续9月25日(10月6日),土耳其在法奥两国支持下对俄宣战俄国将戈利岑的第1集团军(89万人)从基辅调往霍京,将鲁缅采夫的第2集团军(约3.5万人)调到第聂伯河与顿河之间的地带应战1768年12月,克里木汗卡普兰格来的军队(78万人)侵入乌克兰领土。
俄军第2集团军将其击退,前出到亚速海,封锁了克里木在多瑙河战区,戈利岑与20万土耳其军作战,在对霍京的两次进击失利后,被迫于1769年6月率部撤回德涅斯特河11月,土耳其驻军由于缺少给养,放弃了霍京第1集团军在新任指挥官鲁缅采夫的指挥下向雅西开展进击,于10月7日占领该城;第2集团军(由帕宁指挥)沿南布格河作战1769年7月,海军斯皮里多夫的分舰队从波罗的海驶入地中海参战 在1770年的战役中,第1集团军在里亚巴亚墓地邻近及拉尔加河和卡古尔河河畔击溃了土耳其军(参见卡古尔河战役)俄国分舰队在爱琴海的展现,促进了希腊人民抵挡土耳其统治的起义在切什梅海战(1770)中,俄国分舰队击溃了土耳其舰队,从而保障了自己在爱琴海的制海权,并完成了对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9月,俄军攻占了宾杰里要塞,711月,相继夺取了伊兹梅尔、基利亚、布拉伊洛夫和阿克尔曼(别尔哥罗德德涅斯特罗夫斯基)1771年,第1集团军在多瑙河区舰队的协同下,于2月占领了久尔久(朱尔朱),3月封锁了图尔恰和伊萨克恰要塞多尔戈鲁科夫的第2集团军在亚速海区舰队的协同下,于6月25日攻下了彼列科普,并占领了克里木 奥军推进到俄国边境之后,俄第一集团军(约4.5万人)转入积极防卫。
该集团军分3个集群在1000公里的正面上作战,从6月到10月屡屡击退土军优势兵力(12万人)对多瑙河左岸的进击俄国舰队在地中海的告成,促进了埃及和叙利亚的阿拉伯人1771年反土起义的爆发俄国在陆战和海战中的告成迫使土耳其于1772年5月30日在久尔久同俄国签订停战协定11月12日,俄国又同克里木汗萨希布格来缔结条约,规定克里木脱离土耳其,成为俄国的养护国(1783年克里木汗国完全归属俄国) 1773年的战事是在巴尔干战区举行的6月,鲁缅采夫集团军渡过多瑙河,包围了锡利斯特拉要塞56月,苏沃洛夫的一支部队屡屡告成地伏击(探寻)了图尔图凯但由于兵力缺乏,鲁缅采夫集团军被迫撤回多瑙河对岸910月,俄军攻打瓦尔纳和舒姆拉(舒门),均未获战果 1774年6月,鲁缅采夫率俄军5.2万人强渡多瑙河6月20日,俄军(苏沃洛夫一个军和卡缅斯基一个军,近2.5万人)在科兹卢贾邻近击溃土军4万人萨尔特科夫的部队(1万人)在图尔图凯邻近击溃土军1.5万人鲁缅采夫所部封锁了舒姆拉、鲁什丘克(鲁塞)和锡利斯特拉诸要塞,其先头部队越过了巴尔干在这种形势下,俄土双方于7月24日签订了小凯纳尔贾和约(1774)。
和约确认俄国在这次战役中的告成,保障俄国自由进入黑海 在17681774年的俄土战役中,陆军和海军的战略协同、强渡大的水障碍(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多瑙河和锡瓦什湖)、山地进击、夺取要塞等方面的阅历丰富了俄军的军事学术在此次战役中鲁缅采夫创造了利曼桨船区舰队(见多瑙河区舰队),用以合作陆军完成战斗任务战斗过程中,被广泛采用的不是线式战斗队形,而是新的疏开式战斗队形师、团方阵,以及与步卒(猎骑兵)散开队形相结合的纵队军队的实战阅历写入了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所著教范和守那么 根据1774年7月俄土《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汗国宣告独立,并于1783年并入俄国幅员 第六次俄土战役(1787~1792) 17871792年的俄土战役是由于土耳其推行报仇筹划而引起的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木,供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属地,授权土耳其检查通过海峡的俄国商船俄国拒绝了这一结果通牒土耳其出动了20万军队和一支强大的舰队(战列舰19艘、巡航舰16艘、轻巡航炮舰5艘)对俄开战俄军统帅部开展了两个集团军:叶卡捷琳娜集团军(8.2万人,由波将金元帅指挥)和乌克兰集团军(3.7万人,由鲁缅采夫元帅指挥),以及克里木军和库班军,此外,还有黑海舰队(军舰24艘,由海军沃伊诺维奇指挥)。
1787年8月21日,土耳其舰队的大部兵力向泊岸在金布恩邻近的俄国护卫舰发起攻击9月13日夜,土军700人在金布恩沙咀登陆,但被俄军击溃 10月12日,土耳其登陆兵(5千人)在炮火掩护下在金布恩邻近登陆,但遭到苏沃洛夫军的急剧突击,几乎被全歼1788年战局初期,奥地利参与俄国一方参战,并派出科布尔格斯基亲王率军2.6万人开赴摩尔达维亚作战战局进程中,俄军围攻并夺取了霍京和奥恰科夫要塞在奥恰科夫要塞攻坚战中,舰队起了重要作用在1789年的战局中,乌克兰集团军(后联合为南方集团军,由波将金指挥)在比萨拉比亚对宾杰里等要塞开展了争夺战1789年8月1日,苏沃洛夫指挥的5000俄军和一个奥地利军(1.2万人,由科布尔格斯基亲王指挥)在福克沙尼击溃奥斯曼巴夏的一个军(3万人)9月22日,俄奥联军(2.5万人)在苏沃洛夫的指挥下,勒姆尼克河畔一战,击溃了土耳其宰相优素福的十万大军但波将金却未乘胜向多瑙河对岸进展进击,而仅限于占领宾杰里、哈吉别伊(今敖德萨)和阿克尔曼诸要塞在黑海和地中海,俄国捕船队在土耳其舰队交通线上采取行动1790年战局中,波将金又是集中主力围攻要塞,而不是在野战中歼灭土军。
土耳其统帅部将主要突击方向转向黑海高加索沿岸,令巴塔尔巴夏率部4万人开往阿纳帕要塞地区攻取库班,并打定在克里木登陆俄军黑海舰队在海军(自1790年3月起)乌沙科夫指挥下,在锡诺普海疆、刻赤海峡和坚德拉岛海疆的海战中接连实施突击,击败了土耳其舰队9月89日坚德拉岛一战,俄国舰队再次获胜南方集团军在舰队的辅助下占领了基利亚、图尔恰和伊萨克恰诸要塞向卡巴尔达进击的巴塔尔巴夏一个军也被击溃9月,奥地利单独与土耳其缔结和约,致使俄国的情况恶化尽管如此,俄国仍向多瑙河发动了进击1790年12月22日,苏沃洛夫所部以强大攻势一举攻克土耳其坚忍设防的伊兹梅尔要塞(参见伊兹梅尔战役)在1791年的战局中俄军取得了巨大告成6月15日,库图佐夫所部强渡多瑙河,在巴巴达格邻近击溃土一个军(2.3万人)7月9日,俄军主力(列普宁元帅指挥)在默钦战役(1791)中重创土军7月3日,古多维奇所部在西高加索攻克阿纳帕俄军在陆战和海战中的告成,以及8月11日乌沙科夫在卡利亚克里亚角击溃土耳其舰队的告成加速了雅西和约(1792)的签订 17871792年的俄土战役中,陆军和海军在战略和战术上协同作战的新阅历丰富了俄军的军事学术,纵队与散开队形相结合的战术和围攻要塞的战法得到了进展。
对于俄军的先进阅历,苏沃洛夫在《致胜的科学》这一军事著作中作了总结 1792年1月,俄土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供认俄国兼并克里木和格鲁吉亚这次战役俄国作了充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