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工艺和装备

菲***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96KB
约14页
文档ID:242736520
--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工艺和装备_第1页
1/14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工艺和装备 介绍了国内首套自主设计和制造的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系统各种污染物脱除机理、工艺流程和系统装备,主要包括烟道系统、吸附系统、解析系统、活性炭储运系统等对各主要系统内部构造、工作原理、相关设计和运行工艺参数开展了详细说明,对该系统的技术特点和投运后实际烟气净化效果开展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具有污染物脱除率高、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 处理前烟气中SO2质量浓度为412.091~642.811mg/m3,处理后SO2质量浓度为1.227~7.999mg/m3,SO2脱除率为98.53%~99.76%;处理前NOx质量浓度为235.451~365.218mg/m3,处理后NOx质量浓度为92.707~137.663mg/m3,NOx脱除率为57.63%~69.44%;处理前二噁英的毒性当量为0.82~5.40ngTEQ/m3,处理后下降到0.0023~0.0089ngTEQ/m3,二噁英脱除率为99.43%~99.89%;经过净化后粉尘质量浓度为7.747~11.500mg/m3结合生产运行情况对该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系统做出了适当评价并对其推广应用前景开展了展望。

烧结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粉尘和重金属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烧结机燃料燃烧和铁矿石烧结过程二氧化硫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酸雨不仅危害动植物安康,而且会破坏土壤和腐蚀建构筑物 氮氧化物是另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除了对生物体的毒性和形成酸雨外,氮氧化物会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并且会参与臭氧层的破坏二噁英是一类具有强毒性和强致癌性的有机污染物 钢铁企业烧结过程是环境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之一二噁英包括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2种,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同类物,PCDFs有135种异构体/同类物 目前国内很多钢铁企业烧结烟气净化还仅限于使用静电或布袋除尘器对粉尘开展治理,缺乏能同时深度处理SO2、NOx和二噁英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环保设施 国内少数钢铁企业从20**年开始建成烧结烟气脱硫设施,典型的脱硫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氨-硫铵法、双碱法、氧化镁法、有机胺法、离子液法、循环流化床法、密相干塔法、旋转喷雾法、MEROS、NID、GSCA、ENS等。

其中,前6种属湿法脱硫工艺,其脱硫效率较高,脱硫剂利用率高,但是主要存在耗水量大、设备和管道容易堵塞和腐蚀、废水难处理和利用、副产物因含有有害杂质而难以资源化利用等问题;后7种属半干法脱硫工艺,其脱硫剂一般为石灰和熟石灰,其脱硫副产物CaSO3、CaSO4难以综合利用,往往成为固体废弃物,且系统的稳定性受烧结机不同工况的影响较大 上述这些烧结烟气脱硫设施一个突出的缺陷是不能同时深度脱除NOx、氟化物、二噁英等其他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故障率也参差不齐 为严格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湛钢”)为2台新建的550m2烧结机同步配套建造2套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系统,通过多种污染物末端协同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实现清洁生产 **与**长天、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在完成污染物脱除机理和催化剂性能研究的根底上,在**股份本部(**宝山)建设了一套活性炭烟气净化中试装置,取得了大量可靠的运行数据 在此根底上,以建设环保水平一流的湛钢为契机,成功开发了湛钢以活性炭为污染物脱除介质的烟气净化系统。

湛钢2套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系统分别于20**年11月27日和20**年7月15日顺利投运该系统是目前国内首套自主设计、制造和建设的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系统主要建设目标为: (1)烟气中SO2排放浓度不大于50mg/m3;(2)烟气中NOx排放浓度不大于150mg/m3;(3)粉尘排放浓度不大于20mg/m3(SO2、NOx和粉尘浓度为标准状态下浓度,下同);(4)二噁英当量排放浓度不大于0.5ngTEQ/m3;(5)与烧结机同步率不小于95% 1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原理 1.1脱硫原理 1.4二噁英脱除原理烟气中固态二噁英在吸附塔内被活性炭移动层的过滤集尘功能捕集,气态二噁英被活性炭吸附吸附了二噁英的活性炭在解析塔内被加热到400℃以上,并保持3h以上,在催化作用下苯环间的氧基被破坏,使二噁英发生构造转变裂解为无害物质其反应过程如下: 1.5除尘和脱重金属原理 活性炭吸附层相当于高效的颗粒层过滤器,烟气中直径1μm以上的粉尘通过与活性炭层发生碰撞而被捕集,1μm以下的颗粒物通过扩散作用被捕集 通过碰撞和吸附作用,烟气中的大部分粉尘颗粒被活性炭层捕集而除去。

活性炭捕集的粉尘在装卸、倒运和筛分过程中,部分脱附外逸的灰尘通过小型布袋除尘器除去烟气中的汞、砷等重金属主要以粉尘为载体,主要通过活性炭层的过滤作用和吸附作用从烟气中脱除 2系统组成与工艺流程 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系统主要由烟道系统、吸附系统、解吸系统、活性炭储运系统组成,辅助系统包括供氨系统、制酸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工艺流程 每套净化系统的处理量约为180×104m3/h(标准态),处理前烟气参数见表1 表1待处理烟气参数 烧结烟气经过静电除尘器处理后通过主抽风机的负压抽引经烟道送往主烟囱排放在主抽风机至主烟囱的烟道上设置旁路烟气挡板并使用增压风机将烟气引入吸附塔 在吸附塔入口前喷入氨气,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塔内活性炭层吸附和通过催化反应生成无害物质,净化后的烟气进入烧结主烟囱排放活性炭由塔顶参加到吸附塔中,并在重力和塔底出料装置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吸收了SO2、NOx、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活性炭经传送装置送往解析塔 解析塔的作用是释放和分解有害物,同时恢复活性炭的活性在解析塔内SO2被高温解析释放出来,NOx在解析塔内继续与氨气开展氧化复原反应生成无害的N2与H2O。

同时,在高温下,二噁英在催化作用下苯环间的氧基被破坏,构造发生裂解转化为无害物质解析后的活性炭经塔底部的振动筛筛分,大颗粒活性炭落入输送机输送至吸附塔循环利用,小颗粒活性炭粉送入粉仓,用罐车运输至高炉系统作为燃料使用 湛钢2台550m2烧结机的2套烟气净化系统相对独立,其中烟道系统、吸附系统、解析系统、活性炭输送系统独立设置,供氨系统、制酸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辅助系统为2台烧结机共用该烟气净化系统还预留了第二级吸附塔场地及接口,以适应将来更加严格的NOx排放要求图2所示为投运后的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系统 图2投运后的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系统 3主要装备 3.1烟道系统 烟道系统是从烧结机主抽风机后的烟道到净化后烟气进入烟囱的全部烟道及设备每台烧结机设置2套烟道系统,分别对应2台主抽风机 在烟道系统设置了自动雾化喷水降温装置,保证入塔烟气温度不大于135℃每套烟道系统设置1台3.55kW增压风机,净化系统的风压损失由增压风机补偿,增压风机烟气量与主抽风机烟气量对应 来自主抽风机的烟气从与烟囱相连的烟道中被引出后,经增压风机加压后进入吸附塔氨气通过“氨气/空气混合器”与稀释风机鼓入的空气混合,使NH3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稀释后的氨气由格栅均匀喷入吸附单元入口烟道。

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塔后烟道和烟囱排放每台增压风机对应1个吸附塔的4个吸附单元,每个吸附单元都设置有进出口烟气挡板,运行相对独立 3.2吸附系统 吸附系统从上至下包括活性炭给料阀、布料仓、吸附模块、圆辊卸料机、下料仓、卸料阀等设备每台烧结机设置2套吸附系统,每套吸附系统与1套烟道系统对应每套吸附系统由4个吸附单元组成一个吸附塔,单个吸附塔外形尺寸为9.0m×29.6m×50.0m,其中吸附单元总高为24.0m 吸附塔是整个烟气净化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吸附塔采用分层移动床型构造,每个吸附单元由左右对称的6个反应室组成,分别为前室、中室和后室,在不同的部位设有入口格栅、中间多孔板及出口微格栅吸附塔空塔流速为0.15~0.20m/s图3所示为建设中的吸附塔系统,从图中可以看到吸附塔的内部构造 图3吸附塔内部构造 图3中两块相邻壳体之间的部分为1个吸附单元,烧结烟气从左右2个模块中间进入SO2、NOx、二噁英、粉尘等污染物的吸附全部在吸附塔内完成烟气从吸附单元中间垂直于活性炭运动的方向进入吸附塔,首先通过前室和中室,主要开展脱硫、除尘、除重金属和脱二噁英,最后进入后室,主要以脱硝为主。

有害物质脱除后,烟气经吸附塔出口进入总烟道,经净烟气挡板后由烧结主烟囱排放使用Ansys软件对吸附塔内烟气流场开展模拟分析,图4所示为吸附塔内烟气流场数值模拟结果 图4吸附塔内烟气流场数值模拟结果 由图可见,各吸附单元内烟气分布均匀,气流速度基本一致每个反应室中活性炭的移动速度由?265mm×9280mm圆辊卸料机控制,前室和中室的圆辊卸料机卸料速度约为0.7t/h,后室的圆辊卸料机卸料速度约为1t/h 3.3解析系统 解析系统从上至下包括活性炭给料阀、进料仓、解析塔本体、圆辊卸料机、下料仓、卸料阀、振动筛、炭粉仓等设备图5所示为建设过程中解析塔的外观 图5建设过程中的解析塔 每台烧结机设置2套解析系统,每套解析系统与1个吸附塔对应每套解析系统包含1组共2个解析塔,2个解析塔并排布置,2个解析塔的解析能力为15t/h解析塔也是烟气净化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包含进料段、加热段(解析段)、过渡段、冷却段和下料仓,解析段与冷却段均为列管换热器图6所示为解析塔内外构造和加热段热风、冷却段冷风送风流程 图6解析塔冷热风送风流程和内外部构造 由图6可见,高炉煤气在热风炉内燃烧后,热烟气送入解析塔加热段的壳体内。

加热段的热风通道由壳体和内部水平设置的隔离钢板组成使用Ansys软件对加热段内热风流场开展模拟分析,图7所示为解析段热风流场数值模拟结果 图7解析塔加热段热风流场数值模拟结果 从图可知,解析塔加热段气流基本无死区,活性炭受热相对均匀在加热段,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被热风从100℃左右加热到400℃以上,并保持3h以上,被活性炭吸附的SO2被释放出来,生成富含SO2的气体(SRG),SRG在下部过渡段被输送至制酸单元制取H2SO4 被活性炭吸附的部分NOx继续发生SCR或者non-SCR反应,生成N2与H2O在催化作用下,高温使苯环间的氧基破坏,被活性炭吸附的二噁英构造发生裂解转变为无害物质 热风炉启动时由焦炉煤气点火,燃烧过程中使用高炉煤气,高炉煤气流量由解析段的温度控制,单台热风炉高炉煤气正常消耗量为3700m3/h,加热气体进口温度约为475℃ 经过解析并得到活化后的活性炭进入解析塔下部的冷却段在冷却段,冷却风机鼓入空气通过间接冷却将活性炭的大部分物理热带走 每组解析塔对应设置1台冷却风机,冷却风量为55800m3/h活性炭冷却到120℃以下经?265mm×4200mm圆辊卸料机定量卸到下料仓,再通过下部卸料阀送入活性炭振动筛。

解析塔圆辊卸料机的卸料速度约为9.6t/h 经过振动筛筛分,筛上物为吸附能力强的活性炭,通过吸附塔给料输送机A输送至吸附塔循环利用;筛下小于1.2mm的细小活性炭颗粒及粉尘则进入炭粉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