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 单元教学建议,黄金萍 2020年8月,02,,部编教材总体框架:1.对应语文学习任务群,,2.高中教材利用“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整体规划单元设计,目标是强化语文综合素养, 凸显语文的育人价值3. 成组的课文(群文阅读), 课文的呈现不再像以往那样基本是单篇成课,或多以文体聚合,而是以主题聚合、打破文体、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第一单元单元导语,第一段:人文主题 第二段:选文情况 第三段:单元核心任务(大任务),学习提示,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具有激趣、释疑、指路等功能,,,1.一般为3-4个综合性学习任务 2.第一题基于本单元课文的阅读,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尽量与生活建立联系 3.第二、三题整合文本共同特点,从结构、写法、特色角度设计,达成本单元工具性的学习目标 4.第四题往往引导学生借鉴本单元选文的写法进行写作实践,提升写作素养 读写高度融合,但写作仍有相对独立的写作序列 复杂记叙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性文章为主,穿插诗歌、散文、综述、演讲词、文学点评等实用性文本写作,融入札记、评点文字、作品推荐书、视频脚本、编制人物关系图等小任务。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示例,完成特定任务,使学生享有学习的获得感是本次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教材在单元导语中即明确提出该单元的核心任务,并通过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具体实践活动加以落实设计单元学习任务,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所谓真实,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课 标,王 宁,单元任务设计强调情境,,知人论世,理解诗词的内涵,结合自身体验,感受古人的生活与精神思考、理解、口头交流,欣赏古诗词的写法和艺术特色;写文学短评欣赏,建构,书面表达,把握文本,设计朗读脚本;查找音视频资料,模仿、借鉴;制作音频、视频,朗诵理解,欣赏,书面与口头表达,,,,任务设计注重整合,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指向深度阅读和深度写作,指向语文运用实践,任务设计追求结构化,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必修上 第一单元 教学建议,,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以“青春激扬”为主题,引领学生开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
该单元教学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关键,以理解教材为前提,尝试整体规划单元学习任务,建构语言实践情境,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并探索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一、理解教材特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解读课文内容并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 阅读单元选文及拓展资源,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感受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捕捉灵感,尝试诗歌写作,抒写自己的青春岁月,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二、设计学习任务,建构语言实践情境,第一单元是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的学习,重点是帮助学生感 受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提升鉴赏能力 和审美情趣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可借鉴中央电视台朗读 者节目精粹,创设校园朗读者学习活动情境,以带动学生 在真实情境、开放空间中体会典型的学习过程,激活青春成 长的情感体验,思考生命的价值,呈现富有个性的学习成果三、整合学习资源,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教师设计各个阶段的语文实践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校园朗读者 活动相应阶段的特点,重视“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 方法和学习资源”,综合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 与探究等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以可操作的具体任务带动学生展 开有深度的学习。
1.既围绕单元学习重点指向对各篇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探究,也让活动因具有真实交流目的而表现为多种样态,呈现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 2.学习资源的整合融入,不仅是补充学生所需的资料,丰富课堂言语实践活动,而且学生根据交流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促进学生发现自主学习的路径,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四、运用过程评价,考查真实学业表现,教学设计要思考如何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考查个人真实的学业表现情况,以促进他们学会学习,自觉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第一单元教学的各个阶段学习都研制了相匹配的学习评价量 表,如配乐朗读评估表、“青春的价值”校园朗读者活动招 募评估表、活动文案评估表等学生参照评估表可比对自己的学习表现,了解自己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及 时调整学习方向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探寻学习思路与方法的过程,他们会逐步提升语文学习的内在品质第三阶段的朗读者活动文案评估表(见表 2),包括整体结构、主题表达、访谈提纲、主持人串词及小组分工情况,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思考活动企划,懂得根据活动特点完成企划文案各部分内容,学会选择恰当角度进行学习探究,并且学会与人合作等显然,这评价的重点不是结果成 绩,而是整个校园朗读者活动过程各个环节的安排与表现。
评价的过程即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若能从这样的评价中平衡成绩分数与个人素养能力的关系,获得的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还有看待世界、处理事务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必修上 第八单元 教学建议,单元概说:本单元非文本阅读学习单元,而是一个以“语言家园”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板块该活动的设置,内容指向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核心素养紧扣“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方式指向梳理与探究,其目的是“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一、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围绕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开展多个学习活动, 突显语言学习的“情景化”,强化学生学习的主 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反思积累词语 的方法,增强积累的有效性;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把 握古今词语的联系与区别,学会辨析词语并增强语 言运用能力总之,开展活动重在过程的典型性, 不论是积累、梳理还是探究,都注重发展语感,增 强对语言规律的认识,二、单元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9学时; 2.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开展学习活动; 3.要联系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整合其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元素; 4.开发补充学习资源,拓展学生语言建构视野,丰富其语言建构体验; 5.与学生的写作体验相联系,让语言建构更加自觉。
三、具体的教学安排 学习活动一:丰富词语积累(3课时) 第1课时:认识词语家族以“色彩词”为例 汉语词汇中有一个特殊的词语小家族色彩词,色彩词表现的内容非常广泛色彩词可以反映出人的身份地位在古代,头戴“乌纱帽”的,肯定有大小不等的官职;“穿红着紫”的,必定是达官显宦;“黄袍加身”的,一定是皇帝;身穿“黄裳”的,则是太子;头裹“绿巾”的,则一定是男性中的身份卑贱者;说婢女,则谓之“青衣”;称太监,则谓之“黄衣使者”或“青衣使者”现在,人们还常常称医生为白衣卫士,称邮递员为绿衣使者,称军人为绿色长城,称少先队员为红领巾等就生活消费而言,有白色消费, 灰色消费, 黑色消费、红色消费等也可以从词语构成方面梳理词语家族,如庞龙的歌曲幸福的两口子,歌词是这样的: 记得你最爱穿白裙子我最喜欢你的大辫子你爱看我傻笑的样子说我是你爱的男孩子静静坐在湖边的椅子我不能忘记你的样子我们一起过的苦日子我们一定相爱一辈子你永远是我的小娘子记得过年一起包饺子一起喝水用的茶缸子站在河里光着脚丫子数着天空飞过的燕子你笑我变成了老头子我笑你变成了老婆子心里念着彼此的名字永远不能忘的白裙子等到我长出了白胡子一起坐在家的老院子看着满地玩耍的孩子回想我们年轻的日子。
以上活动旨在让学生把词语放在一定的“系统”中考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可以大大增加词汇量,扩充自己的“词语库”在完成本活动后,作为一个收尾工作,可以让学生写一段文字,总结自己积累词语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总结一下,会让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变成一种较为自觉的活动 1.读书看报;2.来自生活;3.查阅工具书;4.网络媒介等第2课时:丰富熟语积累以“领略成语的魅力”为例(山东泰安二中特级教师周爱梅老师的课) 成语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成语的出处、语法特征、结构类型、意义用法、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研习,这样可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运用成语的兴趣,同时也在总结反思中提升语言建构的能力 其他如“惯用语”“歇后语”等也可开展此类活动第3课时: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1) 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报告显示,“洪荒之力、吃瓜群众” 等成为2016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而“葛优躺、辣眼睛、全是套路”等成为年度网络用语2017年7月19日 信息时报) 网络用语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
互联网时代要有互联网思维,自然就有了使用网络语言的思维,这是语言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语言对时代发展变化十分敏感,社会生活的每个变化都会反映到语言中来而基于网络语言的交流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认可和普及后,也就成了一种“流行语” (2)中国梦、正能量、云计算、量子纠缠、人设崩塌 新词汇层出不穷,请自行分组,结合“资料摘编(4)”,选择10个左右的新词,制作“词语档案” ,并思考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学习活动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 第4课时:探究一词多义推断下列汉字的词义,甲(释义) 1.种子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第一(甲乙丙丁引申义) 3.占第一(桂林山水甲天下) 4.龟甲、铠甲(比喻义) 5.兵士(精甲万人引申义) 6.指甲(引申义),班(释义) 1.分开瑞玉 2.分开;离开群落 分班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3.赏赐;分给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4.序列;排列等级 按部就班 5.按照职务或为某种需要而编成的组织 班级 、戏班,开展本活动,要参考“学习资源2” 和“资料摘编(2)”,除了写一篇读书笔记外,还可以制作多义词知识卡片,或者写一篇小论文,探究多义词的词源。
第5课时:把握古今词义的不同,避免以今律古 重点把握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以今律古 举例:“脸”“子”“汤” 活动以制作“词语卡片”为主,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写一篇研究报告学习活动三:词义辨析和词语使用(4课时) 第6课时: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用法; 第7课时: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第8课时: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 第9课时:体会修辞的作用,恰当使用修辞格 限于时间关系,只以8、9课时为例 第8课时: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 先看下列一组词语:“目、眼”“面、脸”“口、嘴”,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体会表义的差别,把握其语体色彩,最后形成一段文字,总结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 “独目将军、独眼将军”“洗面奶、洗脸奶”“口腔科、嘴把式”,第9课时:体会修辞的作用,恰当使用修辞格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写作活动: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一个冬天大雪纷飞的场景字数不限小 结,首先要准确理解单元对应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