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章 纪录片流派及创作方法演变纪录片流派及创作方法演变第一节第一节 从原始电影到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北方的纳努克》》第二节第二节 苏联的苏联的“电影眼睛电影眼睛”理论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英国的英国的“纪录电影运动纪录电影运动”第四节第四节 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第一节第一节 从原始电影到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北方的纳努克》》l 早期电影早期电影 1895-12-28 1895-12-28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法国卢米埃尔兄弟Ø 1896 1896 高尔基谈卢米埃尔的电影高尔基谈卢米埃尔的电影 “那是一个无声、无色的世界,在那里,每一样东西--土地、树木、人和空气--都沉浸在一片单调的灰色之中灰色的太阳穿过灰色的天空,灰色的脸上长着灰色的眼睛,树上的叶子都是烟灰的颜色那不是生活,只是生活的影子;那不是运动,只是运动的无声的幽灵" Ø 1910 1910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 “电影应该纪录各种不同状态的俄国现实,电影应该纪录各种不同状态的俄国现实,必须用电影来反映俄国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必须用电影来反映俄国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寻求最虚构的题材。
寻求最虚构的题材l 弗拉哈迪与弗拉哈迪与《《 Nanook Of The NorthNanook Of The North》》 19221922年年 《《北方的纳努克北方的纳努克》》 世界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世界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 RobertJRobertJ..FlahertyFlaherty “纪录电影之父纪录电影之父” 1 1)生平)生平 1884-1951 2 2)创作经历)创作经历 《《北方的纳努克北方的纳努克》》1920-19221920-1922 《《摩阿拿摩阿拿》》1923-19261923-1926土地土地 《《工业化英国工业化英国》》 1932-1933 1932-1933 《《亚兰岛人亚兰岛人》》1932-19341932-1934 《《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1946-19481946-19483 3)拍摄模式)拍摄模式 搬演搬演 把戏剧性引入纪录片 听从灵感 再现往昔 长镜头长镜头 交友拍摄交友拍摄 关注一个对象 遁世遁世 浪漫主义l 他的代表作大都表现偏远地域人类的他的代表作大都表现偏远地域人类的生活状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搏斗。
生活状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搏斗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它伟大的地方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它伟大的地方……电影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去发现和电影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去发现和捕捉隐含着这种伟大的东西,哪怕只是捕捉隐含着这种伟大的东西,哪怕只是瞬间的现象瞬间的现象 第二节第二节 苏联的苏联的“电影眼睛电影眼睛”理论理论 20 20世纪世纪20-3020-30年代年代 吉加吉加·维尔托夫维尔托夫 Dziga VertovDziga Vertov((1896-19541896-1954))1 1、简介、简介 未来派诗人、作曲家未来派诗人、作曲家 1916-1917 1916-1917 声音实验室声音实验室 1918-19191918-1919《《电影周刊电影周刊》》编辑编辑- -莫斯科电影委员会《《革命周年纪念革命周年纪念》》19191919年年《《内战史内战史》》19211921年年 2 2、、三人组三人组和电影眼睛派和电影眼睛派 1922 1922 以以“三人委员会三人委员会”的名义发表的名义发表宣言宣言: : “电影的躯体已经被习惯的剧毒麻醉了。
电影的躯体已经被习惯的剧毒麻醉了我们需要机会在这垂死的机体上做一次我们需要机会在这垂死的机体上做一次实验,以寻找解毒的良方实验,以寻找解毒的良方 吉加吉加•维尔托夫维尔托夫米哈伊米哈伊•考夫曼考夫曼斯维洛娃斯维洛娃反对剧情片等反对剧情片等 1922.5 1922.5 三人小组创办三人小组创办《《电影真理报电影真理报》》 “电影眼睛电影眼睛” 电影眼睛人小组电影眼睛人小组 1923.7 1923.7 《《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 “我是电影眼睛,我是机械眼睛我是一我是电影眼睛,我是机械眼睛我是一部机器,向你显示只有我才能看见的世界部机器,向你显示只有我才能看见的世界 按月发行的新按月发行的新闻电影,至闻电影,至19251925电影眼睛电影眼睛= =电影视觉电影视觉(我通过摄影机看)(我通过摄影机看)+ +电影写作电影写作(我用摄影机在电影(我用摄影机在电影胶片上书写)胶片上书写)+ +电影组织电影组织(我剪辑)(我剪辑) “从现在起,我将把自己从人类的静止状态中从现在起,我将把自己从人类的静止状态中解放出来,我将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我接近,然后又解放出来,我将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我接近,然后又离开物体,我在物体下爬行,又攀登物体之上。
我和离开物体,我在物体下爬行,又攀登物体之上我和奔马的马头一起疾驰,全速冲入人群,我越过奔跑的奔马的马头一起疾驰,全速冲入人群,我越过奔跑的士兵,我仰面跌下,又和飞机一起上升,我随着飞翔士兵,我仰面跌下,又和飞机一起上升,我随着飞翔的物体一起奔驰和飞翔现在,我,这架摄影机,扑的物体一起奔驰和飞翔现在,我,这架摄影机,扑进了它们的合力的流向,在运动的混沌中左右逢源,进了它们的合力的流向,在运动的混沌中左右逢源,记录运动,从最复杂的组合所构成的运动开始记录运动,从最复杂的组合所构成的运动开始……我的这条路,引向一种对世界的新鲜的感受,我以新我的这条路,引向一种对世界的新鲜的感受,我以新方法来阐释一个你所不认识的世界方法来阐释一个你所不认识的世界 3 3、主要艺术主张、主要艺术主张Ø 强调摄影机的特殊功能,认为机械强调摄影机的特殊功能,认为机械“电影眼睛电影眼睛”无所不能,远胜于人眼;无所不能,远胜于人眼;Ø 主张抢拍和隐蔽拍摄,反对人为干预主张抢拍和隐蔽拍摄,反对人为干预和表演;和表演;Ø 强调蒙太奇的作用;强调蒙太奇的作用;----过分迷恋形式过分迷恋形式Ø 强调电影的任务是反映社会现实;强调电影的任务是反映社会现实;““解放摄影机解放摄影机 ””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拍摄时的绝对客观拍摄时的绝对客观VSVS推崇后期剪辑,通过剪辑创造新的意义推崇后期剪辑,通过剪辑创造新的意义4 4、代表作、代表作 《《电影眼睛电影眼睛》》19231923 《《带摄影机的人带摄影机的人》》19291929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19341934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热情:顿巴斯交响曲》》 1931 1931第三节第三节 格里尔逊与英国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纪录电影运动”1 1、格里尔逊、格里尔逊John·Grierson l 纪录片定义者纪录片定义者 “格里尔逊模式格里尔逊模式” 1930-19371930-1937l 艺术主张艺术主张 1 1)纪录片应面向现实,关注社会问题)纪录片应面向现实,关注社会问题 2 2)电影即)电影即“讲坛讲坛”——认识和宣教功能认识和宣教功能 3 3)艺术加工)艺术加工—— 兼顾纪录片的真实美和形式美;兼顾纪录片的真实美和形式美; 构图、剪辑、解说词、音画配合构图、剪辑、解说词、音画配合…… ****《《纪录片十四条戒律纪录片十四条戒律》》 《《漂网渔船漂网渔船》》((19291929)) 《《锡兰之歌锡兰之歌》》((19341934)) 《《住房问题住房问题》》((19351935)) 《《夜邮夜邮》》(1936)(1936) 《《烟雾威胁烟雾威胁》》((19371937)) 2 2、英国纪录电影运动、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格里尔逊在职期间,他领导下的纪录片格里尔逊在职期间,他领导下的纪录片创作者形成著名的创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尔逊学派格里尔逊学派”;; “格里尔逊学派格里尔逊学派” 在在2020世纪世纪30-4030-40年代年代的创作活动;的创作活动;第四节第四节 真实电影真实电影l 众多写实学派众多写实学派(20世纪60年代前后):: 真实电影(真理电影)真实电影(真理电影) 直接电影直接电影 影像人类学影像人类学 基本主张:对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进行跟基本主张:对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进行跟踪和客观纪录,千方百计追求真实自然效踪和客观纪录,千方百计追求真实自然效果。
果1 1、真实电影(真理电影)、真实电影(真理电影) 法国法国 让让·鲁什鲁什 伟大的人类学学者伟大的人类学学者 egeg. .《《割礼割礼》》19491949 《《求雨先生求雨先生》》19511951 《《我是一个黑人我是一个黑人》》19571957 《《人类的金字塔人类的金字塔》》19591959 《《夏日纪事夏日纪事》》19601960 l 艺术主张艺术主张 不是纪录原本状态的现实,而是受到行不是纪录原本状态的现实,而是受到行为刺激后的现实揭示我们所有人的虚构部为刺激后的现实揭示我们所有人的虚构部分,尽管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对我而言分,尽管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对我而言这正是一个人最真实的状态这正是一个人最真实的状态 纪录的正是这个新的、在没有拍摄成的纪录的正是这个新的、在没有拍摄成的情况下不存在的现实,这种拍摄行为揭示了情况下不存在的现实,这种拍摄行为揭示了一种新的真实,也就是真理电影一种新的真实,也就是真理电影2 2、直接电影、直接电影 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 美国美国 罗伯特罗伯特·德鲁德鲁 and and 理查德理查德·利科克利科克 德鲁小组德鲁小组 《《党内初选党内初选》》l 原则原则 1 1)拍摄过程中)拍摄过程中 “观察者观察者”、不干涉不影响、不干涉不影响 拒绝采访、重演、灯光、解说拒绝采访、重演、灯光、解说 同步录音、现实说话同步录音、现实说话2 2)剪辑过程中)剪辑过程中 避免避免“暴露剪辑暴露剪辑” 、、 “身临其境身临其境” 避免解说和音乐避免解说和音乐 《《老头老头》》 《《幼儿园幼儿园》》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跑吧,中国跑吧,中国》》形象化文献形象化文献 2020世纪世纪30--6030--60年代年代l 莱妮莱妮·里芬斯塔尔里芬斯塔尔 代表作:代表作: 《《意志的胜利意志的胜利》》19351935 《《奥林匹亚奥林匹亚》》1938 1938 l 尤里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 飞翔的荷兰人飞翔的荷兰人 审美取向和艺术观的转变:先锋派审美取向和艺术观的转变:先锋派——纪实派纪实派 代表作:代表作:《《桥桥》《》《雨雨》《》《须德海须德海》《》《博博里纳奇矿区里纳奇矿区》《》《西班牙土地西班牙土地》》 《《四万万四万万人民人民》《》《印度尼西亚在呼唤印度尼西亚在呼唤》《》《愚公移山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