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义和团运动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7KB
约13页
文档ID:592685468
第六章义和团运动_第1页
1/13

第六章义和团运动 l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l 一 原因与背景l 基督教的传播与教案 从景教(聂斯脱里教)到天主教、基督教来华 基督教传播与中西关系 “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代理人 教会与地方社会之利益冲突:权势、经济、法律问题 文化冲突及基本模式 青浦教案(1848) 天津教案(1870) 余栋臣起义(1890-98) l 基层社会的经济与政治 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农村经济 外侮频繁与义和团的政治色彩 19世纪末基层社会的政治环境 天灾与社会恐慌 l 二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l 关于义和团的来源 民间武术组织(大刀会(金钟罩)、红拳、梅花拳、神拳 等)与义和拳 参考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民间秘密结社 参考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l 名称来源:张汝梅与“义和团”l 分散的活动形式 “坛”与“厂”l 口号:“扶清灭洋”、“助清灭洋”、“保清灭洋”l 仪式:“降神附体”与“刀枪不入” l 赵三多 阎书勤与冠县梨园屯民教之争l 朱红灯 心诚和尚与长清、茌平义和团起事 毓贤与袁世 敦l袁世凯抚鲁与山东义和团的溃败l直隶、津、京地区义和团的发展l “杀洋灭教”l 清政府的政策:“剿”与“抚”之间 “剿抚两难” 清政府内部的派别与分歧 l 第二节 反抗八国联军的战争l 一 八国联军入侵与清政府宣战l 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反应l 八国联军初步组成与进京(1900.5)l 西摩联军的失败(1900.6)l 天津陷落()l 清政府内部的争论与五大臣被杀 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督抚与立山、 联元、许景澄、徐用仪、袁昶等大臣的主张;载漪、载勋、载澜、徐桐、刚毅等人的主张 l慈禧太后与西方列强:光绪帝的废立与“已亥建储”问题 “大阿哥”溥儁 列强的反应:反对篡位 刘坤一等大臣的反对:“君臣之份久定,中外之口宜防” 慈禧太后:“此仇必报”l“御前会议”的战争决定 伪“照会” 大沽口的陷落与战争决定 对外宣战 l 二 京、津、东北地区的战事l 天津陷落与“天津临时政府”(“都统衙门”) 义和团在天津前线的抗战 张德成 曹福田 王德成等 清军的抵抗 聂士成 宋庆l八国联军从天津到北京 李秉衡与“勤王军”l 清政府与北京义和团 载勋 刚毅等对义和团的控制 l 北京的抵抗与排外 董福祥甘军击杀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 6. 11 清兵击毙德国公使克林德 6.20 围攻使馆区 清政府的“策略” 攻打西什库教堂l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与清政府“西狩” 北京陷落 8.14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北京管理委员会” 瓦德西在北京 l 沙俄侵犯东北 俄国对东北的企图 “黄俄罗斯” 大举入侵 1900.7 阿历克谢耶夫逼增祺签《奉天交地暂且章程》1900.11 《交收东三省条约》 1902.4 “海兰泡事件”与“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l 三 东南互保l 南方的局势 上海领事团与江楚二督的意图l 刘坤一、张之洞、盛宣怀、余联沅与英国总领事霍必澜等人的谈判l 《东南互保章程》1900.6l 其他各地的“互保” l唐才常与“自立军” 维新派与“勤王”运动 严复、容闳等与“中国国会” 唐才常与“自立军”的组织 “自立军”起事失败 l 第三节 《辛丑条约》及其影响l 慈禧太后下令剿灭义和团l 李鸿章受命谈判 1900年革命党在南方的活动 孙中山与刘学询l 美国与“第二次门户开放宣言”l 《议和大纲》与惩治“祸首”l 《辛丑条约》的内容l 《辛丑条约》之影响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