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以色列的节水高产栽培,一、 自然地理条件 位置:地处中东,欧亚非交界,邻国 土地:2.15万km2,南北470公里,东西最宽处只有135公里65%为沙漠,0.4万km2 (20%)可耕,0.2万km2可灌,微灌0.11万km2,喷灌0.04万km2人口:610万(西岸18,戈高2,加沙0.5),犹太占80%,阿拉伯20%(人口问题),农业人口占3.5%资源:贫乏,无石油,有天然气,PKCu矿气候:两个季节:湿润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 干旱的夏季(4-10月);国虽小,气候变化大:干旱沙漠气候,湿润海洋气候,南部可游泳,北部可滑雪;流奶淌蜜的地方二、 水资源状况,1、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水质也 不优良人均水资源量340m3,世界 1/30,我国1/7极度缺水的国家 可利用水资源20亿m3:其中加利利 湖8亿m3(为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蓄 水量约40亿m3,湖里的水主要通过上 约旦河和来自黎巴嫩山脉和格兰高地 的泉水补给);抽取地下水10亿m3(要 根据降水量进行平衡); 污水再利用 1.2亿m3;海水淡化约0.8亿m32、自然降雨:湿润的冬季(11-3月), 北部700-800mm,中部400-600mm,南部最 少只有25mm,国均300mm,全国一半以上 地区<150mm;干旱的夏季(4-10月),无 一滴雨;南部内盖夫沙漠不仅高温干旱, 且蒸发能力极强,年蒸发量2500-3500 mm。
故南部地区地下水多为咸水就是在这块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其它自然条件除光照外也都很恶劣的土地上,却创造出了农业生产的奇迹,成为全世界学习的典范比如,大田种植的玉米亩产可达1000公斤,棉花200公斤,柑桔5000公斤,葡萄3000公斤;大棚种植的西红柿14000公斤,甜椒6000公斤,黄瓜5000公斤,玫瑰鲜花每年每亩10万枝与70年代相比,在总供水量不变的条件下,农业产值提高了12倍 根本原因:节水栽培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绿色存在,只要有绿色的地方就有节水灌溉三、以色列节水栽培的成功经验,(一)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降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国家输水工程 53-64共11年,耗资1.5亿美元,建成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庞大的灌溉输水网络每年抽引加利利湖10亿m3,通过130km主管道,5000km分管道,400泵站,25水库将淡水运送到各区管理站设施先进建房、修路先铺管道二)具有良好的管理体系 完善的用水计划体系 方针 优先供给经济效益高的作物以淡水(果蔬花卉),鼓励非食用作物使用再生水(棉)对不同作物的灌溉定额,大田作物为400m3/公顷;果园为800 m3/公顷;香蕉为2000 m3/公顷。
小麦不灌合理的收费体系 配额内, 85%的水量实行平价, 15%实行加价, 超出配额, 价格为平价的2—10倍从经济上制约用户三、以色列节水栽培的成功经验,(三)注重开发其它水资源(湖水水位在下降,死海渐干枯)城市污水资源(60%的城市生活废水,通过生物氧化池和沙丘渗滤等方法处理以后,被输入内盖夫地区,重新用于农田灌溉) 咸水资源 利用深井开采1000多m以下的咸水,与淡水联合使用在作物生长敏感期使用淡水,而其余季节用咸水灌溉,种植蔬菜、水果和棉花,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蔬菜,还可以提高其含糖量,使之别具风味海水淡化(已从实验室走向应用,0.8亿m3) 现有约30套海水谈化设备,大部分在Eilat地区,全市生活用水均为淡化处理后的海水淡化后的海水也被用于农田灌溉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扩种水果、蔬菜和花卉 什么效益大就种什么,种植了大量的柑桔、香蕉、草霉,葡萄等水果,使以色列成为著名的水果生产国与出口国,还种了不少的花卉、蔬菜,他们的花卉、蔬菜走俏欧洲市场,约占整个欧洲市场的40%(欧洲冬季厨房),它的棉花质量也是誉满全球,而粮食作物因经济效益低而大量进口开发其他省水作物,如仙人掌,三、以色列节水栽培的成功经验,(五)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在过去的10年间以色列建造了120个人工季节性湖泊,将冬季多余的径流收集在这些湖泊中,用于灌溉。
通过一些简单的工程措施如制造人工坡面、修建集水窖等,将雨季的降水收集起来,发展果园或改善生态环境如在内格夫降水量不足100mm的地区,集水植树虽只能形成片林,但具有重大的生态环境意义六)养殖和种植业循环使用有限水在南部沙漠,橄榄园比较普遍,它是用养鱼用过的水来浇灌橄榄园,鱼池面积与灌溉植物面积的比例为1∶7正是由于沙漠种植业的发展才使以色列从一个橄榄油进口国变为出口国在中东食用橄榄油很受欢迎另外,养鱼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也可用于养牛和养鸡鸡和牛的粪便,处理后可以作为鱼的饲料和农作物的肥料这样,使各种资源物尽其用三、以色列节水栽培的成功经验,(七)重视抗耐旱植物种质的引进与研究 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先后从世界100个国家引进植物2800余种对于每一种植物的引入,科研人员都非常重视其抗旱生态适应性当然,对它的产业化潜力和精细加工后所得产品的市场价值也非常重视八)改进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先改大水漫灌为喷灌,然后逐渐发展为滴灌、微喷灌和地下渗灌 从1949-1999,农田灌水量已由8530 m3/公顷减至5780 m3/ 公顷,灌水生产效率由1.3kg/m3提高到2.32 kg/m3。
以色列1-13:10;以色列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