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力容器工厂制造工艺标准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8.27KB
约19页
文档ID:391721989
压力容器工厂制造工艺标准_第1页
1/19

编号:受控状态: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企业标准Q/HSZ02.02-2023压力容器工厂制造工艺标准(草稿)2023-06-18 公布 2023-06-18 实施中 国 化 学 工 程 第 三 建 设 公 司 发 布目 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制造程序4. 施工预备5. 材料〔原材料、外购、外协成品、半成品〕的验收6. 容器制造一般要求7. 产品焊接试板制作8. 主要受压另件及重要另件制作9. 容器装配 (储罐类容器)10. 管壳式换热器装配11. 塔式容器装配12. 容器的交工技术文件10压力容器工厂制造工艺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工厂制造、检查、验收、试验与交工的根本要求1.2 压力容器工厂制造除按本标准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现行的法规、标准、标准的规定1.3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和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容器其它压力容器和常压容器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引用标准2.1.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2.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2.3. 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2.4. JB4710-92《钢制塔式容器》2.5. JB/T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2.6. JB/T4708-2023《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2.7. JB/T4709-2023《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3. 制造程序施工预备〔施工图审查、收集技术资料、编制工艺卡、设计制造工装模具〕 材料选购〔原材料、成品、半成品〕 另部件制作加工组装 热处理〔如需要〕 试压 交工。

4. 施工预备4.1. 施工技术预备4.1.1. 对施工图进展工艺性和标准化审图〔有必要时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展施工图会审〕;4.1.2. 收集本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标准标准、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规程;4.1.3. 编写各种工艺卡〔包括零件工艺明细表、备料打算〕;4.1.4. 经过工艺性审图确认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需用的工装、模具的设计出图以及试制;4.1.5. 对工艺、技术以及首次制造的较简单容器,必要时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应对施班组进展技术交底交底要点:容器的构造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4.2. 施工现场预备4.2.1 容器工厂制造依据工厂内文明施工求进展预备5. 材料〔原材料、外购、外协成品、半成品〕的验收5.1.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原材料和外购、外协的成品、半成品必需按要求进展质量检查和验收6 容器制造一般要求6.1 容器制造应按本标准第 5 条的要求对材料验收合格方可进展;6.2 容器主要受压局部的焊接头分为 A、B、C、D 四类,如图 6-16.2.1 圆筒局部的纵向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各类凸形封头中的全部拼焊接头以及嵌入式接收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均属于A 类焊接接头;6.2.2 壳体局部的环向接头、锥形封头小端与接收连接的接头、长颈法兰与接收连接的接头,均属 B 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 A、C、D 类的焊接接头除外;6.2.3 平盖、管板与圆筒非对接连接的接头,法兰与壳体、接收非对接连接的接头,内封头与圆筒的搭接接头,均属于 C 类焊接接头。

6.2.4 接收、人孔、凸缘及补强圈等与壳体连接的焊接接头,均属于 D 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 A、B 类的焊接接头除外6.3 圆筒与壳体6.3.1 A、B 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 b〔见图 6-2〕应符合表 6-1 的规定锻焊容器B 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b 应不大于对口处钢材厚度δs 的 1/8, 且不大于 5mm复合钢板的对口错边量 b〔见图 6-3〕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 5%,且不大于 2mm对口处钢材厚度δs按焊接接头类别划分对口错边量 bA B注: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以及嵌入式接收与圆筒或封头对接连接的 A 类接头,按 B 类焊接接头的对口错边量要求表 6-1 mm≤12≤1/4δs≤1/4δs>12~20≤3≤1/4δs>20~40≤3≤5>40~50≤3≤1/8δs>50≤16δs ,且≤10≤1/8δs ,且≤206.3.2 在焊接接头环向形成的棱角 E,用弦长等于 1/6 内径 Di ,且不小于300mm 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见图 6-4〕,其 E 值不得大于〔δs/10+2〕mm,且不大于 5mm在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 E〔见图 6-5〕,用长度不小于 300mm的直尺检查,其 E 值不得大于〔δs/10+2〕mm,且不大于 5mm。

6.3.3 B 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筒与球形封头相边的 A 类焊接接头,当两侧钢材厚度不等时,假设薄板厚度不大于 10mm,两板厚度差超过 3mm;假设薄板厚度大于 10mm,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的 30%,或超过 5mm 时,均应按图 6-6 的要求单面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或按同样要求承受堆焊方法边缘焊成斜面当两板厚度差小于上列数值时,则对口错边量 b 按 6.3 要求,且对口错边量 b 以较薄板厚度为基准确定在测量对口错边量 b 时,不应计入两板厚度的差值6.3.4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壳体直线度允差应不大于壳体长度的 1‰当直立容器的壳体长度超过30mm 时,其壳体直线度允差应符合JB4710 的规定注: 壳体直线度检查是通过中心线的水平和垂直面,即沿圆周 0°、90°、180°、270°四个部位拉Φ0.5mm 的细钢丝测量测量位置离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不含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以及嵌入式接收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的距离不小于 100mm当壳体厚度不同时,计算直线度时应减去厚度差6.3.5 筒节长度应不小于 300mm组装时,相邻筒节 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以及封头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与相邻筒节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应大于钢材厚度δs 的 3 倍,且不小于 100mm。

6.3.6 法兰面应垂直于接收或圆筒的主轴中心线接收法兰应保证法兰面的水平或垂直〔有特别要求的应按图样规定〕,其偏差均不得超过法兰外径的 1%〔法兰外径小于 100mm 时,按 100mm 计算〕,且不大于 3mm法兰的螺栓通孔应与壳体主轴线或铅垂线跨中布置〔见图 6-7〕有特别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注明6.3.7 直立容器的底座圈、底板上地脚螺栓通孔应跨中均布,中心圆直径允差、相邻两孔弦长允差的任意两孔弦长允差均不大于 2mm6.3.8 容器内件和壳体焊接的焊缝应尽量避开筒节间相焊及圆筒与封头相焊的焊缝6.3.9 容器上凡补补强圈、支座、垫板等掩盖的焊缝,均应打磨至与母材齐平6.3.10 承受内压的容器组装完成后,按要求检查壳体的圆度a) 壳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 e,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i 的 1%〔对锻焊容器为 1‰〕,且不大于 25mm〔见图 6-8〕;b) 当被检断面位于开孔中心一倍开孔内径范围内时,则该断面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 e ,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 Di 的 1%〔对锻焊容器为 1‰〕与开孔内径的 2%之和,且不大于 25mm6.3.11 承受外压及真空容器组装完成后,按如下要求检查壳体的圆度:a) 承受内弓形或外弓形样板〔依测量部位而定〕测量。

样板圆弧半径等于壳体内半径或外半径,其弦长等于 GB150 中图 6-12 中查得的弧长的两倍测量点应避开焊接接头或其他凸起部位b) 用样板沿壳体径向测量的最大正负偏差e 不得大于由图 6-9 中查得的最大允许偏差值当 Do/δe 与 L/Do 所查的交点位于图 6-9 中任意两条曲线之间时, 其最大正负偏差 e 由内插法确定; 当 Do/δe 与 L/Do 所查的交点位于图中 e =1.0δe 曲线的上方或 e =0.2δe 曲线的下方时,其最大正负偏差 e 分别不得大于δe 及 0.2δe 值c) 圆筒、球壳或锥壳的 L 与 Do 分别按 150 第 6 章或第 7 章的规定选取d) 锻焊容器按 6.3.10 的要求检查壳体的圆度6.4 法兰与平盖6.4.1 容器法兰按 JB4700~JB4707 进展加工,管法兰按相应标准要求进展加工6.4.2 平盖和筒体端部的加工按以下规定:a) 螺柱孔或通孔的中心圆直径以及相邻两孔弦长允差为± 0.6mm;任意两孔弦长允差按表 6-2 规定;表 6-2 mm设计内径 Di允差<600±1.0600~1200±1.5>1200±2.0b〕 螺孔中心线与端面的垂直度允差不得大于 0.25%; c〕 螺纹根本尺寸与公差分别按 GB196、GB197 的规定;d〕 螺孔的螺纹精度一般为中等精度,按相应国家标准选取。

6.5 螺栓、螺柱和螺母6.5.1 公称直径不大于 M18 的螺栓、螺柱和螺母,按相应国家标准制造6.5.2 容器法兰螺柱按 JB4707 的规定6.5.3 公称直径大于 M48 的螺柱和螺母除应符合 6.4.2 中 c) 和 d) 的规定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a) 有热处理要求的螺柱,其试样与试验按第 4 章的有关规定;b) 螺母毛坯热处理只作硬度试验;c) 螺柱应进展磁粉检测,不得存在裂纹6.5.4 机械加工外表和非机械加工外表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分别按 GB/T1804 中的 m 级和 c 级的规定7 产品焊接试板制作工艺7.1 产品焊接试板的材质与所在筒体全都试板按要求尺寸下料,做材料标记移植、产品编号、检验印记7.2 试板的焊接接头与所随筒节的 A 类焊接接头同时按焊卡进展焊接7.3 试板与筒节分开,标上焊工印记,100%RT如有热处理要求的容器, 试板应随容器一起进展热处理7.4 试样加工:在试板的合格部位截取试样按 GB150-1998 中规定求加工7.5 试验与评定:按要求对试样进展力学性能试验、检验与评定8 主要受压件及重要另件的制作8.1 筒体制作〔含 DN≥250mm 的受压筒节〕8.1.1 领料:材料应有质保书,材质标记齐全。

8.1.2 下料:筒体的下料与相接的封头实测尺寸、设备法兰尺寸和排幅员进展,并做上材料标记移植、产品编号、检验印记8.1.3 卷圆:各段筒节卷圆、点固,按要求保证对口错间隙、错边量8.1.4 纵缝焊接:各段筒节纵缝焊接,按焊卡施焊〔带试板都随筒节 A 类焊缝焊接〕8.1.5 校圆:带试板的筒节割下试板各筒节校圆,按要求掌握椭圆度、棱角度8.1.6 筒节组对:对口错边量、对口间隙、圆度、直线度均应符合标准、标准和图纸的要求8.1.7 环缝焊接:筒体环缝按焊卡焊接8.1.8 检测:筒体纵环缝按图要求规定进展无损检测8.2 封头制作工艺8.2.1 封头为外协成品件时,按 5.1 条规定8.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