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经济区区域概观一、 经济区划川东北经济区以其经济意义和出于发展战略被划分出来的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致范围在嘉陵江中上游(包括涪江和渠江两支流的大部分),以兰渝铁路、广渝高速公路和嘉陵江航道等为依托,包括南充、遂宁、广安、达州、广元、巴中六个地级市,有时也将绵阳市盐亭县包括在内(在此我们给出盐亭县的位置,但本次讨论中我们并不把盐亭列入川东北经济区行列内)其中南充为该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遂宁为川中中心城市和四川盆地几何中心城市;南充、遂宁和广安构成川东北经济区的中心区域,达州、广元和巴中构成川东北生态经济片区主要城市简介:南充——中心城市历史悠久,公元前202年汉朝汉高祖刘邦设安汉伊始,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闻名遐迩丝绸之都,久负盛名水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四川省交通枢纽城市,四川盆地腹心中心城市,川中北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经济、文化、交通、商贸和信息中心,享有“川北心脏"“川北重镇”之称川东北经济区中心城市南充与川西经济区中心城市成都和川江经济区中心城市重庆主城呈三城鼎立之势成都、重庆主城和南充三个四川盆地的区域中心城市构成的成南渝黄金三角经济区域. 达州——重要城市.中国气都、巴人故里.达州,古称通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八个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
达州境内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经济总量位于全省第五位,属于四川五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达州是川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通讯、商贸、物流中心,也是西南第三大铁路枢纽站达州还被称为中国圆心城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富硒茶之都.达州是川、陕、鄂、渝结合部的大城市,经济非常活跃,流动人口多、人气特别高.由于国家对达州天然气的深度开发,许多的大项目纷纷抢滩达州吸引全国各地人来达州就业发展,促使达州经济突飞猛进,让达州2011年GDP跨入千亿俱乐部后劲十足的达州几年后GDP将达到2000亿、进入全省次级中心城市行列中国著名的观音文化之乡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央,涪江中游,地处川西城市群中心城市成都和川江城市群中心城市重庆两座特大城市及川东北城市群中心城市南充之间,是四川盆地的几何中心城市.东西宽90.3千米,南北长108.9千米,城区平坦,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均为146千米左右,呈等距三角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市城区建成区面积约50平方千米,非农人口约50万人.广安。
1993年7月设立广安地区(之前大部分县份属于四川南充市管辖),1998年7月撤地设市,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和邻水县,代管华蓥市幅员面积6344平方千米,总人口470万广安市是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优模范城市、全国森林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作为川渝合作示范区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是四川省毗邻重庆最近的地级市,也是四川进入三峡经济区的“东大门”地处四川盆周北部山区、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川北门户城市.广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诞生地,是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走廊,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建立省辖地级市,辖利州、昭化、朝天、三江新区四区和苍溪、旺苍、剑阁、青川四县,幅员面积16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11万,城市人口42万,市城区面积41平方公里规划2015年总人口将超过500万,城市人口52万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四川盆地北部偏东,大巴山南麓,毗邻陕西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巴中市区西距成都400千米,北距西安650公里,距重庆498千米,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千米左右。
二、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特征是区域的最基本的属性,是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活动一) 地理位置 1. 绝对位置:即经纬位置川东北地区约在北纬30度至33度,东经105度到08度之间 2 相对位置: 2.1 海陆位置: 22 区域相对位置:(二) 地形地貌川东北经济区包括了四川盆地的中北部和四川省东北部的山丘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起伏落差.北有大巴山脉阻遏,东、南遇巫山、大娄山、武夷等山脉的影响,给区域的交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三) 河流水文川东北经济区在地理上大致位于嘉陵江中上游,包括涪江和渠江两支流的大部分区域内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航运价值.(四) 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最大的区域特色便是油气资源.达州普光气田,探明储量达四千余亿立方米,是国家最大的气田之一十一五”重大规划项目“川气东送”的源头2、生物资源区域内森里覆盖率高,森林植物种类繁多,拥有一些濒危植物巴山水青冈3、水(能)资源位于嘉陵江、涪江、渠江流域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能资源拥有一定的开发价值4、旅游资源(自然风光)。
自然景观秀美瑰丽,独树一帜.国家级森林公园、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区图为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区三、历史人文(一)人口民族1、人口众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川东北经济区下辖常驻人口总数约为2400万,约占四川省常住人口的298%,其中四川省常住人口总量约为8042万2、民族构成: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多有分布,其中世居于此的主要有回、藏、彝、蒙古等二)历史文化1、历史文化源远流长1 巴人故里,巴人文化的发祥地图为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2 古蜀道文化剑门古蜀道、阴平古道、米仓古道、荔枝古道等图为剑门关1.3 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女皇故里、司马相如故乡、小平故里、朱德故里、罗瑞卿故里、张澜故里、晏阳初故乡图为小平故里(广安)4 文化古迹众多摩崖造像、阆中古镇等图为阆中古城、南龛摩崖造像2、 红色遗迹遍及各地被誉为“中国第二大苏区”图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四、 交通条件(一) 交通概况 1、公路 1.1 国道 G210 G212 G318G108等 1.2 高速 2、铁路 3、航道与港口 主要有:嘉陵江与广元、南充港;渠江与达州、广安港;涪江与遂宁港。
其中广安港、南充港、广元港为四川省“四江六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4、航空运输南充高坪机场;达州河市机场;广元盘龙机场;阆中机场、巴中机场(在建)二) 交通评价 如今的川东北地区已经逐渐构建起了自己的交通网络,尤其是今年高速公路已经基本实现了互通互联,加上兰渝铁路、成渝铁路的建设,区域内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但区域内交通发展不平衡,高速网络、铁路网络都还没有完全形成,尤其是铁路运输,环线还没有完全接通,其中巴中市直至2012年乐巴铁路建成通车才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与此同时,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都是与支线运输,交通运输能力十分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讲,川东北地区的交通现状存在不足,水运和铁路运输存在明显的短板,继续完善区域公路铁路网络的构建,进一步加强区域交通建设,改善区际、区内条件仍然是川东北经济区发展的重要课题.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