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甜软香糯的传统中式糕点 武乡枣糕是山西省武乡县当地一种独有的风味小吃,清朝至民国时期,曾蜚声于并州、平遥、太谷、潞安等地枣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粮食匮乏年头,还是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武乡枣糕一向是当地农村婚丧嫁娶宴席上不成缺少的美味食品,具有质软、色黄、味甜等特点 2021年6月底,记者一行在卓良枣糕制作坊见到了武乡枣糕的传承人张卓良,听他陈述了武乡枣糕的历史和特色传闻里的特色小吃 听琴书、吃枣糕,是游客到武乡不成错过的体验碾了五升软米面,买了三斤太谷枣太谷枣,是好枣,皮薄肉厚核儿小,一层层面一层层枣武乡琴书《吃枣糕》描绘出武乡枣糕制作讲求、选料精良的特点 传闻,从前有一座白云寺,寺内住着10多个和尚,他们在白云寺的周边种了好多的枣树、黍子、谷子、玉米、蔬菜和尚们逢年过节常用黄米(黍子脱了壳的米)加大红枣熬制成甜食稀粥改善生活有一年春节,老方丈让一名来自武乡的小和尚到灶房烧煮米粥做饭的过程中,小和尚用铁匙搅粥,由于用力过大,把锅磕出了一道缝,结果稀粥变成了稠粥,根本盛不出来,只好把它倒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块儿让大家吃。
老和尚边吃边说:“这东西黏糊糊、黄澄澄、甜滋滋的,怪好吃哩这叫什么饭?”小和尚一时答不上来,老和尚想了想说:“我看就叫枣糕吧小和尚长大成人后,还俗回到老家武乡,将制作黄米枣糕的技术传给当地的老百姓,之后又流传到整个武乡地区 清朝末年,武乡县丰州镇下城村便有人在太原、清徐、平遥、祁县、潞安等地售卖枣糕20世纪80年头以来,随着社会的进展进步,人们对传统美食青睐有加,武乡枣糕再次被群众接纳爱好据当地人介绍,武乡枣糕曾在“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比赛中荣获银奖,且有“山西名小吃”的美誉如今,武乡枣糕不仅誉满上党,而且随着当地红色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开头扬名省内外 名小吃的传承 历史上武乡枣糕的由来如今仍停留在传闻中,但现实生活中的武乡枣糕,却在一辈辈枣糕制手中得到传承和进展在武乡,提到枣糕,瓦窑科村便不能不提,这里被人誉为“武乡枣糕生产基地”在瓦窑科几乎家家户户会做枣糕,好多家庭都在从事枣糕生意,其中,张卓良一家从父辈便开头从事枣糕生意,在当地颇负盛名 据张卓良介绍,他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枣糕制作技艺,不满20岁便开头独立制糕,其传承的不仅有父辈的手艺,更有对当地美食不舍的情怀 夏天时,守着蒸笼,一家人汗流浃背。
冬天时,在露天环境中作业,双手经常冻得通红遇上谁家办喜事,或是赶集,订单量就会猛增,有时一天要做上千斤枣糕,饭都顾不上吃一口虽然辛苦,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那么多人认可咱的手艺,是咱的福气回忆起10多年前自己独当一面时的情形,张卓良感慨颇深 据张卓良介绍,自己家中兄弟三人,枣糕制作技艺全部师承父亲张瑞银他说:“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亲自身一人苦心经营家庭每天做糕、卖糕、收米,有时累得直不起腰直到我们长大,才开头给父亲打下手,一点点学习制作技艺 在近30年的传承中,张卓良和父辈、兄弟一起让武乡枣糕得以飘香上党,誉满三晋,其中的苦与乐只有他们自己知晓而对于钟情于武乡枣糕的食客而言,心中留下最深的印象或许就是:品武乡枣糕,找瓦窑科张家! 传统的工艺,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让瓦窑科张家加工的武乡枣糕出了名现在,他们制作的枣糕成为武乡县各宾馆、饭店的枣糕供货商,几乎垄断了武乡的枣糕市场同时,长治市各大宾馆餐桌上的武乡枣糕,以及特色饭店的武乡枣糕几乎均产自他们家族味蕾上的鄉土情结 武乡枣糕属蒸制食品,材料为当地红枣、黍米(即黄米,也叫软米)和小软米、水黍米“味甘、性微寒”,有“治筋骨挛急、杀疮疥毒热沁”的功能。
大红枣“味甘、平,无毒”,有“润心肺、止咳、解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的作用久吃该糕不仅能解热消毒,祛邪安中,对高血压病也有确定疗效,还曾被载入过《美食大典》 张卓良介绍,武乡枣糕在选材和制作流程上都特别讲究首先,要将软米面用温水搅拌成碎粒状,继而将大红枣用清水冲洗明净,用温水泡软,再将蒸锅置于旺火上,水沸后套上专用蒸米的瓦甑铺纱布取软米面粒撒入甑内一层,待蒸气腾越后,再撒一层软米面粒,排放一层红枣反复数次,直至甑满为止通常放4层枣,寓意“步步登高”枣蒸熟后,倒在案板上,用湿布盖住,双手蘸冷水拍压成面馍状,吃时,用刀切成薄片即可正是由于真材实料,纯手工制作,让张卓良制作出的枣糕香甜绵软,广受好评 “枣糕虽然好吃,兼具润肺成果,但多吃轻易导致消化不良张卓良指点道 提及武乡枣糕的未来,张卓良说:“武乡枣糕不仅是当地的历史名吃,也是父辈赋予我的一门技艺更加是2022年,武乡枣糕被列为市级非遗工程后,更坚强了我持续传承的信念未来我梦想可以把枣糕生产、销售推向一个更专业化的平台,利用网络让更多人了解武乡枣糕,爱好上这一地方名吃延迟阅读 武乡枣糕制作流程 1.淘米 把米放入水中冼2~3次。
2.磨面 把淘好的软米晾干倒入磨面机中磨成粉状 3.拌面 按确定比例将软米面和玉米面倒入盆中搅拌,如15千克软米面、2.5千克玉米面、6千克温水,拌面时逐步加水,把面拌成颗粒状,然后醒一段时间,约4~5分钟结果将颗粒面揉成面团,打定上锅蒸 4.蒸制 蒸前先煮沸铁锅内的水,然后把和好的面放入蒸笼中,放一层面铺一层枣,四层枣五层面蒸制约半小时左右 5.出笼 把蒸好的枣糕倒在案板上,用手蘸上食用油(以防粘手)拍打整理传承人档案 张卓良,男,1979年生,武乡县丰州镇瓦窑科村人,受家庭影响,从小看着父亲蒸枣糕长大,19岁开头子承父业,从小作坊到大市场,从骑摩托车走街串巷到定点零售与批发,在本地颇有影响力1998年,获得长治市“神农文化艺术节”一等奖,1999年获得“上党名吃”一等奖,2022年,被评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代表性传承人 猜你热爱 米面红枣 志愿者诗选刊(2021年4期)2021-04-13竞选“星星小能手”数学大王·低年级(2022年8期)2022-08-14粮食科学导报·学术(2022年19期)2022-07-09年糕烹调学识(2022年2期)2022-03-0924万亩若羌红枣进入采摘阶段农产品市场周刊(2022年21期)2022-12-20我有一匹马红领巾·成长(2022年9期)2022-10-09年糕烹调学识(2022年8期)2022-08-09主食厨房北京播送电视报(2022年25期)2022-11-07女性吃红枣有哪些误区伴侣(2022年1期)2022-01-12枣花幸福·悦读(2022年11期)2022-12-21—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