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两个外国美术流派》教材出处:人民美术出版社课业类型:欣赏•评述1.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16册第3课、1课时,倾向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教材分3个页面,第1页上左图法国安格尔的油画《布罗格利公主像》与右图法国马奈的油画《吹笛少年》,进行比较不同画派的画家创作的肖像艺术风格上的不同,说说两张作品带来的不同感受,下图法国达维特的油画《马拉之死》和第2页上图其油画《拿破仑一世德加冕》代表新古典主义画派,第二页下图法国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第三页上左图法国雷诺阿的油画《红磨坊街的舞会》和右图法国德加的色粉画《舞台上的舞女》代表印象主义画派,下左图法国莫奈的油画《莫奈夫人和儿子》、与右图法国安格尔的油画《霍松维勒女伯爵》进行比较,体会光线、造型和色彩表现上的不同在对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定位两个方面: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2.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一般在14、15岁左右生理方面,处于成长发展的转折点,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青春期,生理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心理的发展,这时候的学生他们乐于接收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但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意志薄弱,不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
生理的发展对智力方面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时候的学生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自我管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智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美术能力发展范围扩大,开始对西方的作品感兴趣,对两个外国美术流派能更好的认识、欣赏与运用,为学习西方绘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 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达到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 解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两个西方美术流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进对美术作品进行欣 赏和了解的兴趣,激发懂得艺术、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同时,学习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作和表现的精神4. 教学重点重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难点:自主描述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5.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6.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教材中的两幅作品:安格尔的《布罗格利公主像》和马奈的《吹笛少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教师提问:你所看到的两幅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欣赏并观察二者之间的区别。
学生回答自由回答:“公主像比较精致”“小孩看起来很随意”“第一幅颜色比较艳丽”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引申:第一幅作品造型精细,色彩和谐;第二幅作品造型具有适度“写意性”色彩关系比较响亮教师“那这两幅作品呢可以说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画派,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学习这两个不同的外国美术流派”(板书:两个外国美术流派)学习新知活动一:学习新古典主义画派首先让学生欣赏教材给出的法国达维特的油画《马拉之死》、《拿破仑一世德加冕》这两幅作品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分别欣赏两幅作品,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的?”然后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学生自由回答:“看起来很压抑”“我觉得看起来很平和”等教师接着带领大家一起进行《马拉之死》的赏析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马拉之死》是作者亲临马拉被刺现场之后的创作的画家被英雄遇刺的场景所震撼,把画面处理成大面积单纯的色彩,突出了幽暗的地下室那一点惨淡的光线,以及马拉僵硬的身体和异常痛苦的表情,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构图上看,无情的水平线只用无力下垂的右臂做突破,似乎失去任何挽救的希望上半部分空无一物,空旷而幽深,从左侧射入的光线,照亮着马拉的身躯和面部,具有纪念碑似的立体感。
从色彩和笔触上看,画面上没有繁多的色彩,也没有复杂的缩短法,力求单纯,用他的画笔唤起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师生分析作品后,进入第三个阶段,欣赏一些其他的新古典主义画派代表性作品《路易十三的宣誓》(安格尔)《荷拉斯兄弟之誓》(达维特)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谈一谈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的,并试着去思考新古典主义画派有什么特点分别让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新古典主义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的美术流派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 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特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活动二:学习印象主义画派首先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给出的法国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法国雷诺阿的油画《红磨坊街的舞会》和法国德加的色粉画《舞台上的舞女》这三幅作品。
教师提出问题:“分析这三幅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作者是怎样表现的?”学生们开展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将根据各小组情况,分别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们分析欣赏图片,解决问题教师对《日出•印象》进行分析这幅作品是莫奈在勒阿弗尔港口的一幅写生画,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升起初升的朝阳透过薄雾的那一刻是异常美丽的,莫奈把见到日出时的欣喜心情,通过活泼.轻松的笔触迅速的传达出来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印象派”由这幅画得名接下来通过展示其他具体代表性的作品《游艇上的午餐》(雷诺阿)《瓦赞村口》(毕莎罗),感受印象主义画派的特点最后教师总结: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后半期形成于法国的一个重要的绘画运动,包括自1867年至1886年期间一批持有相近观点和采用相近技巧的画家的活动、这些画家个性十分鲜明,非常讲究实际,但他们没有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具体原则、其最明显的原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片刻,表现纯粹的光的关系。
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等等活动三:比较两个画派首先给出图片法国达维特的油画《拿破仑一世德加冕》和法国雷诺阿的油画《红磨坊街的舞会》,进行欣赏,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教师: “两幅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如何?它们在色彩处理和场景处理上有什么不同?”其次给出图片法国莫奈的油画《莫奈夫人和儿子》、右图法国安格尔的油画《霍松维勒女伯爵》进行欣赏,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比较两幅作品,在光线、造型和色彩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哪幅作品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小组内开展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巩固提高思考讨论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了解两个画派后,你认为哪个画派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小组内研究讨论,这两个画派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新古典主义画派: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和完整性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光和色的色彩变化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