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甲虫介绍 千奇百怪说甲虫 闻 2022.11.16 10:45 :江上过客 | 评论:2 | 阅读:6274 分类:生物趣 英武雄壮的独角仙 犀金龟科亦称独角仙科,是一特征鲜明的类群,依其上颚多少外露而于后面可见,上唇为唇基笼罩;触角10节,鳃片部3节组成;前胸腹板与基节之间生出柱形、三角形、舌形等垂突等特征而易于识别多大型至特大型种类,性二态现象在大量种类中显著,其雄虫头面、前胸背板有强大角突或其它突起或凹坑,雌虫那么简朴或可见低矮突起全球已记有犀金龟1400余种相对而言,我国犀金龟种类相当贫乏,迄今仅记有33种成虫植食性,幼虫多腐食,或在地下危害作物、林木之根我国的种类虽少,但有多个重要地下害虫种类,经济意义重大 独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a (Linnaeus),又称双叉犀金龟,体大而英武不包括头上的犄角,其体长就达35-60毫米,体宽18-38毫米,呈长椭圆形,脊面特别隆拱体栗褐到深棕褐色,头部较小;触角有10节,其中鳃片部由3节组成雌雄异型:雄虫头顶生l末端双分叉的角突,前胸背板中央生l末端分叉的角突,后面对比滑亮。
雌虫体型略小,头胸上均无角突,但头面中央隆起,横列小突3个,前胸背板前部中央有一丁字形凹沟,后面较为粗暗三对长足强大有力,末端均有利爪1对,是利于爬攀的有力工具 独角仙一年发生1代,成虫通常在每年6-8月展现,多为夜出昼伏,有确定趋光性,主要以树木伤口处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对作物林木根本不造成危害幼虫以朽木、腐烂植物质为食,所以多栖居于树木的朽心、锯末木屑堆、肥料堆和垃圾堆,乃至草房的屋顶间不危害作物和林木幼虫期共脱皮2次,历3龄,成熟幼虫体躯甚大,乳白色,约有鸡蛋大小,通常弯曲呈“C”形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独角仙广布于我国的吉林、辽宁、 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国外有朝鲜,日本的分布记载在林业兴隆、树木繁茂的地区尤为常见 独角仙除可作参观外,还可入药疗疾入药者为其雄虫,夏季抓获,用开水烫死后晾干或烘干备用中药名独角螂虫,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 1976年有人从独角仙提取到独角仙素“dicotastin”,具有确定的抗癌作用,对实体瘤W-256疡瘤有很高活性,对P-388淋巴白血病有边缘活性。
独角仙资源丰富,值得做深入的探索和开发 窈窕淑女吉丁甲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古人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敬仰淑女似的吉丁虫自然会受 到人们的青睐人们总认为蝴蝶是最美观的昆虫,但是当你熟悉了吉丁虫之后,可能会觉得吉丁虫也独树一帜,别有韵味 吉丁虫科的种类好多,全世界约有13000种,我国已知450多种各种体型 差异较大,小的缺乏1厘米,大的超过8厘米,大多数色调绚丽奇怪,似娇艳迷人的淑女触角锯齿状,11节前胸腹板兴隆,端部伸达中足基节间体形与叩头虫好像,但前胸与鞘翅相接处 不凹下,前胸与中胸密接而无跃起构造 令人可惜的是它们的幼虫长得奇丑无比,真可谓“虫大十八变”,这就是昆虫变态的奇异之处!尤其不能令人容忍的是幼虫特意蛀食树心,使之枯萎死亡,是果树、林木的重要害虫尽管如此,幼虫却是一味中药材,能治疗疾病,将功补过 据说日本人尤其爱好吉丁虫,认为它们秀美的鞘翅,能驱赶居室害虫,因而常把鞘翅镶嵌在家具上,既有驱虫之效,又具装饰之美吉丁虫的鞘翅切实美丽至极,在灯光或阳光下,能闪烁出璀璨的金属光泽,宛如晶莹的珠宝。
吉丁虫成虫热爱阳光,白天活动,在树干的向阳片面轻易察觉,它们的遨游才能极强,既飞得高,且飞得远,所以不易抓获,但当它们栖息在树干上时,却很少爬动,是抓获的好时机下面介绍几种吉丁虫 金吉丁 体长 30一45毫米体金绿色,前胸背板上有2条紫铜色的宽纵带,从前缘直达后缘每个鞘翅上各有1条明显的紫铜色纵带,从基部肩角处斜伸达翅末端近中部其个体硕大,色泽秀美均为本科之冠,具有很高的参观价值在自然界中不易觅见目前仅知分布于我国浙江,台湾,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 金缘吉丁 俗称串皮虫,主要为害梨,苹果上少量发生幼虫在树干皮下迂回串食,破坏形成层,轻者树皮变黑,重者整株枯死,树势衰弱,重者整株枯死 成虫 体长13-16毫米,翠绿色,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上有五条蓝黑色条纹,翅鞘上有10多条黑色小斑组成的条纹,两侧有金红色带纹 卵 长约2毫米,乳白色,长圆形 幼虫 老熟后长约30毫米,由乳白色变为黄白色,全体扁平,头小,前胸第一节扁平肥大,上有黄褐色人字纹,腹部逐步修长,节间凹进 蛹 长15-19毫米,乳白色、黄白色到淡绿色。
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越冬其次年3月开头活动,4月开头化蛹,5月中、下旬是成虫展现盛期成虫羽化后,在树冠上活动取食,有假死性 6月上旬是产卵盛期,多产于树势衰弱的主干及主枝翘皮裂缝内幼虫孵化后,即咬破卵壳而蛀入皮层,逐步蛀入形成层后,沿形成层取食,8月幼虫陆 续蛀进木质部越冬 梨小吉丁 主要为害梨、一桃,以幼虫蛀食枝、干皮部及木质部,发生严重的梨园,造或树势衰弱,甚至全树枯死,是梨树消逝性的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20毫米,暗绿色,有金属光泽体扁平,触角黑色锯齿状,头部截齐,前胸背板由前向后逐步宽大头、前胸背及翅鞘上都有蓝黑色小长条纹,两翅膀边缘具金黄色光泽 卵:椭圆形,长2毫米,宽1l-4毫米,乳白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7-32毫米;乳白色,全体略呈扁平头小半缩于前胸,胸部宽大,前胸背板硬而平滑,上有“人”字形凹纹腹部修长,各节呈长方形,尾节末端细小 蛹:裸蛹,长17-20毫米,初期为乳白色,渐变为绿色 发生及习性 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皮下或本质部的浅处过冬。
其次年春天在木质部浅处蛀食一段时间,化蛹前在本质部隧道内稍向深处潜入,作一个长椭圆形蛹室,并向外蛀一羽化孔,然后用碎屑把蛀入孔道及羽化孔堵塞严密,即在蛹室内化蛹蛹期约十天在河北省中南部梨产区,4月下旬即见化蛹,5月上旬开头羽化为成虫成虫展现后,咬食梨叶、向日葵叶,将叶的边缘食成缺口平常喜在向阳面的叶面停顿在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最活跃成虫有假死性,受震撼坠地,稍停即飞去成虫寿命约20-30天,少数可达40多天成虫羽化后,经半月左右的取食补充养分,才开头产卵,卵产在有粗裂皮的缝隙内卵期一般8-9天幼虫孵化后由卵壳下直接蛀入树皮浅处,先在表皮下取食,渐食入形成层及木质部,幼虫在枝干内蛀食,隧道弯曲塞满虫粪梨树被害严重的枝条,至8月下旬叶片变红色 逢人便拜的叩头虫 叩甲科的昆虫一旦被人捉住,就会在你手上不停地叩头,所以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叩头虫孩子们常在野外捉来叩头虫(成虫)玩耍,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它的后腹部和鞘翅端部,将它的头部朝向自己,于是叩头虫便将前胸下弯,然后又捡起挺直,同时发出“咔咔”的声音,如此反复举行,类似在不停地磕头其实它可不是真的向你磕头求饶,而是在挣扎逃脱,这是它的一种自救方式,你稍不留心,它就会弹跳逃走。
这种昆虫还会以叩“响头”的方式举行信息传递,吸引异性叩头虫为什么能叩头呢? 由于它的前胸背板与鞘翅基部有一条横缝(下凹),前胸腹板有一个向后伸的楔形突,正好插入中间胸腹板的凹沟内,这样就组成了弹跃的构造假设你将它背朝下放在平面上,使虫体仰卧,它先挺胸弯背,头和前胸向后仰,后胸和腹部向下弯曲,这样就使身体中间离开平面而成弓形,然后再靠肌肉的强力收缩,使前胸向中胸收拢,胸部后面撞击平面,身体借助平面的反冲力而弹起,从而翻过身来它的弹起高度可达30多厘米叩头虫的这种纯熟而美好的翻身动作,真像体操的“前滚翻”和“仰卧跃起”的表演在饲养盒内放一点水果, 它们就能生活较长一段时间如你抓到多头雄虫的话,不妨放到一起,还能参观它们比武相斗的精彩场面,重拾几分稚气呢! 叩甲多为中小型种类,头小,体狭长,末端尖削,略扁体色呈灰、褐、棕等暗色,体表被细毛或鳞片状毛,组成不同的花斑或条纹有些大型种类那么体色秀美,具有光泽完全变态生 活史较长,2-5年完成一代幼虫身体修长,颜色金黄,故称金针虫、铁线虫它生活在地下土壤内,可为害播下的种子、植物根和块茎,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世界记载的叩甲已超过1万种,我国已知约600种。
水龟虫 水龟虫形状长得像龙虱, 和龙虱生活在同一水域生态环境,体呈流线型、背腹面拱起,但体背比龙虱更凸出一些,体色比龙虱更深一些(近乎黑色),腹面较平,多数种类胸部腹面有一个粗而直的针刺,贴在胸部腹面向后伸着(龙虱无针刺),下颚须长,与触角等长或更长从这几点就可以区分它们了这种硬壳虫擅长在水中物体上爬行,当它游向水面时,经常在水面上打转转 水龟虫属于鞘翅目,水龟虫科,又称为牙甲科,世界已知约2000种水龟虫触角6-9节,端部3-4节略膨大,在触角的一侧有一条浅槽,由拒水性毛将其笼罩,从而形成一条管道,呼吸时游向水面,将头露出,空气从触角一例的管道进入,贮藏在腹面密集而不会被水沾湿的短毛上此时在毛上可以形成一个很大的空气层,腹面因密集水泡而变成银白色水龟虫在水下靠鞘翅和腹板的运动将气泡中的空气吸入鞘翅下面的贮气腔和气管内它在水中的换气也是靠触角举行的水龟虫成虫一般为植食性,幼虫为腐食性或肉食性,捕食蝌蚪和小鱼等动物,有些种类有危害水稻的记载 龙虱 (1)识别特征 龙虱是鞘翅目,龙虱科小到大型,长卵流线形,扁平,光滑。
体背腹面拱起,触角丝状,11节,下颚须短头部缩入前胸内后足为游泳足,后基节与后胸腹板占据腹面的一大半胸部腹面无针刺 世界已知约4000种,我国记载约200种,常见的有黄缘龙虱Cybister japonicus Sharp等 (2)生物学习性 完全变态成、幼虫都生活在静水或流水中,少数见于卤水或温泉内,均能捕食软体动物、昆虫、蝌蚪或小鱼幼虫尤其贪食成虫有趋光性,成虫的臀腺能释放苯甲酸苯、甾类物质对鱼类和其它水生脊椎动物有显著毒性,可危害稻苗和麦苗 龙虱游水的速度很快,它的流线型躯体很像一艘快速潜艇两对长而扁的中后足上长着排列整齐的长毛,活像一只四桨的小游船龙虱体小生动,便于追赶鱼类它用刺吸式的口器,吸吮鱼体内的血液,任凭鱼类如何摇摆,它都扒在鱼体上不会掉下来有时几个龙虱同时追赶一条鱼,结果将鱼制服而死;它们便获得了一顿美餐龙虱除捕食鱼类之外,还捕食水中其他小动物,是养鱼业的害虫 龙虱是怎样繁殖生育后代的呢?到了性成熟发育期,雄龙虱便追逐雌龙虱,用它前足跗节基部膨大的圆形吸盘(抱握足)吸附着雌龙虱光滑的鞘翅前部两侧,并爬到雌龙虱体背举行交配由此看来,龙虱还是雌雄异型呢(雌龙虱前足无吸盘)。
雌龙虱把受 精卵产在水草上,靠水的温度孵化出小幼虫小幼虫没有贮气囊,只靠体内气管贮存很少空气,所以在水中的潜伏时间不能太长,要经常游到水面,将腹末的气管露出水面排出废气,吸入崭新空气龙虱幼虫以小鱼、蝌蚪等动物为食,但它没有明显的嘴,上颚也没有嚼碎食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