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湾镇总体规划A3纸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8.02KB
约16页
文档ID:434148564
新湾镇总体规划A3纸_第1页
1/16

沅江市新湾镇总体规划一、城镇概况(一)、镇域概况1、地理位置新湾镇座落于沅江市赤山岛上,2005年通过沅江市镇域规划的调整,新湾镇镇域不变镇域总面积56.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0.7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2.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3万人,辖一个社区居委会,17个行政村(葵花村、茶关村、杨阁老村、兰花村、丽源村、大村村、杉合村、洪家咀村、沙湾村、龙山村、毛田村、柏村村、明月村、南洲村、北洲村、新湾村、古楼村)新湾镇三面环水,东边为挖口子河,东南边为白沙长河,西边为荷花湖、巴南湖,北边与南咀镇相邻从南至北有省道1831线(原称沅南公路)贯穿其中,并依托白沙大桥与沅江市区相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14′37″~112°56′20″,北纬28°42′26″~29°11′27″之间2、历史沿革在1989年,由益阳地区建委批准了新湾镇总体规划,在1995年沅江市乡镇合并后,新湾镇范围扩大,2000年10月,由沅江市城乡规划设计室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2005年,通过镇域区划调整,城镇经济和社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3、地形地貌新湾镇属洞庭湖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土地肥沃镇域总用地面积5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6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5.13平方公里,旱地面积12.52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54平方公里,柑桔面积5.8平方公里,经济林面积6平方公里。

4、气象水文新湾镇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因受洞庭湖湖泊效应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水较多,春夏之交多梅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319.8毫米,全年蒸发量1300.5毫米,瞬时最大风速为16米/秒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11.2℃,无霜期287天,年平均相对温度81%,年雾日75天左右5、自然资源全镇盛产柑桔、油、猪、禽、稻谷、鲜鱼等特种水产,堪称洞庭“鱼米之乡”、“柑桔之乡”全年盛产稻谷3200吨,油菜800吨,牲猪4000头,鲜鱼300吨、苎麻1500吨、柑桔8700吨6、社会经济全镇2006年GDP达到2.07亿元,共中农业总产值达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财政总收入达403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8元,年增长15%二)镇区概况现状镇区面积:0.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为9857人,其中常住人口4480人,流动人口537人,暂住人口4840人现状镇区主要对外交通为省道沅南公路,从南向北穿过镇区,东边有挖口子河南边有白沙长河,水陆交通发达二、规划修编的背景和重点(一)历况总体规划简介1989年8月,由沅江市城乡规划设计室编制完成第一版《新湾镇总体规划》。

2000年10月,沅江市通过乡镇合并后,对新湾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二)规划修编的外部因素1、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需要在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首次把城市化发展战略列入五大重点规划内容之一城市化问题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据《人民网people》2002年10月15日公布的《中国百姓蓝皮书》中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分析和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甚至更高这给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2、经济发展横向差距2006年全镇GDP达到2.07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4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达4008元,年增长15%比相邻城镇经济发展横向差距比较大,成为城镇发展的外部动因三)规划修编的内在动因1、城镇用地与人口规模的扩大2005年,沅江市通过城镇规划区域的调整,人口与用地得到提升2000年镇域总用地面积48.56平方公里,总人口2.10万人,2006年镇域总用地56.5平方公里,总人口2.29万人2、城镇规模扩展的内在需要由沅江市城乡规划设计室编制的《新湾镇总体规划》(2000年-2015年)其对人口的预测2015年规划区范围人口为10000人,但目前镇区现状人口已达9857人,将超出了规划的人口规模预测值,城镇要发展,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已成为城镇再发展的瓶颈,及时修编城镇总体规划势在必行。

四)本次规划修编的重点本次规划修编的重点在于解决城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城镇发展提供空间及技术方面的保障1)明确城镇的性质和职能,确定城镇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2)科学预测城镇发展人口,为城镇发展提供空间保障3)确定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对城镇各项动能进行总体布局4)城镇用地布局为产业发展服务,体现城镇特色三、规划依据及指导思想(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9月3日建设部第14号令)(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令)(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沅江市城镇体系规划》(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2005年编制)(7)《新湾镇总体规划》(2000版由沅江市城乡规划设计室编制)(8)《新湾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二)规划指导思想1、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原则—— 从产业发展和宏观环境出发,加强区域协调,形成城镇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2)生态优化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提高环境品质,增强环境吸引力。

3)尊重场地原则——充分合理利用规划场地所提供的建设条件,尊重场地特色,营造特色城市环境4)可操作性原则——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在现实的基础上追求完美的城镇格局2指导思想(1)在新形势下,抓住城镇发展契机,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2)合理利用区位优势,把新湾镇规划建设成为沅江市重点镇3)切实保护好地方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4)根据城镇性质,合理确定城镇规模,调整产业与空间布局结构,构筑和谐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环境特色四、规划区范围与规划期限(一)规划区范围1、城镇规划区范围城镇规划区范围多指规划图上规划界线内用地,总面积为1.7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6平方公里,水域及其它用地0.13平方公里二)规划期限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基准年为2007年,以2006年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近期:规划期限为2007年——2010年中期:规划期限为2010年——2015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15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新湾镇为沅江市南部经济圈中的一般城镇,全镇人民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突出农民增收,突出小城镇建设,齐心聚力,务实创新,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新湾镇经济社会大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开创全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安定的良好工作局面,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规模空前;3、中心城镇建设步伐加快;4、招商引资成绩突出;5、社会大局确保稳定;6、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7、各项事业得到均衡发展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社会发展战略目标(1)在规划期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根据地区特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经济实力,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加快城镇化进程,强化在沅江市域次一般城镇的职能,带动地区发展,并进一步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发挥作用3)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大力提升城镇品位及在整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宽裕,全市知名的一般城镇2、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经济发展策略立足镇域内自然,人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洞庭湖品牌效应和加入世贸的契机,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发展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和经济农业,加快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步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产业发展策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工业为支柱产业,走“工业强镇,产业兴镇,依法治镇,民营富镇”的发展道路。

3)经济发展目标分析新湾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前景,确定规划期内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目标为:近期2007—2010年期间经济增长率为10%,2010年——2015年经济增长率为9%,2015年——2020年经济增长率为8%依据上述增长率目标,新湾镇规划期内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至2010年GDP达到2.76亿元 ,人均GDP约1.2万元,至2015年GDP达到4.25亿元,人均GDP约2.1万元六、城镇性质1、规划确定新湾镇的性质为:新湾镇是沅江市南部一般城镇,是新湾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交流中心,主要以水陆交通、商业贸易、建材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柑桔生产和职业中专教育为重点的综合型的一般城镇2、新湾镇发展的主要目标、规划确定为:(1)以水、陆两用交通的发展为优势、挖掘潜力,完善设施提高人、物和信息的流通能力2)继续发展商业贸易、服务业,以物质流通市场——集贸市场为中心,形成新湾镇经济圈中稳定的商业网络3)充分依托资料优势,促进粮、麻、棉、油、鱼、猪、禽等的生产养殖,并逐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生产、且具规模的工副业基地4)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适应教育发展要求,并形成全镇技术推广和职业培训的中心。

5)逐步完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搞好自来水厂、环卫站、电信大楼的配套建设,为全镇建设打好基础6)搞好镇容、镇貌,美化镇区环境,治理污染,为全镇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七、人口规模本规划按2006年底镇区范围内统计的城镇人口,镇区非农业人口:3062人暂住人口:6840人流动人口:537人现状规划区范围内人口:9857人规划确定新湾镇人口规模为近期(2007年——2010年)规划区范围内人口:12000人左右中期(2010年——2015年)规划区范围内人口为:14000人左右远期(2015年——2020年)规划区范围内人口为16000人左右八、城镇体系与城市化水平1、新湾镇域总面积56.5平方公里以新湾镇为中心,构成镇域体系的主框桇,分层辐射,合理布局2、新湾镇域总人口2.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62人,现状城市化水平为42.8%3、规划确定近期城市化水平为51%,人口增长率控制在5‰,预计到2010年全镇总人口为2.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2万人4、规划确定2015中期年城市化水平为58%,人口增长率控制在5‰,预计到2015年全镇总人口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4万人。

九、用地布局规划(一)城镇规划区1、根据《城市规划法》确定城镇规划区,其用地包括城镇建设用地、预留用地和城镇发展需要规划控制的区域2、新湾镇规划区详见总体规划图总面积1.73平方公里3、规划区范围内用地在未经镇政府征收建设之前,其用地和村民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变,但在该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须经镇城建、国土办批准,不得随意设置有碍建制镇发展的建、构筑物4、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得占用建制镇发展备用地,如果建制镇发展突破建设范围,应根据远景设想对本规划进行修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