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知识要点 第二单元 ——“观察与发现”专题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住宅 隐蔽 隐藏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搜索 倾斜 平坦 扒土 宽敞 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蛟龙 慎重 宁静 静谧 豪放 无聊 偶然 崭新 漂移 轻易 资料 证据 鼓舞 考证 起源 召开 假说 震动 坐卧不宁 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莫(莫非)─漠(沙漠)腊(腊月)─蜡(蜡烛) 浑(浑身)─辉(光辉)缘(缘故)─逐(逐渐) 铺(铺路)─捕(捕捉)柄(把柄)─病(病人) 蔽(隐蔽)─敝(敝人)遇(相遇)─偶(偶数) 择(选择)─泽(光泽)址(地址)─扯(扯皮) 掘(挖掘)─倔(倔强)搜(搜查)─嫂(大嫂) 倾(倾斜)─顷(顷刻)扒(扒土)─叭(喇叭) 振(振动)─震(地震) 形近字细分辨 莫(莫非) 蜡(蜡烛)挥(挥手) 虎(老虎) 寞(寂寞) 腊(腊月)浑(浑身) 虚( 虚心) 铺(铺开) 搜(搜索)豪(自豪) 宜(宜人) 捕(捕鱼 )瘦(瘦小)毫(丝毫) 叠(重叠) 痕(痕迹) 寓(寓言) 择(选择 )扒(扒开) 狠(狠心 )遇(遇到) 泽(沼泽) 趴(趴在) 凝(凝视) 疑(怀疑) 比一比,再组词 空隙(kònɡ)──太空(kōnɡ) 差(chà)不多──差距(chā) 重叠(chónɡ)──沉重(zhònɡ) 兴 xìng(高兴) xīng(兴奋) 铺平(pū)──药铺(pù) 曲 qū(弯曲)qǔ(曲子) 弹 tán(弹琴)dàn(子弹) 假说(jiǎ)──寒假(jià) 藏身(cánɡ)──藏族(zànɡ) 近义词 舒服—舒适 牢固—坚固 空隙—间隙 均匀—平均 出名—有名 隐蔽—遮蔽 慎重—谨慎 挖掘—发掘 简单—简明 搜索—搜查 随遇而安—入乡随俗 静谧—宁静 偶然—偶尔 豪放—豪爽 坐卧不安—如坐针毡 收拾—整理 反义词 弯曲—笔直 牢固—薄弱 均匀—不等 仔细—粗心 舒服—难受 慎重—轻率 粗糙—光滑 柔弱—刚强 干燥—湿润 简朴—奢华 偶然—必然 崭新—陈旧 不可思议—可想而知 宽敞—窄小 隐蔽—暴露 随意—慎重 热闹—安静 重点词语解释 均匀: 隐蔽: 骤雨: 慎重: 起源: 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下得又大有急的雨 谨慎,认真 事物发生的根本 • 随遇而安: • 浩如烟海: • 不可思议: • 枉费心机: • 坐卧不安: 能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 能满足 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白白的浪费心思 坐着、睡着都觉得不舒服,形容心里 着急 ABB:兴冲冲 毛茸茸 笑嘻嘻 火辣辣 金灿灿 笑盈盈红彤彤 黑乎乎 红艳艳 AABB:恍恍惚惚 郁郁苍苍 蹦蹦跳跳 勤勤恳恳 隐隐约约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声声 ABCC:可怜巴巴 生气勃勃 得意扬扬 空空如也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ABAC:自由自在 如怨如诉 活灵活现 活龙活现 绘声绘色 忽明忽暗 若隐若现 无忧无虑 AABC: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跃跃欲试 滔滔江水 空空如也 娓娓动听 恋恋不舍 瑟瑟发抖 ABAB:打扮打扮 打扫打扫 整理整理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半青半黄 半黑半白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枣红 米黄 天蓝 银白鹅黄 藕荷色 苹果 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5、古诗两首 7、蟋蟀的住宅 6、爬山虎的脚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书写,题写 不识:看不清 只缘:缘,因为;只缘,只是因为 面目:面貌 ,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身:自己 此山:此,这;此山,这山,指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 ,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 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 姿态是不同的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解释词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知道庐山的真样子,是因为 自己在山里面,只能看到一部 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的道理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悟诗情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 ,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 问题 宋 陆游 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 江绍兴鉴湖附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 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 ,诗中代指猪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不要笑农民的酒浑浊,丰 收之年总能用足够的东西 招待客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以为,怀疑 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走过了一座座山,一条条河, 以为没有路,在前面看到一簇 簇花,一棵棵树,就知道前面 又有村子了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感 到没希望了,忽然有了新的 转机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你能举个例子吗? 思考: 道理:即使陷入重重的困境也不要放弃,只 要抓住契机就会解决问题,要增强克服困难 的信心.与“绝处逢生”同一道理 6、 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 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 人 • 叶圣陶曾写下过以下童话: • 《稻草人》《旅行家》 • 《小白船》《皇帝的新衣》《 古代英雄的石像》 • 《一粒种子》《稻草人》 • 《玫瑰和金鱼》《含羞草》 理清思路 •1.爬山虎的生长地方 •2.叶子的特点 •3.脚的特点: (1)脚的样子 (2)脚是怎么爬的 (3)脚和墙的关系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 留一点儿空隙 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得新鲜, 看着舒服,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 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 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 样的作者又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 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 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 •触墙,细丝头上变圆片巴 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 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 它紧贴在墙上 通过课文我们体会到作者观察的方法是 • 细致、长期连续观察 •这篇课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他 还创作了著名的《 》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 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 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 活动比作人的活动 昆虫记 • “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 址”,写出: • “倾斜的隧道”,意味着 •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 ……”说明住宅: • “在这平台上弹琴”,说明蟋蟀的住 宅: 了蟋蟀的个性特点 住宅有排水功能 十分隐蔽,有安全感 不仅能安居,而且有休闲娱乐之功能。
重点段落和句子的理解: •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他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 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 肯随遇而安他常常慎重地选择住 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 的阳光他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他 的束缚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 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问题一:这句话“随遇而安”指什么? •“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 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 能满足 问题二:从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 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 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 ,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 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 点一点地挖掘这是法布尔发现的 蟋蟀与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这句 话也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 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 “住宅” 赏析语句 •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 台上弹琴 ──巧用了比喻和拟人,让读者感到这 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不仅能藏身 栖息,而且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 动之余,四周静悄悄之时,住宅的主人 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反映 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 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 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 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作者巧用设问激发了读者的兴 趣,突出表现了蟋蟀的工具是那么 柔弱,可劳动成果令人惊叹与佩服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啊! 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 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 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 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 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另 外蟋蟀住宅的选址,住宅内外的设计,如 向阳,能排水,大小要适宜,住所要简朴 、卫生等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 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 超凡举动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朝着阳光、隐蔽、 干燥、有门、有平台 光滑、清洁、干燥、 简朴、卫生 1.选择地址:慎重、不肯随遇而安、 不用现成洞穴 2.外部结构: 3.内部布置: 扒、搬、踏、推、铺, 说明蟋蟀建造住宅时全身 使劲,很吃苦耐劳 •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 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 困兽一般 ──静而舒适的病房与魏格纳“豪放 ”“好动”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魏格纳很不适应病房的生活,就有了 “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的感觉 注意关联词语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借助关联词,直接点明了蟋蟀出名的原因。
) 2.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借助关联词,证实了蟋蟀的住址排水优良,这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3.蟋蟀钻到土地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 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的摆动 (借助关联词,既写出了蟋蟀会工作会休息,又看出作者观察细致) 4.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 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借助两组关联词,讲述一连串的推理,充分说明巴西和非洲以前 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了解即可) 1、横看成岭( ),( )各不同 ( ),只缘( ) 2、( )腊酒浑, ( )足鸡豚 ( ),( ) 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 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 4、爬山虎的脚( )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变成小圆片,( )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 )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 )在墙上 远近高低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身在此山中 丰年留客 莫笑农家 山重水复疑无路 均匀 新鲜 柳暗花明又一村 空隙 舒服 触着 巴 弯曲 拉紧贴 正月( )香又香,二月兰花( ),三月( ), 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 ),( ), 七月凤仙( ),( ),九月菊花初开放, 十月芙蓉(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 ) 梅花盆里装 桃花连十里 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展奇葩八月桂花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