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答案在风中 韩良露 世界上有一种阅读的原型,在不同的时代会出现不同的化身这种阅读是人类永恒的需要,因 为它反映了人类内在最深沉的心灵探索,就是寻找人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和目的 这种阅读都以英雄的冒险故事(SAGA)出现,因此不管是希腊时代荷马的《奥德赛》 ,中世纪 《亚瑟王与巫师梅林》的传奇,或这些年畅销全世界的《哈利波特》及《魔戒》 ,都不只是关于 英雄在现实世界的冒险,最重要的内容反而是英雄心灵成长的旅程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 仅是他打赢了多少外在敌人,而是他最终是否可以战胜自己 在我成长的青少年时期,赫尔曼?黑塞的《流浪者之歌》 ,曾经是全世界不少年轻人的心灵圣经 后来我旅行世界各地时,发现在每个年代的年轻人群体中都会出现几本“秘教书”(cult book) , 靠着年轻人的口耳相传成为畅销书,之后再成为经典这些书都曾陪伴年轻人的心灵成长,教 导他们如何面对世界这些书最终的归属都不会像这世界上的许多书籍一般,落脚于书架的尘 埃之中,随着时间被遗忘这些心灵圣经永远在记忆的殿堂之中,祭放在独特的圣土之上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在旧金山时,经由伯克利大学友人的介绍,读到了当年轰动全美国、 畅销了百万册的《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
这本书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作者丹?米尔曼是 一个非常会说故事的人,在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活灵活现地创造出三个让人一看就难忘的角 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时代表无数对世界迷惘的年轻心灵,渴望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 二是那位荒诞有趣、却时时句句真言、灵光涌现的深夜加油站的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昵称的苏 格拉底,被他视为上师;第三位是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伊,代表着作者失落了一半的灵魂伴侣 阅读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 会产生很愉悦的体验, 有一种有人正在为你加持气场的感受, 内在的能量会变得很高昂,脑子会变得很清明尤其当书中的加油站工人苏格拉底提出独特的 反问时,读者会跟随着叙述走,一起思考,也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秘探索 作者之所以会用加油站工人的职业与苏格拉底的外号来描绘他的心灵导师,自有其喻意加油 站工人是很平凡的工作,但为汽车加油,使其能跑却是非常重要的事大家往往知道该为车子 加油,却忘记自己的心灵如果不加油,也就不能跑了许多人的心灵都有如停在身体停车场内 忘了加油的报废车,但我们该如何为心灵加油呢?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一书中,苏 格拉底教导的方式不是告诉你该去做什么,苏格拉底不是一位给答案的上师,他的方式是让学 生察觉问题所在,懂得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再自己去寻找答案。
书中苏格拉底的原型,当然是来自古希腊的圣哲苏格拉底这位在雅典市集上到处问人问题的 思考者,认为人在世上最重要的生命目的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古希腊特尔斐的神喻, 而在另一彼岸的印度,圣哲释迦牟尼提出的生命功课也是“自我觉察”,觉者即佛 觉察什么呢?我们在书中看到这位身为奥运选手的叙述者,从永远计划着下——步要完成什么 目标的人生观中缓慢下来,懂得在慢活的状态中察觉到什么是此时此地(here& now) ,慢慢懂 得了活在当下当刻 但活在当下当刻,并非止水的状态,而是风动的现象我最喜欢书中苏格拉底的身教常常以风 为暗喻,宇宙风生水起,风向永远在变,能闻风起舞的人才懂得跳出曼妙之舞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曾给予过二十多岁的我生命的启不如今重读,才发现这本书不 只适合青年人读,更适合中年人读青年人随风出征,中年人随风而立,老年人随风而逝在 不同的生命情境之中,阅读此书自有不同的心境与领悟 答案在风中 序一本改变生命的书 这本书曾触动无数读者的生命,也在我无从预料的各个方面,改变了我的生命事情始于 1966 年,当时我就读于伯克利大学,一连串遭遇带着我跌跌撞撞走上明暗不定、出乎意料的旅途。
我的生活变成一场历险,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主人翁的遭遇不无相似之处,爱丽丝一不小心 跌进兔子洞,从此进入一个有着不同的现实与规则的天地本书是自传体小说,真实和虚构被 揉为一体,以便提醒我自己及我的读者,生命其实有更大的愿景,更高的可能性 在本书所记述的事情过后,紧接下来的好几年,我周游列国,同时深入我心与灵最隐密的角落 我想明白我究竟学到了什么,因而求拜数位师尊门下,潜心修习那段期间,我和妻子乔伊 斯结婚成家,做过好几份差事,直到我找到使命所系,学到在大学里和修行道场中都没有的课 程这使人谦卑的课程,只有在日常生活这所学校里才找得到 我原本并不打算当作家或讲师,可是我有故事要讲,有学习心得要与人分享,因此我一路走, 一路学艺,需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本书花了十年工夫才成形,手稿完成后,我投给几家 出版社,他们看也不看就退回其中一份退稿信的信封上,用图章盖了一行字:“本社仅收受经 纪人递送之稿件我查阅簿,找到旧金山的拉森波玛达经纪公司迈克尔和伊莉莎白认为 这本书颇有潜力,同意把稿子送出去 1980 年,洛杉矶有家出版社提供了一个不高但适当的稿酬,我接受了我提交的第一稿主要形 式属于非小说类的指南书,仅仅不经意地提到我和一位名叫苏格拉底的加油站老工人接触的经 过,编辑请我多写一点我们俩相处的情形。
接下来的三个星期,我埋头苦干,一天写上 18~20 个钟头,有时大笑,有时大哭,就这样写完了这本书 编辑选了个模棱两可的有趣的副书名:“一个基本上真实的故事”,书店经营者却认为不好玩, 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把书归到哪一类,少数书店干脆堆着不上架第一版的书很快就魂归西天, 版权归还给我,可是我的经纪人没有办法再替这本“铩羽的精装本”找到出版社 其后三年,这本书困坐绝版书林,未得翻身,直到有一天,其中一本落到霍尔?克拉玛的手上 克拉玛先生多年前创办天艺出版公司(Celestial Arts Publishing) ,1980 年出售该公司后宣告退 休1983 年,有位朋友送他这本书,霍尔大受启发,宣称:“我要重返出版界,把这本书作为 开山之作当年七十高龄的霍尔,说明他一无宣传预算,二无人手,三无办公室,只能给我 100 美元的预付版税,外加对本书的信心我们握手签约,我的出书历险记再度上路 我把我收到的感谢信拿给霍尔看,这些信件数量多得令人惊奇信中常常出现同样的句子:“我 觉得你仿佛写到了我的内心生命……这本书好像是为我而写……幸好我适时拜读大作 ”不过最 常出现的句子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命。
由于原来的精装本得到这样的回响,霍尔说我们 应该替这本书取个副书名,就叫“一本改变生命的书”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至此自灰烬 中浴火重生不过,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云:“我们沿着蜿蜒的楼梯,爬到最高处我的出版商 花了整整两年,才说动连锁书店在每家分店里摆上一册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口碑 自 1980 年以来,我收到成千上万名读者来信有位女士说,她的丈夫失业、酗酒,心情抑郁, 成天赖在床上,难得起来有位亲戚送给他一本我的书,他读了以后,起床,更衣,出门,找 到一份差事,戒酒,开始学习武术我在夏威夷一处加油站(说来还真巧)遇见一位少妇,她 对我说:“要不是读了你的书,我早就死了,我的孩子也不会出生大多数的感言、故事和谢 辞,并没有这么戏剧化,但同样鼓舞了我、激发了我,使我笔耕不辍 本书发行平装本后, 我有五年的时间致力于编写剧本, 将我在书中的理念改编成电影传达出去 1990 年,我根据新近的学习心得,写了本姐妹作我极需阐明、推广苏格拉底讲授的道理,以 及我自己的生活体会,于是振笔疾书,直到今天我写了一系列非文学类的指南书,透过每一 本显现一个方面,揭示和平勇士走向睿智、美好生活之道 有关本书,读者最常提出的问题不外乎:“故事有几分是真实的?真有苏格拉底这个人吗?他真 有书中写的那些本领吗?”我往往回答:“苏格拉底绝对是真的,但丹?米尔曼是虚构人物。
说 到底,是真是假,真的那么重要吗?说不定这会儿你明白了,苏格拉底也好,丹?米尔曼也好, 通通无关紧要;我们不过是象征和路标罢了重要的是,慈悲,仁爱,别太自以为了不起,要 在稍纵即逝的每一刻,清醒享受生命的礼物 本书在初次出版 20 年后的现在,已成为出版界的非凡现象 有成千上百万的人透过 20 种语言, 读到这本书,并与亲友分享这本书为许多人带来了希望、意义,使他们重新发现人生的目的 然而这本书只是人类旅程这个史诗故事的一个侧面而已 我如今已是坐五望六之龄,并为人祖父,每当回想起当年那段岁月,我既是年少的蹦床选手, 又是心灵的浪子,仍不禁莞尔回顾那些年中生命是如何一步步对我揭示真相我向外凝望这 世界,照着镜子,看到改变居然如此之多;因此种种都令我心存敬畏迄今,我的脑袋仍在云 层里,双脚却更坚定植入坚实的大地中这幅均衡的影像足以代表和平勇士之道,包含了肉体 和灵魂、东方和西方、男女、内外、身心、黑暗和光明、鼓励和爱我们都是和平勇士,是这 条道路塑造了勇士 各位旅伴,一路平安 丹?米尔曼 目录 楔子彩虹末端的加油站 第一部风的改变 第 1 章魔法乍现 第 2 章幻象之网 第 3 章挣脱束缚 第二部勇士的修炼 第 4 章剑已磨利 第 5 章山间小径 第 6 章超越心智的喜乐 第三部莫名其妙的快乐 第 7 章最终的追寻 第 8 章大门敞开 尾声风中的笑声 后记和平勇士之道 致谢 楔子 彩虹末端的加油站 “新生活开始了。
我一面想,一面向爸妈挥手告别,驾着我那辆老归老却很可靠的“勇士”汽车 启程褪色的白色车身内,塞满了我为大学第一年所打包的家当我觉得自己很坚强、独立, 已准备好接受未来的一切 我随着电台传来的音乐,边哼着歌边向北疾驶,越过洛杉矶的高速公路,然后上行,通过和 99 号公路连接的葛雷普凡区,沿着公路穿越绿野平畴,大片的原野一直伸展到圣盖博山脚 将近黄昏时,我穿过奥克兰丘陵,蜿蜒下坡,看见闪闪发亮的旧金山湾离伯克利校园越来越 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兴奋 我找到宿舍,卸下行李,隔窗凝视金门大桥和在夜色中闪烁的灯火 五分钟以后,我走在街上,浏览橱窗,呼吸清新的北加州空气,嗅闻从咖啡馆飘来的香味这 一切都令我陶醉不已我在风光优美的校园小路上漫步,直到三更半夜 第二天早晨早餐后,我走到哈蒙体育馆我一星期有六天要在这里接受训练,每天汗流浃背做 四个小时的肌肉伸展运动、空翻动作,追寻我的冠军梦 过了两天,我已经被一大堆的人、报告和课堂所淹没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时光悄悄流 逝,缓缓递嬗,就好像加州温和的四季我在学业上的表现尚可,在体育馆则虎虎生风有位 朋友说,我是个天生的特技演员:外表清爽整洁,褐色的头发理得短短的,身材精瘦结实。
我 老爱挑战大胆吓人的特技:从小就喜欢游走在恐惧的边缘体育馆成为我的庇护圣堂,我在那 儿找到刺激、挑战和成就感 大二结束时,我已代表美国体操联盟到过德国、法国与英国,赢得了世界蹦床锦标赛 参加蹦 床赛所得到的奖杯在房间一角越堆越多,我的照片经常被登在《加州日报》上由于太常出现 了,开始有人认出我来,我越来越有名,走在路上,常有女性对我微笑我有位可人的女性朋 友,叫苏西,她总是那么温柔可爱,留着短短的金发,微笑的时候会露出一口洁白的贝齿,她 常来找我,对我颇有好感就连我的学业也十分顺利无碍,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觉得自己仿佛 置身世界的顶端 然而,当我升上了三年级,也就是 1966 年的初秋,有种阴暗又无以名状的事物开始成形那时 我已搬出宿舍,独居在房东家后面的独立小套房在这段日子里,尽管事事依旧如意,我却越 来越忧郁不久之后,梦魇迅速袭来,我差不多每晚都会惊醒,浑身冒冷汗,而梦境几乎一模 一样: 我走在市区一条漆黑的路上,重重的黑暗迷雾中,没有门也没有窗的高大建筑物阴森森地向我 迫近 一个全身罩着黑斗篷的庞大身影,冲着我大步走来我看不见它,只是感觉有个叫人不寒而栗 的幽灵,一个发亮的白色头骨,黑色的眼窝紧紧盯着我。
周遭一片沉寂,流露出死亡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