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课文节选自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是一篇描写可爱动物的优秀作品本文讲述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刺猬偷枣的故事,其间穿插着作者的所思所想,情趣盎然课文以带刺的朋友为题,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又点出了作者与写作对象的关系整篇文章都洋溢着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教学这样生动的故事,我们首先要寻找到语言训练的落脚点:本文入编统编教材三上第七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刺猬是怎样偷枣的,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3.从作者对刺猬不同称呼中,感受体会作者对刺猬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学准备:PPT课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
认识多音字“扎”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刺猬是怎样偷枣的,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3.能简单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板块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习评价 1、 书写枣字,认识馋字 书写刺字2、思考分析:刺和枣长都有一个朿字旁, 当一个偏旁放在字的不同位置时,写法一样吗?1、图片——枣树,书写枣字枣树有许多的刺,古时候在写枣的时候,上面画了很多的刺钩因此它的偏旁是朿字头认识馋字2.导入课题诱人的枣子吸引了一位朋友,出示课题刺字的偏旁在这里叫朿字旁,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最后一笔的变化---捺画变点懂谦让第三笔要写钩 通过图片,范写,提问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文识字,相机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用图片的形式识记枣字,引出第1自然段,感悟红枣的诱人,随文识记枣与刺,并进行区分板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感知课文大意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习评价1.齐读生词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刺猬的什么事情?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4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刺猬的什么事情2.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刺猬的什么事情?认识生字,能流利地朗读文章提炼文章重点,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课文大意,认识生字,归纳主要内容板块三、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语言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习评价1.师生交流:理解 “钦佩”“高明” 2. 学生汇报:A、我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B、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C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D、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3、师生交流尝试着读,缓慢一词应该速度要慢一点;圆乎乎要读得急促一些;理解诡秘,小刺猬为什么爬的如此诡秘?你能把它爬树的这种小心翼翼的感觉读出来吗?理解词语“归拢” 小刺猬这次是怎样爬来爬去,匆匆的,为什么要匆匆的爬来爬去呢? 为什么急火火”跑走了?4、将动词前面的修饰性的词语删除,你发现了什么?5、理解朦胧和斑斑驳驳 思考: 它为什么不白天去偷枣呢? 6、(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发言1、 创设情境谁还记得课文中有句话是怎么夸这只小刺猬的?你找到了吗?板书:高明2、 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多音字扎3.老师把你们找到的句子汇总了一下,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刺猬是如何高明的去偷枣的?4、创设情境:首先小刺猬边爬树,边会想什么呀?圆乎乎的东西,瞬间出现,谁来再读读这句话? 小刺猬依然在爬树,它是怎样爬的,课文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诡秘板书:爬树摇枣,刺猬在怎样摇枣,用力的因为用力摇晃,所以红枣才会“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噼里啪啦”这词读时也可响亮些,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呢,用上拟声词的文章会更生动谁来读一读 D句里有几个动词,请同学们把它们圈出来刺猬在干什么?板书:逐个归拢、打滚扎枣 驮枣跑了5、大家发现了没有,在体现小刺猬高明的句子中,动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修饰性的词语,课件变红,大家发现了吗?6、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这句话写了什么?7、这只小刺猬本事这么大,你们喜欢这个朋友吗?我们进入语言直播厅,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讲刺猬是如何偷枣的。
用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连接1、 刺猬究竟怎样去偷枣的问题,贯穿全课学生自主提炼文章中重点句子,并找到关键词,理解句子的含义2、 创设情境,学生似乎就是那只小刺猬,体会偷枣时的动作,感受小刺猬的心理3、 在情境中练习朗读,体会情感4、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5、 复述偷枣过程,感受语言的生动设计意图用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统领全文,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并在此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板块四:小结和作业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习评价跃跃欲试,希望阅读原文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认识了一只非常聪明的小刺猬告诉你们哦,这篇课文就是选自宗介华叔叔写的《带刺的朋友》,原文除了写刺猬偷枣,还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比如智退大黑狗,大家在课后可以继续阅读2、回家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可以配上动作呦小结课文,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复述片段,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设计意图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板书设计: 23 带刺的朋友 爬树摇枣, 高明 逐个归拢打滚扎枣 驮枣跑了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