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实施《地理课程标准》三年高考情况分析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37.55KB
约63页
文档ID:47914089
广东省实施《地理课程标准》三年高考情况分析_第1页
1/63

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广东省实施《地理课程标准》三 年高考情况分析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周顺彬基本内容:• 一、地理X科考试内容与要求 • 二、地理X科命题思路与新课改 • 三、2009广东高考地理X科特色 • 四、地理高考能力立意复习备考策略 • 五、2010年高考情况及具体做法新课程标准下,广东高考实施方案:2007年—— 2009年: 3+X科+文科基础\理科基础一、广东高考地理X科考试内容与要求必考内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 《区域可持续发展》;选考内容:《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与必考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内容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教材使用情况:广东省高中地理教学存在4个版本教材,考试说明还要求试题要“适应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近四年高考政、史、地成绩(原始分)比较图广东省地理考生近年上线率统计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第一批4.57%4.60%4.44%3.78%2.48%第二批 本A19.45%17.98%16.13%12.92%10.68%第二批 本B22.10%21.62%23.43%21.41%20.87%第三批 专专A39.53%40.72%40.51%37.59%38.46%第三批 专专B78.78%83.39%73.97%67.69%69.79%(一)突出课改精神,强调能力立意2009年是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改后的第三年高考。

广东省2007、2008、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的说明明确提出试题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广东高考地理X科命题思路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身边的 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理念已经被越 来越的人所接受,三年高考把考查学生的能力放在 首位,根据不同的考核目标和要求,选择教材之外 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 ,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方针、鼓励考生“ 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高考命题在 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靠拢,凸现 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今后试题将更多,开放性也 更强,情境设置将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图、表和文 字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全面检测学生获取信息、调 动课本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 死记硬背方法很难派上用场2009广东地理) 35.某考察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东南部发现发现 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 观观根据下列资资料, 结结合所学知识识,回答(1)~(3)题题。

共10分) 资资料一:见图见图 23资资料二:该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风、 西风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 发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 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 区总总面积积中,湖泊群约约占l0%; 面积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严 冬也不结结冰 资资料三:考察队队在沙山中发现发现 了 保存完好、未曾移动动的植物根管 结结核化石,经测经测 定年龄龄在4000年 以上同时发现时发现 沙山内部含水量较较高 资资料四:经测经测 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标与深层层断裂带带的地下水相近, 与周边边地表水差异较较大1)该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还是流动动的?说说明判断依据3分) (2)该该地湖泊冬季不结结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分析该该地补给补给 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 (5分) (1)是固定的判断依据;:在沙山中发现发现 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动的植物根管结结核化 石解析】(1)此题题关键键是从材料中找到与问题问题 相关的有用的信息,来 判断沙山是固定还还是流动动的(2)原因:有来自(深层层断裂层层)温度较较高的地下水补给补给【解析】 (2)该该地湖泊是内陆陆湖,材料提到降水量小于80MM,那么 湖泊主要是地下水补给补给 ,由此再结结合图图23地下水流经经地区和流向。

就可 得到答案3)各种可能的开源:①地下水 ②周边边地表水 ③本地降水 主要来源:深层层断裂带带的地下水 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标与深层层断裂带带得地下水相近,且与补补 给给水水温较较高相吻合,说说明深层层断裂带带的地下水是主要的补给补给 水源 【解析】 (3)仔细细看图图23和图图例,可以分析出该该地补给补给 水的各种可能 来源和判断依据本题以大家都不熟悉的湖泊与高大沙山 共存的奇观为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沙 山,湖泊,补给类型突出考查查考生发现发现 地理问题问题 ,结结合地理 信息进进行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用科学的语语言 ,正确的逻辑逻辑 关系,表达出论证论证 和解决地理 问题问题 的能力二)三年高考一脉相承,稳中略变总体来说2007-2009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基本上是一脉相承, 稳中略变 内容结构相同:地理卷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单选题、双项选择题和综合题, 综合题中的第36题 和第37题为选做题,内容分别涉及选修模块中的《旅游地理》与 《环境保护》 题型、题量相同:完全一致 各部分分值略有变化:和07年的高考试题相比,08年自然地理的分值基本没有变 化,人文地理有所减少,区域地理有所增加, 09年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略有增加,区域地理略有减少,相差不大。

但试题的综合性有 所增强具体如下表: (2008年与2009年) 知识识 属性专专 题题(注:红红色字体代表2009年,黑色字体代表2008年,蓝蓝色 字体代表分值值划入区域地理)满满分自然 地理 地球与宇宙 [8 、9、10、11] 9等值线与地表形态变化 12等值线读图 分析 33(1)地图方向(划在区域地理中) 21\22\2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 度,地方时,地转偏向力等8 2 2 2 9大气[7、14、17、26、30、31(4、5)、35] 3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 6\7气象灾害的分布和防范措施) 13大气受热过程 16天气系统 19\20大气运动,气压带和等压线图 29城市热岛效应 33(3)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26 2 4 2 2 4 3 3 水[6、 33(1) ] 1、2水循环环及环节环节 、35(2)(3)湖泊,补给类 型 33(2)洋流流向及性质(划在区域地理中)4 4、7 5地壳[3、5、12] 10内、外力因素与河流地貌,17河流地貌的成因及其变化 35(1)考查沙山成因6 2、3 2合计计44 48人 文 地 理 人口[16] 18人口问题2 2 城市[22、33(3、4)] 划分在区域地理中:33(4)(5)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今后城市发 展要注意的问题 34(2)(3)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 施的掌握情况 34(4)(5) 以热点地区北部湾经济区位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 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水平,经济发 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 策。

11 7 5 7工业业[25、34(3、4)] (14\15工业导向类型和工业区位因素) 25\26我国企业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14 4 6 农业农业 [27、32(4、5)] 31(2)农业的限制因素,31(5)我国发展粮食生产措施9 2、4 交通[18] (5自然条件对交通道路设计的影响),(24商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34(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2 2、3 2 环环境问题问题 [20] (4云贵高原修建梯田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2 2 自然资资源 11自然资源利用,27\28能源的利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30世界能源的构成变化,32(1) 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2、6 3、3地理信息技术术[15],(8地理信息的应用领域)2、2 小计计42 45区 域 地 理中国区域地理[13、19、21、23、28、29、31(3)、32(1、2 、3)、33(2)、34(1、2)] 32(1) 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 自然资源 32(2)(3)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对环 境影响 32(4)(5) 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原因及措施32长江中上游水土流 失对地理环境影响以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 34(4)(5) 以热点地区北部湾经济 区位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 查北部湾经济 区城市化水平,经济发 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及其对策。

小计:393 5 77小计:22世界区域[1、2、4、24、31(1、2)] 31(1)(3)(4) 区域农业 生产条件,存在问题 以及农业 持续发 展 方向. 热点粮食问题为 背景,主要考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国家 的分布,引起粮食危机的原因. 33(1)(2)(3)(4)(5) 本题主要综合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 活动差异情况;具体对比考查两城市的位置,沿海洋流,气候 和城市化小计:15 817小计:25合计54 47 选 修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36、37] 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36、37]10 10(三)注重地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 重视对考生地理概念及原理的掌握情况的考查,体现出地理学科的专业 特色,而且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地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2007年的高考地 理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很广,但难度没有大起大落,在平稳中略有下降,没有 偏题或怪题,着意考查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强调“以能力测试 为主导”的基本取向,充分体现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 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 2008年地理试题基本上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气候类型的判断、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工农业区位的选择、人口和城市、区域环境和人类活 动的关系等,试卷重视对地理概念及地理原理等基本知识的考核。

• 2009年地理试题基本上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气压带、天气系统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全球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灾害的分布和防范措施城市热岛效应,水 循环和水资源问题,工业导向类型和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存 在问题以及农业持续发展方向,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及 相应措施、能源利用状况及区域环境问题及措施等四)突出图表地位,重视读图能力考查从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图表的地位突出, 而且呈现的形式更加多样化2007年的广东卷 共有图表32幅2008年的地理试卷中一共有25 幅图和3个表, 2009年的地理试卷中一共有25 幅图和2个表图表的类型复杂多样,有线状图 、柱状图、统计图、空间分布图、位置迁移图 、政区图以及表等其中2008年15道选择题 2009年17道选择题和所有的综合题都需要阅读 图表、从图表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且对信息 进行分析加工、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进 行正确的解答,更加重视对学生分析图表能力 的考核例如2008年第33题的第(4)小问“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 理分布特点和成因”,需要考生读图17并且从中总结出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只有总结出特点之后,才能准确地 进行原因的分析。

又如第34题的第(1)小问“图20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 ”,就是要求考生阅读图20并且总结出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特别要求对时间 区间的划分要准确 • 2009年这一特色更加明显.31(1)(2)(3)(4), 32(1)(2),33(1)(2)(3),34(2)(3),35(1)(2)(3)等(2009广东地理) 31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2分)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 (单选题,填选项字母)2分)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