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最后一课教案 苏教版

1810****63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21KB
约12页
文档ID:210943787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最后一课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12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最后一课教案 苏教版 最后一课 课题 最后一课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掌握运用对照手法表现中心的方法 3.体会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运用对照手法表现中心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读议结合法 教 学 过 程 个体思考 主 备 思 考 集备思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2掌握运用对照手法表现中心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积累 (一)简介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1840─1897) 。

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1873年,他发表的又一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就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 (二)介绍背景 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最后一课”指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三) 识记字词 (1)你能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哽咽( )a、yān b、y c、yi 踱步( )a、d b、d c、du 懊悔( )a、huěi b、hǔi c、huǐ 字帖( )a、ti b、tiē c、ti 惩罚( )a、chěn b、chng c、chěng 和蔼( )a、ǎi b、yǎi c、aǐ (2)你能选出注音都正确的一项吗?( ) A、祈祷dǎo 诧异ch 喧闹xān 徒弟t B、晴朗ling 督学dū 戒尺ji 气氛fn C、严肃yin 郝叟hǎo 忧愁yōu 责备z D、耐心ni 悲愤bēi 共鸣mng 可怜lin (3)你能选出书写都正确的一项吗?( ) A、婉转 操炼 有趣 胳膊 B、早晨 心谎 温和 纵身 C、漂亮 绿色 皱边 发奖 D、视查 柔和 感谢 钓鱼 (4)还有不少的多音字,你能补充吗? (5)还要注意记住一些词语的意思要,摘抄些: 三、【合作探究】 (一) 理清情节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以什么为顺序来展开的? 明确:以时间推移为顺序安排情节 开端: 一、上学路上(1-6) 发展: 二、最后一课(7-23) 1、上课前的不平常(7~10) 2、“最后一课”的意义 (11~16) 3、师生课上认真的教与学情景 (17~23) 高潮、结局:三、下课之前(24-29) (二) 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 平 日 上 课 最 后 一 课 气 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 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 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学 生 上课前,开课桌,关课桌,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 师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静一点,静一点“……平时,我迟到,会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我快坐好老师穿……打……戴……(和平时不一样) 后 排 板 凳 一向空着 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四、文中还有多处环境描写,找出来读一读,思考有何作用? 五、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 体会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思想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小说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来品读 (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1、从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中,你明白了小弗郎士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吗? 明确:贪玩不爱学习 、怕老师 、幼稚不懂事变成一个热爱法语、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热爱祖国的人 2、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1)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副标题: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2) 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二) 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品读方法同上,学生边读,边从课文中划出这些句子品读) 读完思考:韩麦尔的动作、神态等表现了韩麦尔怎样的感情?(注意细节描写) 明确:小弗郎士看到的:韩麦尔的衣着: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小弗郎士听到的: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他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全句的含义是什么? 比喻,把祖国的语言比作钥匙把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比作监狱牢记民族的语言就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就有了信心和力量,就能团结人民,最终打败敌人 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生命当了亡国奴的人民,如果牢记祖国的语言,就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为恢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就会随时激发爱国热情和斗争信心,这就好像拿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之所以用监狱之类作比喻是因为:在侵略者的残暴压制下,人们将被迫接受奴化教育,这意味着在精神上、文化学习上完全失去自由,这无异于暗无天日的“监狱生活”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 脸色惨白是他内心悲痛的表现。

因为,教堂的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将要代替法语,这两点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所以他脸色惨白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哽住了”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 “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这一系列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这是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既不转身也不回头 ,为什么? 他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味着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他也没有勇气再看一下孩子们和听课的镇上的人,眼前的这个刺激和打击太大了,他悲痛已极,只能无力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这最后一课的结束。

先生的心都碎了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三)小结 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了他对祖国无比深厚的爱和对祖国沦陷的深切悲哀和痛苦 二、 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最后一课》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它充分体现了被占领区域人们的爱国热情,在我们今天生活的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么去表达和实现我们的爱国热情? 在阅读本文后,哪些地方让你收获很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