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世界最早的木板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甘肃天水自古为秦人发祥地,据《史记》载,公元前897年非子住犬丘(今天水一带),受周孝王命养马于氵开、渭之间在这里有大量与秦有关的地名,放马滩就是其中一个,它位于天水市区东南的麦积山风景区1986年,林场工人在此修建护林站时,察觉了古墓群经文物考古部门挖掘,出土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其中就有7幅战国秦代木板地图和西汉初纸质地图的残片这对研究当时称为“犬丘”、“西戎”、“犬戎”的圭阝县行政范围、建制、自然资源、历史地理都有重大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古地图绘制技术的贵重资料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均用墨线绘在4块大小根本一致(长26.7厘米、宽18.1厘米、厚1.1厘米)的松木板上据同时出土的竹简纪年和随葬品的特征,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部门鉴定为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物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图,其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按其用途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和《林木资源图》在这几幅图上,不仅有山川、河流、居民点、城邑,还更加注有各地之间的相距里程,与现今距离大都相符,可见,这些地图是相当切实的实测图秦汉以前的地理学在绘制地图方面是否有严格的标准,史无明确记载。
晋代地图学家裴秀总结前人制图阅历,提出了“制图六体说”,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上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作为绘图六原那么而放马滩木板地图除没有明确的分率外,余皆具备,这说明当时的绘图水平是相当高的否那么,怎么会有“秦亡,刘邦入咸阳,收秦图,书而藏之”呢?这些地图根本上反映了战国晚期至秦统一时我国最早的县——圭阝县的地理概况另外,在战役频繁的战国时期,地图均带有军事性质根据随葬《墓主记》竹简知悉,该墓主是一名叫丹的军人,可见这是军用地图放马滩5号墓为汉墓,随葬物品中有纸质地图一幅,置于棺内死者胸部因墓内积水受潮,出土时呈黄色,现褪变为浅灰间黄色,外观有污点,纸质薄而软,平整光滑用细墨线条绘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其绘法接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质地图该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经文物考古专家断定为西汉文帝或景帝(公元前179年~前143年)时期的纸质地图这种纸被科学界命名为“放马滩纸”它不仅是迄今察觉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地图实物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