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22.docx

一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42KB
约12页
文档ID:17720281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22.docx_第1页
1/1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22.docx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苹果块会干瘪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pH试纸变红【解析】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因此将苹果块、胆矾晶体和饱和硝酸钾溶液在题中图示装置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会吸收它们中的水分,使苹果块萎缩,胆矾晶体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析出晶体D项pH试纸在浓硫酸中先变红后变黑,因浓硫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能使pH试纸炭化变黑答案】 D2.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 .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铁片,会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解析】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的酸,它的氧化性主要是由+5价的氮元素表现出来的;王水中浓盐酸与浓硝酸的体积比是3∶1;硝酸是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H 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 钝化,不会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答案】 A3.欲迅速除去水壶底的水垢,又不损坏铝壶,最好选用( )A .浓盐酸B .稀硝酸C .冷的浓硫酸D .冷的浓硝酸【解析】 上述选项中冷的浓硝酸能使铝钝化,不会损坏铝壶,同时硝酸可与水垢中的CaCO 3、Mg(OH)2反应以迅速除去水垢答案】 D4.从防止污染和减少用酸量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取Cu(NO 3)2的方法中最好的是( )A .Cu ――→浓硝酸Cu(NO 3)2B .Cu ――→稀硝酸Cu(NO 3)2C .Cu ――→O 2CuO ――→硝酸Cu(NO 3)2D .Cu ――→浓硫酸CuSO 4――→Ba (NO 3)2Cu(NO 3)2【解析】 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 2气体,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气体,NO 2和NO 都会造成大气污染;NO 2和NO 的产生也造成了硝酸利用率降低铜和浓硫酸反应会产生SO 2气体,SO 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同时SO 2的生成造成硫酸利用率降低故C 选项最为合理答案】 C 5.(2010北京高考)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 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 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移动铜丝,可控制铜丝与浓硫酸的接触,即控制SO2的生成量,故A合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合理;SO2有毒,且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合理;浓硫酸过量,试管中剩余浓硫酸,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慢慢加入到大量水中,否则易出现液体喷出试管而发生危险,故D不合理。

答案】 D6.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C.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解析】本题考查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应注意浓硝酸没有脱水性而是具有挥发性答案】 B7.(2012常德高一质检)往2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Fe(NO3)2和FeS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棕黄色B.前者变棕黄色、后者也变棕黄色C.前者变棕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D.前者、后者都基本没有改变【解析】Fe2+和NO-3、SO2-4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盐酸后,NO-3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答案】 C8.(2012广州高一质检)如图表示Cu与HNO3反应的量的关系,问哪一点表示铜与稀HNO3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Cu的量的关系() 【解析】 Cu 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只有14被还原,故被还原的HNO 3与Cu 的关系为:3Cu ~2HNO 3(还原),A 正确。

答案】 A9.下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 、b 、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气体 a b c ANO 2 浓硝酸 铜片 NaOH 溶液 BSO 2 浓硫酸 Cu 酸性KMnO 4溶液 CNH 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O 2 稀硝酸 CaCO 3 浓硫酸【解析】 A 项,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生成的NO 2,最后收集不到NO 2,故不正确;B 项,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故该装置不可行,另外,不能用酸性KMnO 4溶液提纯,二者发生反应;C 项,碱石灰是固体干燥剂,而题给的装置适用于液体干燥剂且收集NH 3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不正确答案】 D10.14 g 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A .9.6 gB .6.4 gC .4.8 gD .3.2 g【解析】 Cu 、Ag 合金与HNO 3反应过程如下: Cu 、Ag 与HNO 3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u 、Ag 失电子,HNO 3得电子,生成NO 2或NO 由于NO 2、NO 、O 2都被水吸收生成HNO 3,即NO 2、NO 又将电子转移给O 2,所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相当于Cu 、Ag 失的电子给0.05 mol O 2,0.05 mol O 2得电子物质的量=0.05 mol 4=0.2 mol 。

设Cu 为x mol 、Ag 为y mol ,则有:??? 64x +108y =142x +y =0.2解之得,???x =0.05y =0.1 所以铜的质量为:m (Cu)=0.05 mol 64 gmol -1=3.2 g 答案】 D11.(2012海口高一检测)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D 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3)装置B 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 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 ,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 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 中现象是________B 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________a .水b .酸性KMnO 4溶液c .浓溴水d .饱和NaHSO 3溶液(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 -1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铁粉b .BaCl 2溶液c .银粉d .Na 2CO 3溶液【解析】 (2)D 处的棉花应浸有能吸收SO 2液体的溶液,如NaOH 溶液3)B 中所放液体应不与SO 2反应,应为NaHSO 3饱和溶液4)中要证明硫酸有剩余则应选用铁粉或Na 2CO 3溶液,而不能用BaCl 2溶液,BaCl 2只能证明有SO 2-4答案】 (1)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2)NaOH 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吸收多余的SO 2(3)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集气瓶内液面下降 d(4)①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②ad12.如图甲是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验证NO 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才能使NO 2气体充满B 试管;当气体充满B 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B 试管,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Cu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利用对比的方法,找出装置的优缺点,且注意NO2有毒,要进行尾气吸收再者,另一个目的是使NO2与H2O反应丙中要使NO2充满B试管,应先关闭止水夹c,再打开a、b,NO2充满试管B后,把铜丝拉起,然后关闭b,再关闭a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B,使气体受热膨胀,与水接触,NO2极易与水反应,使系统内压强减小,水便进入了试管B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①可控制反应速率②可吸收NO2,防止污染环境(3)c ab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B13.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若用图所示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列各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名称及其作用:A中加入的试剂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加入的试剂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加入的试剂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加入的试剂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上述反应的生成物为CO2、SO2、H2O,检验CO2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SO2应用品红溶液,检验H2O应用无水硫酸铜,因检验CO2、SO2都需通入溶液中,会带出H2O,故应先检验H2O,在A 中应加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证明有H 2O 生成;CO 2、SO 2都可与Ca(OH)2反应,分别生成CaCO 3沉淀、CaSO 3沉淀,故SO 2的存在将干扰CO 2的检验,应先检验SO 2并将其除净后再检验CO 2,故B 、D 中应盛放品红溶液,C 中盛放酸性高锰酸钾溶液,E 中盛放澄清石灰水。

答案】 (1)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2)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品红溶液,检验SO 2 品红溶液,检验SO 2是否除尽 澄清石灰水,检验CO 21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