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质量控制节点及流程 (主体结构部分) 严格控制工程项目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的四个环节( PDCA ),保障工程质量 2.4 柱筋连接( 运转流程 : 用料合格→抽样送检→完成“三检”→报验申请→清理通道→如约参验 ) ·所用钢筋已复检合格并获得监理工程师书面签认“准予使用” ·接头抽样:各种规格型号的钢筋接头按每 300 个接头为一批次,做见证 原位抽样、送检 同时,监理工程师对连接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连接质量进行预检,检测试验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柱筋安装:柱筋若有位移,应在钢筋安装前进行校正钢筋成型应横平竖直,加密区 / 非加密区箍筋应分别间距一致,不得漏扎、跳扎; ·班组自检、互检:本作业班组、下道工序班组必须进行“自检”、“互检”并形成书面资料; ·专检:施工单位专职质量工程师应对班组的自检、互检进行指导,并对其质量成果逐一进行复核,“专检”合格后向资料员提供数据; ·填写报验申请:报验申请中各相关人员必须签字完善,后附《钢筋隐蔽记录》、《自检记录》、《下料单》、《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搭设、清理施工便道; ·柱筋验收:监理工程师按照约定(指:事前与后工、设计院约定或后期质检站的监督交底),组织具有验收资格的相关责任人参加验收,签署合格意见后进入下道工序。
2.5 柱模安装( 运转流程 : 除药→剔浆→洁根→定位→三检→报验 ) ·钢筋竖焊药皮已处理干净; ·混凝土接头浮浆已剔打; ·钢筋根部段混凝土粘浆已清除; ·柱位根部杂物已清除且冲洗干净; ·柱截面定位模块、保护层垫块已作有效定位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柱的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拼缝大小、模板牢度进行“三检” 2.6 板模安装( 运转流程 : 支架→引点→铺板→调校→清杂→“三检”→报验 ) ·支撑架搭设:必须严格按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搭设(注:该工作可在柱筋连接时插入); ·高程控制点引测:该工作由测量工程师操作、复核; ·梁、板模板铺装; ·板模平整度、标高调校; ·梁芯轴距、截面、校正; ·杂物清除 ·“三检” ·填写资料并向监理机构提出报验申请 注:监理、甲方工程师应重点对支架牢度、引测原点、板底高程、平面布置、模板平整度、构件截面等逐一进行检查核实 2.7 梁板钢筋安装( 运转流程 : 材料合格→抽样检测→分线布筋→缺陷处理→ “三检”合格→报验申请→验收转序 ) ·所用钢筋已复检合格并获得监理工程师书面签认“准予使用”; ·所有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已作见证抽样 / 送检,且试验结果合格; ·分线布筋:钢筋安装 : 钢筋规格、型号、数量、间距、节点构造必须满足设计(含设计选用的图集)要求,板筋安装必须分线定位; ·质量缺陷处理; ·“三检”合格后填写隐蔽资料及报验申请; ·验收:监理工程师按照约定(指:事前与后工、设计院约定或后期质检站的监督交底),组织具有验收资格的相关责任人参加验收, 未签署合格意见前不准进入序后续工作! 注: 验收检查应重点对所用 钢筋的 质量 (即:该批材料的使用是否作见证抽样 / 送检和获得监理的审批许可)、 规格、型号、数量、节点构造、上下层钢筋的架高是否有效等方面进行检查。
1. 计划: 本工程的计划分别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材料及资金计划等形式进行体现 1.1 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写,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并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报送监理单位审查 / 审核(专业工程师 / 项目总监)监理、建设单位审查 / 审核同意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2.8 混凝土施工( 运转流程 : 施工准备→申请浇灌→工前检查→旁站进入→监督纠偏→成型静养→样件送检→分析评定→验收申请→结构验收 ) 施工准备应具体落实以下内容: ·施工交底——安全生产要求、人员分工及责任、技术要点、计量要求、施工顺序和方法、成品保护等事项必须让上岗人员清楚了解 ·材料准备到位并复检合格已获得监理工程师“准予用于工程”的签认; ·施工配合比已复核确认并挂牌明示,计量要求及责任已落实到人; ·停电、停水、气象等信息已充分了解并已作好应对准备; ·作业面的 安全防护已通过验收 ; ·施工通道、作业“马道”已铺设畅通; ·控制楼板厚度的限高模块已按要求布设到位 混凝土浇灌许可证申请—— 施工准备完成后应即使向监理工程师申办 混凝土浇灌许可证, 监理工程师未签发 混凝土浇灌许可证前 禁止混凝土浇灌作业 。
申办 混凝土浇灌许可证应提供以下资料附件: ·工前交底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若施工配合比根据材料含水量进行了调整,还应提供相应的分析、调整记录)、 ·水泥、砂、石材料复检报告; ·安全防护验收记录 工前检查(该工作主要由监理工程师、甲方专业工程师在签署混凝土浇灌许可证前完成)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施工配合比——所针对的强度等级是否与本部位设计要求一致?施工配合比中各种材料的计量调整换算是否正确?所用材料是否与配合比通知单要求一致?配合比计量牌是否与配合比通知单(或施工配合比)要求一致? ·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验收合格?作业环境是否安全、可靠? ·施工准备是否充分? 未经上述检查、复核或检查、复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签署混凝土浇灌许可证 旁站 ·所谓旁站,是特指监理机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在基础隐蔽、土方回填、主体结构、防水工程及其它重要工序的施工作业 全过程,不间断的监督管理 ·项目总监 / 监理工程师在旁站人员进入旁站前,应对信息连动方式、关键节点(如:柱与梁板砼等级的变换过程等)控制、见证抽样、过程记录、旁站人员换班交接等事项进行交底 > ·旁站结束后,相关人员应即时在旁站记录上完善签字。
监督纠偏:旁站监督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即使给予制止和纠偏当出现现场失控时,必须立即向上一级报告 成型静养 · 是指混凝土在终凝后,具有一定强度等级前的时间段; · 本工程的梁板混凝土在成形后,能踩出脚印前,不得在其上进行放线作业和走动; · 本工程的梁板混凝土在成形后 24 小时内,不得在其上施加架料、钢筋、模板等大强度荷载 样件抽取、养护及送检 ·混凝土检测样件的抽取数量必须满足规定的批次及施工质量控制需要; ·混凝土抽样、编码、封样、送检由监理机构进行见证; · 标准养护试件养护条件为:温度 20C O ± 3 C O ,湿度 90 %,养护天数 28 天; ·同条件养护试件养护条件为:试件拆模编码后装入保护笼放在构件所在处进行养护,当日平均气温累加至 600 C O (且:最长不超过 60 天,最短不超过 15 天)即可送样检测 分析评定 ·检测报告出具后,应及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1.2 本工程在各相应工程实施前,必须编制基坑支护、模板、脚手架、卸料平台、施工用电等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救助紧急救助预案施工单位可根据工程 / 工艺的难易程度编制其它相应专项施工方案(也可汇入施工组织设计中)。
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送监理单位审查 / 审核(专业工程师 / 项目总监)在未获得认可前,不得用于本工程! 1.3 施工图预算:在建设单位提供全套施工图后,一月内向建设单位报送施工图预算 ·监理、甲方人员应随时对送出的试件检测数据进行跟踪; ·检测数据量达到一个验收批时,应及时进行评定; ·结构验收、模板拆除必须提供混凝土评定资料 分部(子分部)验收申请 ·按照预定的验收批、工程转序(如:砌体、抹灰施工插入)、结构验收,施工单位均需提前提出书面申请,验收申请表后附混凝土质量评定、钢筋扫描、实体检测(回弹检测)、拉墙筋抗拔试验报告等资料; ·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所报资料进行复核、审查并及时签署意见; ·验收准备内容包括: A > 、 工程实物:所含分项全部合格、工程缺陷已按要求处理完毕; B 、 工程资料:所含分项资料齐备、实体质量(结构的开间、进深、层高、板厚、垂直度、平整度等)检查数据整理总结完成; C 、 施工单位验收总结发言稿已准备到位、监理单位总结发言稿已准备妥当、建设单位总结发言已准备齐全; D 、 验收日期确定、邀请函(或邀请)制作及发放; E 、 验收会场选址及布置。
> F 、 监理、施工、建设单位碰头交流统一意见(验收会前一天) 验收工作内容如下: 结构验收要求、顺序如下: ·会议邀请发出——监理机构 ·会议签到 ·会议主持——项目总监 ·会议发言及顺序——施工单位作工程总结—→监理单位作监理总结—→设计单位发表验收意见——→建设单位发表验收意见——→监督机构发表意见——→监理单位对验收意见进行总结,并明确验收结论 ·参会各方签署验收意见 ·监理单位整理验收会议纪要并送各方核实签认 2.9 模板拆除( 运转流程 : 控件检测→数据分析→拆模申请→模板编码→依次拆除→模板保养 ) 控件检测——根据施工单位周转材料或工程进度控制需要,制定拆模时间(或拆模周期)并抽样制作相应数量的砼强度控制试件,在拆模前进行检测 数据分析——对砼试件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强度值是否达到拆模要求? 拆模申请——书面申请后附检测报告,在关注检测数据、申报拆除部位的同时还应遵循以下规律: ·在拆除侧模时应以砼不缺棱掉角为宜; ·梁、板底模跨度在 8 米 内的,拆模时砼强度不得<设计强度的 80 %; ·梁、板底模跨度大于 8 米 的及悬挑结构,拆模时砼强度不得≤设计强度值。
1.4 施工预算:在建设单位提供全套施工图后, 45 天内向建设单位项目部报送施工预算 1.5 材料、资金计划:材料计划应具体明确甲供 / 乙供 / 规格 / 型号 / 拆模、编码——在标准层的模板拆除前应事前对模板进行编码,以利上一层模板安装(同时还有利于减少用工量、降低材料损耗、改善工程质量) 依次拆除——上一层模板需先安装的,则下层模板就先拆除 模板保养——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提高模板的重复使用率,在模板安装前必须对模板上附着的砼浆进行清理和涂刷隔离剂 3. 处理: 针对本项目的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工程质量问题必须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处理( 运转流程: 问题发现—→问题调查分析—→书面报告—→现场确认—→确定处理方式—→按照确定的方式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检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处分 ) 3.1 安全、文明施工——提醒及警告—→勒令整改—→停工整顿: ·施工单位在接到监理及甲方工程师口头及书面提醒(或警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提醒的部位之隐患进行检查和处置,处置完毕后应及时通知相关提醒(或警告)人进行复查; ·当政府主管部门、监理工程师、甲方工程师用书面《整改通知》向施工单位发出整改要求后,施工单位应成立专项整改小组,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完毕。
施工单位对整改结果自检合格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 书面 向通知发出单位进行回复 ·当相同隐患在发出第二份《整改通知》仍然未进行有效处理的,将由监理机构签发《停工令》强制施工单位整改 3.2 工程实体质量——修理—→返工—→推倒重做—→停工整顿: ·混凝土浅表性“麻面”、柱筋小量( 20mm 内)移位,处理前可用口头形式向监理工程师报告,通过监理工程师现场考证和许可后方可进行处理; ·当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出现大量“蜂窝”、“狗洞”及钢筋超量(> 20mm )移位时在未获得 监理、甲方共同许可 前,不得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