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理高三册教案(20个)

j****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0KB
约69页
文档ID:47068818
物理高三册教案(20个)_第1页
1/69

101 光的直光的直线传线传播播【教学目的】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相关现象 2、理解光源的概念,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是一个抽象模型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会根据公式计算光传播的路程和 时间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难点】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一些光学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学习光学,有必要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开始—— 一、光源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 做—— 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请大家注意构成这个概念的字眼,关键词是什么? ☆学生:自行 那么,我们下面看这样一些物体, (宇宙空间)太阳、月亮星星;(周边事物) 萤火虫、 (通电的)灯泡、反光镜,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 ★学生:交流、作答(太阳、萤火虫、电灯泡)光源之所以自行发光,是因为消耗了其它形式的能,进而将它们转化成了光能 请大家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三个光源的能量转化情况… ☆学生:萤火虫——生物能→光能;电灯泡——电能→光能;(教师补充:对于太阳的能量转化,情形要复杂一些,我们会在第二十二章学习到。

它完成的是原子 能到光能的转化 ) 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光源,我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但正如力的分类有几 种不同的体系一样,光源的分类方式也不是唯一的 如果我们按照光源的形成分类,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如果按照光源的形状,可以分为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等 如果按照光照的方向特点,可以出现平行光源、发散光源等我们能看到光源,是因为它发出的光射入眼睛,产生了视觉反映我们能看到 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能够被它们发射,而反射光进入眼睛产生了视 觉 二、光的直线传播 光线2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我们比较好接受的但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结论,人们发 现,直线传播的规律也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接触一个名词—— 介质: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我们遇到的一些物质中,有些是透明的,有些则不透明可以这样看,透明物 质就是光介质 人们研究发现,光只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才是直线传播的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直线转播的光的传播知识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请大家告诉我,为什么要强调“同 种”? ☆学生:光越过不同介质要发生折射现象为什么还要强调“均匀”呢?——请大家快速浏览以下教材 P15《蒙气差》 、 《海市蜃楼》 。

☆学生:快速浏览…为了直观地表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人们还引进了光线的概念—— 2、光线:沿光的传播方向作一条线,并标上箭头,表示传播方向,叫~在暗室的窗上开一个小孔,让一束阳光射入,可以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笔直的 漆黑的夜晚,探照灯射过有烟雾的天空,我们也能“光沿直线传播”的壮观景象, 这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直接证据但是,能不能说,这些就是光线呢?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联系传媒)展示相关事实:①如果天空非常明净,我们看到的是探照灯 的光柱,还是到达地面的光斑?②在太空,宇航员能看到太阳“光线”吗? ☆学生:光斑;不能 事实上,即使再细的光束,也不能说它就是光线,因为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 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的存在 光线尽管是一个抽象模型,但对人们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分析问题是非常有 效的下面看几个典型的事例—— a、眼睛判断发光点的位置,列队时“向前看齐” ,枪手瞄准; b、小孔成像;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学生:补充一些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事例…利用光线的概念,我们还可以准确界定平行光和发散光的概念—— 平行光:所有光线都平行的光叫~请大家注意这个概念…真正的平行光源事实上是很难找到的,我们常常将太阳光近似看成平行光(但在研究小孔成像、月食 和日食的形成时,并不能作这种近似处理);用一些光学仪器可以造就比较理想平 行光,譬如激光器、凸透镜等。

与平行光相对应的则有发散光(常见)和会聚光(不常见) 三、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 = 3.00×108m/s ,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光速事实3上,光传播到其它介质时,传播速度会小于 c(定量规律在下一节介绍) 光速 c 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些估算—— 1、如果飞船绕地球以光速飞行,它 1 秒钟可以绕行 7.5 圈; 2、如果飞船以光速飞行,它从地球到达月球,只需要 1.3 秒 尽管光速是如此之大,但由于宇宙中某些天体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光的传播 仍需要很长的时间,如: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 8 分钟,光线从天狼星到达地球甚至 需要 8.7 年! 由于光速很大,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认为光的传播根本不需要时间,直 到 17 世纪,科学家们才发现光速是有限的,在测定光速的努力中,很多科学家都 做出了贡献有关的物理学史和目前光速的权威、精确数据怎样,请大家课后参看 《阅读材料——光速的测定》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一个基本的规律——光的直线传播,介绍了一个数据— —光速,了解了几个名词——光源、光线、介质、平行光等等如果说今天的学习 相比初中应该有所提高的话,请大家留意规律的条件、数据的数量级、概念的准确 措辞,物理术语和口头的俗语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准确的内涵,而不是 只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印象。

五、作业布置 阅读临时教材; “教材”P2 第(1) (2)题,上作业本;《高中物理可是同步训练》P2“基础知识训练”部分、 “能力技巧训练”部分, 做在书上 【板书设计】 注意“教学过程”的带框字符,即是板书计划教后感】40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3)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 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概 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实验的客观性与人的观察的主观 性的矛盾应如何解决,人的直接观察与用仪器探测是有差别的,我们应用科学的态 度看待用仪器探测的结果. 4.会用折射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分析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 介质来决定. 2.难点是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对折射率 概念的理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具三、教具 1.光的折射演示器.附件:接线板、火柴、烟雾发生器及烟雾源、半圆柱透 明玻璃. 2.直尺,计算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已学过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初中学的光的 折射规律只是定性地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定量地进行研究. (二)教学过程设计(二)教学过程设计 演示:将光的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 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 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 入射),观察折射情况:a.角度,b.明暗程度与入射光线进行对比.然后改变入 射角进行记录,再次观察能量改变的情况.最后进行概括、归纳、小结. 1.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能量分配.(某 种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5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增加,而折 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减小. 2.经历了近 1500年才得到完善的定律. (1)历史发展: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实验得到: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折射角正比于入射角. 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也做了研究. (2)折射定律:最终在1621年,由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和折射角 之间的关系. 将一组测量数据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计算(用计算器),光线从空气射 入某种玻璃.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如果用n来表示这个比例常数,就有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也叫斯涅耳定律. 演示:如果使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到界面上.折射光线就逆着原来的入 射光线射出,这就是说,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6可逆的) 3. 折射率n.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虽然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 一常数n,但是对不同的介质来说,这个常数n是不同的.这个常数n跟介质有关系, 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介质的折射率.i是光线在真空中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r是光线在介质中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的折射率,叫做该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也简称为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相对折射率在高中不作要求.又因为空气的绝对折射率为 1.00028,在近似计算中认为空气和真空相同,故有时光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的 折射率当作绝对折射率进行计算. (2)折射率的定义式为量度式. 折射率无单位,任何介质的折射率4.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理论和实验的研究都证明:某种介质的折射 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例1 光在某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2.122×108m/s,当光线以30°入射角,由该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为多少? 解:由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得又根据介质折射率的定义式得r为在空气中光线、法线间的夹角即为所求.i为在介质中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30°. 由(1)、(2)两式解得:所以r=45°. 例例2 光线从空气射入甲介质中时,入射角i=45°,折射角r=30°,光线从空 气中射入乙介质中时,入射角i′=60°,折射角r′=30°. 求光在甲、乙两种介7质中的传播速度比.解:设光在甲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甲,光在乙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乙. 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式得:根据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得:线,则入射角约为多少? 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有入射角i跟反射角β相等i=β,根据题意折射光线与 反射光线垂直,即两光线的夹角为90°,则反射角β与折射角r互余,即β+r=90°, 则i+r=90° 又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式:所以 i=60°. 练习:和在这种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之比是多少?9∶8.8(2)光线由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已知入射角 是53°,则这种介质可能是什么?水 (3)一束宽度为10cm的平行光束,以60°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度? 10cm,17.3cm.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1.光的折射定律是几何光学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另外两个规律是:光的 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是研究几何光学的重要法宝.高中阶段只研究在两 种介质中其中一种是空气的两界面间的折射情况及所遵循的规律.在应用时,一定 要注意作图.突出几何的特点. 2.折射率是几何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反映介质的光学性 质.每一种介质在一定条件下有一个确切的折射率,不同种类的介质在相同的条件 下,一般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例如:玻璃的折射率是1.50,水的折射率是1.33. 3.通常说的介质的折射率是指介质的绝对折射率,即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 时的折射率.设光由介质1射入介质2,这时的折射率确切地说应该叫做介质2对介 质1的相对折射率,通常用n21来表示.相对折射率在高中阶段不要求,一般学校的 学生最好不引入,避免引起概念混乱. 五、教学说明五、教学说明 1.光的折射的实验在暗室中做效果更好,在介绍仪器时,一定要说明半圆柱 透镜的放法和如何改变入射角,特别是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