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 一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1 大气运动 1 产生过程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 造成不同地区 不同 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 差异 引起大气运动 气温 气压 2 类型及表现 上升 下沉 风 2 热力环流 1 形成原因 地面 2 形成过程 垂直运动 冷热不均 水平运动 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气流的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大气运动就是风 空气也可以由低气压流向高气压 二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1 山谷风 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 风向 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 空气自山谷沿山坡 形成谷风 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 形成 2 海陆风 地区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 白天为 夜晚为 昼夜 上升 山风 近海 海风 陆风 3 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人口集中 产业发达 居民生活 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等每天要释放出大量的 导致城市的气温 郊区 形成 城市热岛 废热 高于 激疑 滨海地区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小 提示 滨海地区白天风从海洋吹来 降低了陆地上的气温 能力热力环流的成因1 热力环流的形成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称为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 温压关系 结合上图中甲 乙 丙三地图示 2 风压关系 水平方向上 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如图中 所示 2 热力环流的几种常见形式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山谷 山坡的受热不均 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具体分析如下 1 海陆风 2 山谷风 3 城市热岛环流 3 等压面的 高凸低凹 规律 因地面冷热不均 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 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 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 下凹的为低压 可形象地记忆为 高凸低凹 具体如下图所示 典例示范 2019 江苏高考 下图为 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 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 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 A 户外活动减少 利于污染物沉降B 降水频率增加 有利于空气净化C 热岛效应增强 利于污染物扩散D 汽车流量减少 尾气排放量减少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主要把握两个关键点 1 根据图例 判读两地区的城市大气变化趋势 2 知道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与影响 解析 选C PM2 5浓度在10 00以后逐渐下降 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升高 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 热岛效应增强 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 带走了污染物 有利于PM2 5浓度的下降 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 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 并且并非10 00以后才产生降雨 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PM2 5浓度 保持相对稳定性 而并非下降 补偿训练 在下图中 甲图表示的是 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 乙图表示的是 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方向 据此回答 1 2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