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春《古代文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5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56KB
约13页
文档ID:478304400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春《古代文论》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25_第1页
1/13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1春《古代文论》离线作业一答案1. 新教育运动的借鉴意义新教育运动的借鉴意义正确答案:(1)“新教育运动”亦称为“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创办了欧洲第一所新学校——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在雷迪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新学校1898年法国新教育拥护者德莫林在法国开办了罗什学校德国教育家利茨也于同年开办了被称之为“乡村教育之家”的新式学校此后在比利时、瑞士、意大利都相继开办了各种形式的新学校在欧洲逐渐形成了广泛的新学校运动\r\n (2)新教育运动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对于教育现象的重新认识新教育运动的思想和实践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对20世纪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构成了20世纪西方教育的重要起点新教育运动对世界各国如中国的教育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初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和德可乐利教学法都曾先后被介绍到中国来此外新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罗素曾于1920年来中国讲学宣传他的哲学思想和新教育运动的教育理论对旧中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r\n 但是新教育运动只关注儿童个人的发展注重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始终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如儿童主动性与教师工作的矛盾、活动与系统知识的矛盾、自由和纪律的矛盾及发展个性与社会合作的矛盾等1)“新教育运动”亦称为“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创办了欧洲第一所新学校——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在雷迪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新学校1898年,法国新教育拥护者德莫林在法国开办了罗什学校,德国教育家利茨也于同年开办了被称之为“乡村教育之家”的新式学校此后,在比利时、瑞士、意大利都相继开办了各种形式的新学校,在欧洲逐渐形成了广泛的新学校运动2)新教育运动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对于教育现象的重新认识新教育运动的思想和实践,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对20世纪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构成了20世纪西方教育的重要起点新教育运动对世界各国,如中国的教育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世纪初,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和德可乐利教学法,都曾先后被介绍到中国来此外,新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罗素曾于1920年来中国讲学,宣传他的哲学思想和新教育运动的教育理论,对旧中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但是,新教育运动只关注儿童个人的发展,注重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始终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如儿童主动性与教师工作的矛盾、活动与系统知识的矛盾、自由和纪律的矛盾及发展个性与社会合作的矛盾等2. 生活方式不会影响色彩的深层含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 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缩酒,浓缩的酒B、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涉,趟水过河这里有进入的意思C、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臣属于二主D、颖考叔,纯孝也纯,笃厚正确答案:A4. 哪种解读方法便于开掘文章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 )A.文化学解读B.语义学解读C.社会学解读D.接受美学解读参考答案:C5. 高适的著名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高适的著名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A、《燕歌行》B、《塞下曲》C、《别董大》D、《塞上听吹笛》参考答案:C6. 传统的文学研究和评论很看重文学的背景。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 《离骚》和屈原的《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优秀作品,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 )”文学范式,成为中国文学与《诗经》同等重要的又一源头《离骚》和屈原的《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优秀作品,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 )”文学范式,成为中国文学与《诗经》同等重要的又一源头A.骚体B.汉赋C.诸子D.散文参考答案:A8. 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教育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的教育法案是A.《巴尔福法》B.《费舍教育法》C.《哈多报告》D.《斯宾斯报告》正确答案:C1926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英国调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英国中等教育的报告,该报告称为《哈多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为:(1)儿童在11岁以前所受到的教育称为初等教育;(2)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到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设立四种类型的学校:文法学校、选择性现代中学、非选择现代中学、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合适的学校,应当在11岁时进行选择性考试。

《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因此,答案为C9. 岑参的著名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岑参的著名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A、《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逢入京使》D、《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参考答案:B10. 以下不属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是( )A.《世说新语》B.《搜神记》C.《幽明录》D.《神异经》参考答案:A11. 读者可以通过具体的词句来把握文章的脉络和走向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 《始得西山宴游记》以简劲凝练的语言绘景壮物,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夸张等多种手法以动态写静景 )《始得西山宴游记》以简劲凝练的语言绘景壮物,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夸张等多种手法以动态写静景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 《红楼梦》是我国传统的章回小说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 柳永的词《望海潮》描写了( )柳永的词《望海潮》描写了( )A、杭州的湖光山色和繁华富庶B、春日胜景和踏青欢乐C、羁旅行役D、感慨生平参考答案:A15. 唐懿宗时樊绰著《蛮书》,又名《云南志》,全书10卷,系统记录了当时云南地区蛮族和其他民族的历史情况、政治制度、社会经济、风俗民情,是研究云南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如果你的上司经常犯错误,你要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给他指出来如果你的上司经常犯错误,你要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给他指出来正确17. 简述帝国时期罗马教育的特点简述帝国时期罗马教育的特点正确答案:(1)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教育制度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监督和控制教师由国家委派把教师变成国家官吏把部分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便国家对教育的严格控制\r\n(2)改变了教育目的把教育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主要有文法学校、高等修辞学校并出现了拉丁文学校\r\n(3)承袭了希腊化时期在雅典、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和罗德等地的大学和高等文化科学学府培养了一些人才这时的大学除了继承了希腊化设置的课程之外还增加了具有罗马特点的学科如法律学、建筑学等\r\n(4)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家委派1)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教育制度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监督和控制,教师由国家委派,把教师变成国家官吏把部分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便国家对教育的严格控制2)改变了教育目的把教育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主要有文法学校、高等修辞学校,并出现了拉丁文学校。

3)承袭了希腊化时期在雅典、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和罗德等地的大学和高等文化科学学府,培养了一些人才这时的大学除了继承了希腊化设置的课程之外,还增加了具有罗马特点的学科,如法律学、建筑学等4)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家委派18. 李隆基、杨玉环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李隆基、杨玉环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A.贞观之治B.安史之乱C.宦官当权D.玄武门之变参考答案:B19. 谈谈认识功能在人文社会科学八种功能中的特殊地位谈谈认识功能在人文社会科学八种功能中的特殊地位正确答案:人文社会科学是一种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人文社会理论知识系统它的社会功能首先须通过提高人的理论认识水准发挥作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是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和前提人文社会科学是一种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人文社会理论知识系统,它的社会功能,首先须通过提高人的理论认识水准发挥作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是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和前提20. 金代著名的诸宫调有董解元的( )金代著名的诸宫调有董解元的( )A、《西厢记》B、《西厢记诸宫调》C、《莺莺传》D、《圆圆曲》参考答案:B21. 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两种:政府分权体制、院校的______________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两种:政府分权体制、院校的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分类管理体制22. 描写性文章的结构为情节型,即按照情节发展的阶段性来构架文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3.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T.对F.错参考答案:T24. 亚里士多德是根据什么提出了年龄的分期?亚里士多德是根据什么提出了年龄的分期?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依据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根据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r\n (1)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就像每一种物质都有潜藏着发展的可能性一样人也具有自然赋予的发展能力的胚芽要使这种胚芽得到发展全靠教育他还认为由于自然已将三种灵魂密切联系我们在教育上便应遵循自然把体育、德育、智育结合起来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依照人的发展的自然顺序躯体发展在先灵魂发展在后因此体育应先于德育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天性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在17、18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r\n (2)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年龄分期他根据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把人从出生到21岁划分成三个阶段:①从出生到7岁;②从7岁到青春发育期;③从青春发育期到21岁在每一阶段亚里士多德都提出了儿童教育的不同内容\r\n 在第一阶段儿童要在家里受教育主要是体育。

他指出儿童要由母乳哺育要逐步锻炼儿童的体格要指导儿童做游戏对儿童讲故事故事的内容要精选\r\n 在第二阶段应把儿童送入国家办的学校学习内容有体育、音乐、绘画、读、写、算他认为体育应在德育之前教学方法上强调习惯与活动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