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永嘉县乌牛第一小学仁浦校区周慧慧【教材简析】《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晚年所作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两次罢相之后 就一直隐居家乡金陵,在这期间,诗人和杨德逢交往甚密,杨德逢是一名隐士, 别称湖阴先生,诗人屡次去杨德逢家中游玩,并在杨德逢屋壁上题写了两首题壁 诗,这首诗是组诗中的一首《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写出了庭院 的洁净清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为我们勾 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高洁的湖阴先生的形象,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 活的向往之情《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作者因为恰当地用字,使平淡无奇的景象具有了异 常丰富的表现力院内清幽环境令人陶醉,门前的景物在诗人眼里是对这位志趣 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赋予人的感情,“护” 和“送”显得那么深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 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2 .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理解诗句所描绘的 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3 .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享受田园生活愉悦的心 境。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4 .能发现最后两句诗的表达特点,并能说出其他类似诗句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的感情教学难点】L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5 .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 .指名背诵古诗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也感 受了杜牧笔下的明朗绚丽又朦胧迷离的江南春景2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吗?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这节课我们依然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3 .谈话: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思 想感情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就叫题壁诗著名的题壁诗如苏轼的《题西林 壁》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林升的《题临安邸》诗人是将诗写在了临 安城一家旅店的墙壁上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题壁诗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明确: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是谁把 诗写在湖阴先生家的墙壁上了呢?(王安石).诗作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今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 近的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 节,诗人乂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便吟成这首绝句,应主 人请求写在了墙壁上5 .湖阴先生杨德逢是王安石罢相后在钟山的邻居了解作者王安石王安石(1021 — 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 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 浓厚的政治色彩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主要作 品有《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二、初读古诗,整体感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画生字)1 .点名试读,生评价,(师相机指导“畦、网”正音师示范朗读2 .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尝试练习读出节奏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 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3 .好的诗作值得我们一读再读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形式)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1 .我们有个词叫“诗情画意”,诗中往往有画面,画中往往是作者的情感和向往 学习活动一:2 .自读自悟,结合以往学习占诗词的方法(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诗意3 .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所描述的景物,想象画面出示注释:长扫:指经常清扫净:干净苔:青苔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坡围着。
4 .反应:a.交流汇报圈画景物(茅檐 花木 一水 两山)b.出示第一、二句:交流你看到了 “怎样的一间茅屋” ?(干净、清幽)A.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表达的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到了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十分有利况 且,青苔喜欢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和其他杂草相比更难扫除B.理解“长” “长”是“经常”的意思,而现在,庭院经常清扫,总是干干净 净的,叫人感觉舒适C.继续引导:“手自栽”是“亲手栽种”的意思庭院中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 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D.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指名学生朗读 简朴的茅屋经常清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 人亲手栽种的c.与这样的环境为邻居,你有何感受?从居所环境你猜猜他的主人湖阴先生有何 特别之处?思考: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热爱自然……) d.指导朗读读出院内环境的清幽与主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出示课文插图2.院内景色如此雅致,院外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出示第三、四句学习活动二:1.4人小组交流: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 .讨论:茅屋外面的风景如何?3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 出示注释:排阔:推开门网”指小门3.反应:a.边读边想象将你看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稻田,守护着稻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 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b.古人也善用修辞手法?你发现了吗?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拟人:护 送)(对偶)(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护” “送”二字可看出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 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水”“两山”写 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 护着孩子一样5)齐读诗句,说说你还发现了什么修辞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提示: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一水”对“两山”,“护田” 对“排阔”,“将绿绕”对“送青来”这样两两相对,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 口对偶也叫对仗,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 列起来的修辞手法这样的诗句如: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行;黄鹏一一白鹭;鸣一一上;翠柳一一青天。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一一二水;半落一一中分;青天夕I白鹭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鸟一一僧;宿一一敲;池边树一一月下门预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d.院内洁净雅致、花木成畦,院外绿水青山,好一幅清新美丽田园风光图,你觉 得王安石住在这里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愉悦、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指导朗读2)描写景物,赞美主人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 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预设:写了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表现了湖阴先生的人品高洁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3.再读全诗,读出对湖阴先生勤劳高尚生活情趣的赞美,读出王安石对山水田 园的喜爱与赞美三、总结收获小结: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简朴、洁净的庭院和院外有情有义 的绿水青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 洁的人格品质五、作业布置.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1 .书湖阴先生壁(其二)王安石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六、板书设计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院里:茅檐花木 山水田园院外:一水两山 清新秀丽表达方法:描写拟人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湖阴先生 ;第三、四句诗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写出湖阴先生对山水的 之情;整首诗的景物描写由 及,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