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看法、公式、进率汇总小学数学看法、公式、进率等(四年级专用)长度单位换算1 千米 =1000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米=10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 =100 平方毫米体( 容) 积单位换算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升 1 立方厘米=1毫升1 立方米 =1000 升重量单位换算1 吨 =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 1 千克 =1 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时间单位换算1 世纪 =100 年 1 年=12 月大月 (31天 ) 有:1\3\5\7\8\10\12月小月 (30天 ) 的有 :4\6\9\11月平年 2月28天;闰年 2月29天平年全年 365 天;闰年全年 366 天1 日=24 小时 1 时=60分 1分=60 秒 1 时=3600秒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 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 1 倍数3、 速度×时间=行程行程÷速度=时间行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 面 体 算公式1、 方形的周 =( + )× 2 C=(a+b) ×22、正方形的周 = × 4 C=4a3、 方形的面 = × S=ab4、正方形的面 = × S=a.a= a25、三角形的面 =底×高÷ 2S=ah÷26、平行四 形的面 =底×高S=ah7、梯形的面 =(上底 +下底)×高÷2S=( a+b)h÷28、直径 =半径× 2d=2r半径 =直径÷ 2r= d÷ 29、 的周 = 周率×直径= 周率×半径×2c=πd =2 πr10、 的面 = 周率×半径×半径 s= π×r ×r基本看法、方法:1、小数加减:小数点 ;按整数加减的方法 行。
10. 48+ 0. 5782、3、小数乘法:按整数的乘法 行;等 算完了再数出被乘数、乘数共有几位小数;再在 的相 地址点出同样的小数位如:× 0.3 220572308584、小数点向右移 一位;原来的数就 大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 两位;原来的数就 大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 三位;原来的数就 大 1000 倍⋯⋯小数点向左移 一位;原来的数就 小 10 倍;小数点向左移 两位;原来的数就 小 100 倍;小数点向左移 三位;原来的数就 小 1000 倍⋯⋯5、小数除法:最重要的是第一步:除数必然必 是整数!不是整数的要先化成整数;同 ;被除数也要 大同样的倍数;如 12.5 ÷ 7( 不用化 ) 456 ÷1.2( 必 化成 4560÷12)第二步:按整数除法 行;得出商 ;商的小数点必然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 看法、法规、性质、公式四年级数学上册看法汇总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1、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2、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 ,, 都是计数单位。
3、表示物体个数的 1; 2; 3; 4;5; 6;7;8;9;10;11;,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适用 0 表示; 0 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 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量的4、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5、多位数的读法: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数;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在后边加上“亿”或“万”字;每级尾端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 或有几个 0 都只读一个 06、多位数的写法:比较数位序次表;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7、比较数的大小:从高位开始比较;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同样时左数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8、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尾端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尾端 8 个4 个 0 改写成“万”字;把整0 改写成“亿”字9、“四舍五入”: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四舍;就是若是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 或比 4 小;就把尾数舍去;五入;就是若是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 5 或比 5 大;就把尾数改写成 0;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第二单元 《角的胸襟》1、射线有一个端点;能够向一端无量延伸;直线有 0 个端点;能够向两端无量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
2、从一点出发能够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能够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极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角平时用符号“∠”来表示4、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 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记作: 1°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6、我们学过的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锐角小于 90 度;直角等于 90 度;钝角大于 90 度而小于 180 度;平角等于 180 度;周角等于 360 度 1 平角 =2 直角; 1 周角 =2 平角 =4 直角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订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也能够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若是两条直线订交成直角; 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 、若是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若是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各处相等4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5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6 、正方形是特其他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其他平行四边形7 、平行四边形简单变形;拥有不牢固的特点8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 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9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10 、两个完好同样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好同样的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1 、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 、除法计算法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若是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然要比除数小。
2 、商不变性质: 在除法里;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 (或同时除以几);(0 除外)商不变3 、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 ;商也要乘几(或除以几)4 、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 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反而要除以几 (或乘几)5 、有余除法关系式:除数 =商×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人教版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看法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是只有加、减法也许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序次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四则运算式子各部分的关系:(1)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 =差 被减数 =差+减数 减数 =被减数-差(2)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 =商 被除数 =商×除数 除数 =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0( 3)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 除数 =(被除数-余数) ÷商 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略计算》1 、两个加数交换地址;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 a +b=b+ a2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也许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a +b) + c=a+(b + c)3 、交换两个因数的地址;积不变这叫做乘法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a × b=b× a4 、先乘前两个数;也许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a ×b) × c=a× (b ×c)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 (a +b) × c=a× c+b×c 也许 a ×(b +c)=a ×b+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