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学案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3.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学习重点】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难点】 鉴赏诗歌,并尝试借用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自主预习案】 1.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圣树,开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诗人、作家,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 _____________、 等,长篇小说有_____________、 等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 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给加点字注音: 嗅闻( ) 衍那( ) 花瓣( ) 膝上( ) 笑嘻嘻( ) 匿笑( ) 祷告( ) 沐浴( ) 3.解释下列词语: 祷告:_____ 沐浴: 匿笑:_____ 嗅: 4.这首诗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构成一组组甜美动人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__ 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 ________ _ 。
5.阅读全文,选出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世界上有一种人,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 总是千万次嘱咐要多吃点,要多穿衣服,要注意安全…… 你觉得她很啰嗦,很烦,但同时也觉得很窝心; 这种人,在你缺钱的时候, 她总会说些赚钱不容易、省着点花的话来教训你, 但一边教训你,又一边塞钱给你, 这种人的名字叫做——母亲 由此引出本文正是表达母子之间爱的文章,来看看本文是如何表达的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听读诗文感母爱 教师范读(播放音乐配音)学生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 2.指出下列诗句朗读的情感语气。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_ )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 (二)品读诗文知母爱 3.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4.《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5.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三)赏读诗文悟母爱 6.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7.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8.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9.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 (四)鉴读诗文写母爱 假如明天是你爸爸或妈妈的生日,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他们的满怀爱意,在贺卡或明信片上写一段话给你的爸爸或妈妈,用“假如我变成了_______ ,我要__________ ”的句式,表达你们对爸爸或妈妈的爱。
三、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内化目标 回顾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诗歌思想感情要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懂得了运用描写具体形象来传情达意的写作手法,知道了母爱伟大,母爱圣洁,母爱永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平日里,你体会到父母对你的关爱吗?他们经常对你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面对父母的爱,你有过回报这种爱的想法和行动吗? 【拓展检测案】 四、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反思目标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作家、诗人________(姓名),他曾 在1913年获 ____奖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 B.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 C.赞美孩子的可爱。
D.花儿的色彩,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4.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请用文中的 语句概括作答,不少于三个方面 ⑴ ____ ⑵ ____⑶___ 5.孩子做的这些事,反映了他(她) ____的性格,也表现了他(她)___ 的心愿 6.第⑧段中,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孩子,她为什么要说“你这坏孩子"? ●课外语段阅读: 对 岸 (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 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在这个高岸之后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的软泥上;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在林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中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妈妈,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远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7.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节诗的大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8.诗人通过优美的诗句表现怎样的思想境界? 9.本诗的题目是“对岸”,若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是否可以?为什么? 10.“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使用的修辞方法和作用是( ) A.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海天一色图 B.拟人,形象地描绘残阳如血,长草白花与月光一同涌起的波浪图 C.拟物,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月光照长草白花的水墨画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案】 1.印度金黄色 印度 “诗圣”《新月集》、《飞鸟集》《小沙子》、《沉船》《吉檀 迦利》 2.xiù yán bàn xī xī nì dǎo mù 3.向神祈求保佑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 偷笑 4.孩子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温馨和谐真挚的母子之爱 5.D 【课内探究案】 1.舒缓温馨 2.(1)孩子的调皮、快乐(2)母亲的焦急惦念(3)母亲的嗔怪、担忧、 焦虑和欣喜(4)(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3.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4.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 页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5.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 孝顺机灵、天生善良母亲: 关爱孩子、 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凋、有虔诚的信仰 6.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7.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8.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9.喜爱、赞美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 写母爱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劳…… 4.假如我变成了一株绿色植物,我要在妈妈工作时深情地望着妈妈,就像我小时侯妈妈望着我一样,眼神里充满了爱的信息,我还要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氧气,让整个房间空气温馨,让妈妈更加轻松快乐。
5.假如我变成了一辆自行车,我要让妈妈骑在我的身上,让我护送着妈妈去上班,让妈妈既省力又平安……) 【拓展检测案】 1.印度 泰戈尔 诺贝尔文学奖 2.D 3.B 4.⑴看着妈妈工作 ⑵让妈妈嗅到花香⑶将影子投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5.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