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20229 教科版 五年级 科学 上册 目 录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测验(一) 2、种子发芽测验(二) 3、查看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7、变更生态瓶 8、维护生态平衡 光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 / 78 地球外观及其变化 1、地球外观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变更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裁减对土地的侵蚀 运动和力 1、我们的小缆车 2、用橡皮筋作动力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4、测量力的大小 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 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2 / 78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筹划 一、指导思想: 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学生亲身体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奇怪心和探究欲,进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根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生物与环境”、“光”、“地球外观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片面: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存在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其次片面引导学生查看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查看,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片面内容,是把以上熟悉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熟悉到养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查看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熟悉大量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结果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学识 《地球外观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熟悉地球外观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理由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片面。
第一片面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其次片面学习测量力的大小,熟悉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打定第三片面熟悉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 3 / 78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片面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共有1个班,学生25 名,其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整体学习对比专心,但缺乏生动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学识,而不擅长设法自主去获取学识并在生活中生动运用学识因而学生对根基学识的掌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才能差 2、已有学识、阅历: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较缺乏,科学探究才能也较弱家长和片面教师偏重于语文数学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遇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实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查看、测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学识、进展才能、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边世界有着猛烈的奇怪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概括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重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边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学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进展对周边世界的奇怪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提防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赏识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养护,关切科技的和谐进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 4 / 78 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根基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才能 六、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根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日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专心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专心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 、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概括处境,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空气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举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测验室,尽可能的在科学测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测验引导学生自己察觉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 、提防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迟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日 期 内 容 1 9.2 – 9.8 始业教导 种子发芽测验(一) 种子发芽测验(二) 2 9.9—9.15 查看绿豆芽的生长 蚯蚓的选择 食物链和食物网 3 9.16—9.22 做一个生态瓶 变更生态瓶 维护生态平衡 4 9.23—9.29 机动 5 9.30—10.6 国庆节假期 6 10.7—10.13 机动 光和影 阳光下的影 7 10.14—10.20 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的反射 光与热 8 10.22—10.27 更多的光和热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5 / 78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