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画艺术—徐悲鸿︽八骏图︾《八骏图》《八骏图》是从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画画的是周穆王 游昆仑山时为之驾车的八匹良马关于八骏的名目,各书记 载不同晋王嘉《拾遗记》中记载:“八骏之名,一曰绝地, 二曰翻羽,三曰奔霄,四曰越影,五曰逾晖,六曰超光,七 曰腾雾,八曰挟翼”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徐悲鸿先生所绘《八骏图》,它 是徐先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它绘于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是先生为即将凯旋回国的抗战时期美 国援华空军少将司令陈纳德将军所画,为纪念陈将军与中国 人民共同经历的八年抗战,表达对将军无私援华的崇敬之情 那昂首奋蹄的八匹骏马,取材于周穆王的八匹千里马,象 征着正义战争中人民势不可挡的力量这幅画后来伴随着陈 纳德将军回到美国,一直到他去世后,夫人陈香梅女士将这 幅《八骏图》捐赠给了华盛顿费尔博物馆 • 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徐悲鸿先生画的马,肌肉、骨骼 以及神情动态,是作过长期的观察 研究的早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 习期间就常常去马场画速写,并精 研马的解剖,积稿盈千这为他后 来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徐悲 鸿自已也说道:“我爱画动物,皆对 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 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 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 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
从而能够成马在胸,游刃有余地去 补捉瞬间即逝的动态神情,得心应 手地采用前人不敢涉猎的大角度透 视,创作出来的崭新艺术形象 《八骏图》不仅画的像真的, 而且很有神韵,让人感觉栩栩如 生.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 八匹形态各异、倜傥洒脱的马, 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 空而起、四蹄生烟……他画的 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融中西 绘画之长於一炉,笔墨酣畅,形 神俱足它那刚劲矫健,剽悍的 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 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 寄情于马先生的马最能反映他的个 性,最能表达他的思想感情 徐悲鸿的马受到人们喜爱,除 了他所下的功夫之外,更重要 的是他倾注于其中的感情,并 将这种情感化作一种精神、以 马为载体而表现出来马, 在 中国人心目中始终是人才的象 征,是民族振奋的象征,执着 于现实的徐悲鸿翻来覆去地画 马,正是有所感而发,尽抒胸 臆徐悲鸿笔下的马,从来不 戴缰辔,是因“马也和人一样 ,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 制 他借马的形象表达的高尚情操 和他在艺术作品中所寄托的内 涵更成为鼓舞人们的精神力 量1949年,新中国成立而 在正值建国前夕,徐悲鸿先生 绘制了《八骏图》,可见徐悲鸿先生心情之激动,高兴。
如画中奔跑的骏马一样 “山 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 道平”,这是画家对新中国 的正确理解,也是他毕生追 求的理想 • 2010级旅管系一班 • 杨建业 • 20101201140 • 序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