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3章 道路施工图绘制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44MB
约12页
文档ID:7851705
第13章 道路施工图绘制_第1页
1/12

86 - 13 道路施工图绘制 计划学时: 4 学时 本章要点: ™ 道路施工图的组成 ™ 道路平面图的绘制 ™ 道路纵断面图的绘制 ™ 道路横断面图的绘制 13.1 道路施工图的制图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 GB 50162-92)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工程的设计、标准设计和竣工的制图 13.2 道路施工图的组成与主要内容 道路施工图是用来表达道路空间位置、线型和尺寸的工程图样 广义的道路施工图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等各类道路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和制图 狭义的道路施工图 包括:地形图、 道路平面图、道路纵断面图、道路横断面图 、平面及立体交叉图、交通工程图 13.3 地形图的绘制 13.3.1 地形图认识 ( 1)地形、地物认识 - 87 - ( 2)比例尺 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分为大、中和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其中 1:1000、 1:2000 常用于道路施工平面图绘制; 中比例尺: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其中 1:5000、 1:10000 的地形图常用于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小比例尺: 1200000、 1:500000、 1:1000000。

13.3.2 地形图图示 13.4 道路平面图的绘制 道路平面图是将道路的路线画在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上 作用:表达路线的方向、平面线型(直线和左右弯道) 、以及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物情况 道路平面图包括主要内容:地形、地物; 路线部分 - 88 - 13.4.1 平面图的比例 ( 1)一般公路路线平面图采用 1:2000 的比例,平原微丘陵区可采用 1:5000 的比例 ( 2)高等级公路的平面图比例用 1:1000 或 1:2000 ( 3)城市道路平面图一般采用的比例为 1: 500~1:1000 13.4.2 平面图的绘图规定 根据《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 GB 50162-92) ,平面图的绘制应符合以下绘图规定 ① 常用的图线规定 设计路线应采用加粗粗实线表示,比较线应采用加粗粗虚线表示;道路中线应采用细点划线表示;中央分隔带边缘线应采用细实线表示;路基边缘线应采用粗实线表示;导线、边坡线、护坡道边缘线、边沟线、切线、引出线、原有通路边线等,应采用细实线表示;用地界线应采用中粗点划线表示;规划红线应采用粗双点划线表示 ② 里程桩号标注 里程桩号的标注应在道路中线上从路线起点至终点,按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

公里桩宜标注在路线前进方向的左侧,用符号 “〇 ”表示;百米桩宜标注在路线前进方向的右侧,用垂直于路线的短线表示也可在路线的同一侧,均采用垂直于路线的短线表示公里桩和百米桩 ③ 平曲线特殊点表示 平曲线特殊点如第一缓和曲线起点、圆曲线起点,圆曲线中点、第二缓和曲线终点、第二缓和曲线起点、圆曲线终点的位置,宜在曲线内侧用引出线的形式表示,并应标注点的名称和桩号 ④ 平曲线要素标注 在图纸的适当位置,应列表标注平曲线要素:交点编号、交点位置、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切线长度、曲线总长度、外距等高等级公路应列出导线点坐标表 ⑤ 缩图中的主要构造标注见图 13-10 ⑥ 文字说明宜采用引线标注,见图 13-11 - 89 - 图 13-10 构造物的标注 图 13-11 引出线标注示例 13.4.3 道路平面图绘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交点的绘制、包括三角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等 根据统计出的各交点坐标值(表 13-1) ,使用绘制 “POINT”命令,直接输入点的坐标即可,重复操作,将所有交点精确的绘制在相应位置上,如图 13-12 所示。

图 13-12 交点坐标 ( 2)导线及道路中线 再利用 “LINE”命令将这些交点链接起来,则会得到道路的大致走向,并对导线点、交点组个编号,注明路线在本张图中的起点和终点历程,如图 13-13 图 13-13 平面路线大致走向 ( 3)在平面图绘制中会涉及两种曲线,一种是圆曲线,另一种是缓和曲线 ① 圆曲线的绘制 采用绘制 “圆 ”命令绘制辅助圆,如图 13-14(a) 采用 “修剪 ”命令,剪掉两切点之外多余的圆弧部分,如图 13-14(b) ( a) ( b) 图 13-14 圆曲线 ② 曲线段的参数 公路曲线段(转弯处)在平面图中用交角点编号来表示,如 JD1 表示第一号交角点 α—偏角, αz左偏角, αy右偏角 R — 弯曲半径 T — 切线长 L — 曲线长 E — 外失距 l— 缓和曲线长 ZY — 曲线起点 (直圆) 来向桩号 =去向桩号 断链剪短或增长 示意图名称 细实线 - 90 - YZ —曲线终点(圆直) QZ —曲线中点 ( 4)图形标注 路线的长度用里程标示,里程桩号应表在道路中线上,从路线起点到终点按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

1)用粗实线沿公路的中心线表示; 2)路线长度用里程表示,分段画出按规定由左至右递增沿路线前进方向,于左侧设表示里程数,于右侧设百米桩 1 至 9; 3)曲线型公路路线转弯处,用交角点编号及曲线要素表来表示; 4)水准点:控制标高的水准点下标有标高值 ( 5)完善平面图 构筑物、水系及附属物、地形地貌、植被、不良地质地带等均应注明 - 91 - 13.5.4 上机操作 根据教材表 13-3 和 13-4 绘制道路路线平面图 13.5 道路纵断面图的绘制 路线纵断面图是用假想的铅垂面通过路中心线进行剖切展开后得到的断面图 路线纵断面图主要表达路线中心纵向线型以及地面的起伏、地质和沿线设置构造物的概况 13.5.1 纵断面图的比例 纵断面图的绘制采用直角坐标系,其中纵坐标表示高程,横坐标表示里程桩号 水平比例尺为 1:2000,垂直比例尺为 1:200 13.5.2 纵断面图的绘图规定 根据《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 GB 50162-92) ,纵断面图的绘制应符合以下绘图规定 ( 1)图面布置 纵断面图的图样应布置在图幅上部测设数据应采用表格形式布置在图幅下部。

高程标尺应布置在测设数据表的上方左侧,如图 13-19表格可根据不同设计阶段和不同道路等级的要求而增减 .纵断面图中的距离与高程宜按不同比例绘制 高程高程标尺 地质概况 坡度 %/距离 m 竖曲线 填高 - 92 - 挖深 设计高程 地面高程 图 13-19 纵断面的图面布置 ( 2)线形 道路设计线应采用粗实线表示;原地面线应采用细实线表示;地下水位线应采用细双点划线及水位符号表示;地下水位测点可仅用水位符号表示,如图 13-20 图 13-20 道路设计线、原地面线、电线水位线标注 ( 3)竖曲线标注 当路线坡度发生变化时 ,变坡点应用直径为 2mm 中粗线圆圈表示;切线应采用细虚线表示;竖曲线应采用粗实线表示标注竖曲线的竖直细实线应对准变坡点所在桩号,线左侧标注桩号;线右侧标注变坡点高程水平细实线两端应对准竖曲线的始、终点两端的短竖直细实线在水平线之上为凹曲线 ;反之为凸曲线竖曲线要素 (半径 R、切线长 T、外矩 E)的数值均应标注在水平细实线上方 (图 13-21a)竖曲线标注也可布置在测设数据表内,此时,变坡点的位置应在坡度、距离栏内示出 (图 13-21b)。

( 4)沿线构造物及交叉口的标注 道路沿线的构造物、交叉口,可在道路设计线的上方,用竖直引出线标注竖直引出线应对准构造物或交叉口中心位置线左侧标注桩号,水平线上方标注构造物名称、规格、交叉口名称,如图 13-22 所示 水位测点符号地下水位线 设计线 地面线切线 变坡点- 93 - 图 13-22 沿线构造物及交叉口标注 图 13-23 水准点的标注 ( 5)水准点的标注 水准点宜按图 13-23 标注竖直引出线应对准水准点桩号,线左侧标注桩号 ,水平线上方标注编号及高程;线下方标注水准点的位置 ( 6)盲沟和边沟底线的标注 盲沟和边沟底线应分别采用中粗虚线和中粗长虚线表示变坡点、距离、坡度宜按图 13-24标注 .变坡点用直径 1-2mm 的圆圈表示 ( 7)里程桩号标注 里程桩号应由左向右排列应将所有固定桩及加桩桩号示出桩号数值的字底应与所表示桩号位置对齐整公里桩应标注 “K”,其余桩号的公里数可省略 (图 13-25) 图 13-25 里程桩号的标注 ( 8)平曲线标注 在测设数据表中的平曲线栏中,道路左、右转弯应分别用凹、凸折线表示。

当不设缓和曲线段时,按图 13-26a 标注;当设缓和曲线段时,按图 13-26b 标注在曲线的一侧标注交点编号、桩号、偏角、半径、曲线长 图 13-26 平曲线标注 ( 9)其他规定 在纵断面图中可根据需要绘制地质柱状图,并示出岩土图例或代号各地层高程应与高程标尺对应探坑应按宽为 0.5cm、深为 1 100∶的比例绘制,在图样上标注高程及土壤类别图例钻孔可按宽 0.2cm 绘制,仅标注编号及深度,深度过长时可采用折断线示出 纵断面图中,给排水管涵应标注规格及管内底的高程地下管线横断面应采用相应图例无- 94 - 图例时可自拟图例,并应在图纸中说明 在测设数据表中,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填高、挖深的数值应对准其桩号,单位以米计 13.5.3 纵断面的绘制内容和方法 ( 1)绘制内容 道路纵断面图的绘制内容主要包括图样和测设数据两部分 图样:原地面高线(用不规则的细折线表示);设计地面高线(用中粗实线表示)、竖曲线及其要素;注出桥梁、涵洞、立体交叉和通道等人工构造物的名称、规格和中心里程 测设数据:土壤地质说明、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坡度、坡长、直线及平曲线、里程桩号等。

( 2)道路路线纵断面图的绘制方法及步骤 1)建立标尺 图 13-27 建立标尺 ( 2)绘制数据表 - 95 - 图 13-28 绘制数据表 ( 3)绘制地面线 ( 4)设计变坡线 ( 5)绘制竖向曲线 ( 6)完善道路纵断面图 13.5.4 上机操作 根据教材图 13-29 数据表资料绘制道路路线纵断面图 13.6 道路横断面图的绘制 道路横断面图是在路线中心桩处作一垂直于路线中心线的断面图 路基横断面图的作用是表达各中心桩处横向地面起伏及设计路基横断面地情况 路基横断面图的形式有三种:①填方路基; ②挖方路基;③半填半挖路基 13.6.1 横断面图的比例 一般采用 1:100~1:200 13.6.2 横断面图的绘图规定 根据《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 GB 50162-92) ,横断面图的绘制应符合以下绘图规定 ( 1)线形 路面线、路肩线、边坡线、护坡线均应采用粗实线表示;路面厚度应采用中粗实线表示;原有地面线应采用细实线表示,设计或原有道路中线应采用细点划线表示 (图 13-35) 当道路分期修建、改建时,应在同一张图纸中示出规划、设计、原有道路横断面,并注明各道路中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规划道路中线应采用细双点划线表示规划红线应采用粗双点划线表示在设计横断面图上,应注明路侧方向 (图 13-36) - 96 - 图 13-35 横断面示意图 ( 2)管涵、管线的标注 横断面图中,管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