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验集料课件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2MB
约54页
文档ID:591073433
试验集料课件_第1页
1/54

第一部分集 料 第一部分集 料•分 类 (1)根据集料形成过程:卵石、碎石; (2)根据粒径大小:粗集料、细集料(注意不同用途时的划分依据); (3)根据化学成分:酸性集料、碱性集料(知道典型酸性集料和碱性集料代表). 一、集料基本概念•集料粒径 不同应用目的粒径划分采用不同划分界限 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粗细粗集料划分尺寸为4.75mm,而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细粗集料划分尺寸为2.36mm ;•集料最大颗粒 集料最大粒径:使集料100%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存留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即第一次开始产生少量存留的筛孔尺寸. 一、集料基本概念——标准筛•标准筛概念 根据规范要求,沿用多年的两套标准筛系统合并为一种规格,孔的形状全部为方形,其中孔径设置有: 75mm、63mm、53mm、37.5mm、31.5mm、 26.5mm、19mm、16mm、13.2mm、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 一、集料基本概念•取样量 现场选取用于室内试验所需的材料数量,要求有代表性,前后取样的一致性。

该数量取决于试验项目内容、项目的数目以及集料公称粒径的大小•试验用量 针对某项试验所需的数量,取决于具体试验项目和材料公称粒径大小 一、集料基本概念——标准筛•标准筛概念 根据规范要求,沿用多年的两套标准筛系统合并为一种规格,孔的形状全部为方形,其中孔径设置有: 75mm、63mm、53mm、37.5mm、31.5mm、 26.5mm、19mm、16mm、13.2mm、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 . 一、集料基本概念•取样量 现场选取用于室内试验所需的材料数量,要求有代表性,前后取样的一致性 该数量取决于试验项目内容、项目的数目以及集料公称粒径的大小•试验用量 针对某项试验所需的数量,取决于具体试验项目和材料公称粒径大小 粗集料的技术性质 ——力学性质•压碎值:用于评定粗集料的承载能力;•洛杉矶磨耗率:评定粗集料抗磨耗、冲击、边缘剪切等综合性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表层用粗集料专用试验—— 抗冲击值:评定粗集料抵御行车过程产生冲击现象的能力; 抗磨耗值:评定粗集料抵御行车车轮产生磨损过程的能力; 抗磨光值:评定粗集料在车辆行驶时不被磨光的能力; 三、粗集料表面特征•针片状颗粒——强调的内容:(1)针片用状颗粒的定义;(2)针片状颗粒试验检测方法;(3)明确用于不同目的时,针片状颗粒定义和试验方法上的区别. 四、细集料技术性质•级配:表示颗粒状材料粗细颗粒的分级搭配,通过筛分试验采用下列参数进行评价。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通过百分率•砂中有害物质——泥含量、氯化物、有机质、硫化物、轻物质、云母. 五、集料试验操作•共计十一项试验,其中粗集料强调七项、细集料三项 强调内容有: 粗集料——密度试验、洛杉矶磨耗试验、压碎试验、针片状颗粒含量检测试验; 细集料——筛分试验,注意筛分试验过程中操作细节,并注意沥青混合料用砂的筛分和水泥混凝土用砂的筛分方法的区别. 压碎试验•注意用于沥青混合料和用于水泥混凝土的试验方法一致,都采用压碎到2.36mm下粒径的多少进行评定前者试验结果称为压碎值,后者结果称为压碎指标值•二者试验结果的换算关系为: 压碎指标值= 0.816压碎值 - 5 洛杉矶磨耗试验•注意不同规格(目的)材料需要不同粒径粒径组合搭配,同时要求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钢球一起参与试验;•评定结果的尺寸为1.7mm;结果以小于1.7mm粒径的数量占整个试验用量的百分数表示 针片状颗粒(混凝土)检测针片状颗粒定义: 针状颗粒——凡集料颗粒某一方向的尺寸超出所属粒级平均粒径的2.4倍时的颗粒; 片状颗粒——凡集料颗粒某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所属粒级平均粒径的0.4倍时的颗粒; 用于水泥混凝土集料试验采用规准仪法; 针片状颗粒(混凝土)检测针状规准仪针状规准仪 片状规准仪片状规准仪首先要确定每次试验时集料的数量;首先要确定每次试验时集料的数量;进行粗细不同颗粒的分级,其中共有进行粗细不同颗粒的分级,其中共有6 6个级别;个级别;逐一分级进行鉴别判定逐一分级进行鉴别判定. . 砂筛分试验•注意不同用途的砂或不同状况的砂的筛分区别;•采用标准套筛:从4.75mm至0.075mm,通常试验用砂质量500g;•过筛要充分彻底:在过筛完成后,要逐一进行每个筛的单独操作,当每分钟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可认为过筛完成;•要求试样总量与各筛存留量之和的差值不得超过总量的1%.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有关级配的概念•级配类型连续级配——在较宽的范围里不同粒径颗粒连续分布的级配;间断级配——在粒径分布过程中,位于中间部位有一个或 连续若干粒径缺失的级配;开级配——在较窄且偏粗的范围内连续分布的级配;•级配范围:用于控制集料级配状况的标准.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级配设计概念•设计方法 计算法、图解法、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条件1. 目标级配设计范围;2. 各规格矿料筛分结果.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级配设计过程•图解法设计主要步骤 1. 按一定比例绘制一个矩形框图,从左下到右上引对角线。

纵边以常数尺度标出通过量刻度,并根据要求的级配通过量范围中值在横边上确定各筛孔孔径位置;2. 将各规格矿料筛分结果在框图中以折线的形式绘制在图中;3. 根据相邻两条折线的位置关系,依次确定不同规格矿料在合成级配中所占比例;4. 对所得比例进行验算,如果与所需的级配范围不完全相符,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例,直至合成级配完全满足级配要求. 第二部分水泥和水泥混凝土 水泥定义和分类•增加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在通用硅酸盐水泥概念下,将水泥划分为六个品种—— (1)硅酸盐水泥:当活性材料(主要是矿渣)掺量≤5%时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并进一步分为P.I和P.II两种; (2)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5且≤20活性材料的通用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O ; 水泥定义和分类(3)矿渣硅酸盐水泥 :矿渣掺量范围>20%且≤70% ,并分为A型和B型A型矿渣掺量>20%且≤50%,代号P.S.A;B型矿渣掺量>50%且≤70%,代号P.S.B ;(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活性材料掺量范围>20%且≤40%,代号P·P ; (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掺量>20%且≤40% ,代号P·F ; (6)复合硅酸盐水泥 :掺入>20%且≤50% 的复合型混合材料,代号 P·C . 一. 水泥技术性质——水泥概述•水泥生产工艺两磨一烧——通过生产工艺,了解水泥熟料中加入石膏的作用原理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水泥外掺料了解水泥中加入外掺料的目的和作用——外掺料分为活性和非活性两种类型,其目的是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改善水泥品质. 一. 水泥技术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指水泥中可能对水泥性能带来不利影响的有害成分,主要有:1. 酸不溶物; 2. 游离氧化钙;3. 游离氧化镁;4. 三氧化硫;5. 烧失量;6. 碱含量; 7. 氯离子. 一. 水泥技术性质——物理性质•细度定义:表示水泥颗粒粗细程度 意义:过粗或过细对水泥的品质都不利•标准稠度定义:指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沉入时所产生的阻力达到规定状态时所具有的水和水泥用量的百分比意义:是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的基础•凝结时间定义:水泥浆从可塑状态到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分初凝和终凝•安定性定义:表征硬化后的水泥浆体是否产生过量或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从而对水泥结构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原因:造成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在于水泥中存在过量的游离氧化钙和游离氧化镁以及三氧化硫 . 一. 水泥技术性质 ——力学性质•定义主要指水泥胶砂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强度等级根据规定龄期所得的抗折、抗压强度来划分,并依据28d抗压强度的大小进行命名;•影响强度的因素1. 测定时水泥胶砂的材料组成比例;2. 成型养护条件和龄期;3. 力学强度试验条件和方法. 三. 水泥试验检测——试验内容•共计五项试验内容,包括: (1)水泥细度试验检测、 (2)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确定、 (3) 凝结时间测定、 (4)安定性检测、 (5)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试验检测注意事项 (1) 哪些试验分为了标准法和代用法,两种方法相互间关系; (2) 判定试验结果的标准; (3) 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4) 影响加载试验过程的两个因素——加载速率和适宜的压力机量程选择; (5) 抗折抗压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 水泥试验检测——标准法和代用法说明•用于水泥试验的方法中存在标准法和代用法概念;•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使我国水泥试验操作方法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接轨,以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当作标准方法,而将长期以来在我国采用的方法看做为代用法;•两种方法不存在孰优孰劣的说法,在有条件时首选标准法,当两种做法得到的结果不一致时,以标准法结果为准. 水泥试验检测——水泥细度检测•细度试验方法可分为筛析法和比表面积法;•通常大多采用筛析法,当检测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时则要采用比表面积法;•筛析法又分为水筛法和负压筛法,其中水筛法是代用法,负压筛法是标准法;•试验结果以水泥标准筛上的存留量占试验用水泥数量的百分数表示. 水泥试验检测——水泥细度检测•当采用负压筛法时,注意负压筛仪的真空度要达到4000~6000Pa;•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面积物质的质量,物质比表面积越大,其颗粒越细. 勃氏比表面积仪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操作•根据公式确定试验用水泥质量:•将水泥按一定方式装填在透气筒中,然后安放到U型管上;•开动抽气泵,慢慢打开玻璃旋塞,使右侧玻璃管中的液面缓缓上升至第一道刻度线,关闭抽气泵和玻璃旋塞;•当液面下降至第二道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面到达第三道刻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经过第二道和第三道刻度线所需的时间和试验时的温度;•根据不同情况,通过公式计算出水泥的比表面积. 水泥试验检测——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该试验内容也可分为标准法和代用法两种,其中标准法采用维卡仪,而代用法采用试锥法;•两类方法都是固定水泥用量500g,根据经验采用调整用水量方法找出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的用水量;•搅拌程序要按照规定进行. 水泥试验检测——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试验判断结果维卡仪以试杆贯入水泥浆离底板距离为6±1mm 为准,试锥法以试锥贯入水泥浆深度达到28±2mm为准. 水泥试验检测——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代用的试锥法还可采用固定用水量的方法进行,也就是称取水泥500g,统一加水量142.5ml。

根据试锥贯入深度S(mm)通过计算得到标准稠度P:P(%)=33.4-0.185S 水泥试验检测——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试验检测——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方法•水泥凝结时间试验分为初凝检测和终凝检测两个步骤;•初凝时间是根据标准试针贯入水泥浆的深度离底板距离为4±1mm时为准,终凝时间是试针贯入水泥浆深度仅为0.5~1mm时所需时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检测采用不同试针,其中终凝时间试针带有一个环形附件 水泥试验检测——安定性试验•试验方法称为沸煮法,可分为标准法——雷氏夹法和代用法——试饼法;•试饼法判断方法是从试饼沸煮后是否有明显变形现象、表面是否出现裂缝和掉渣来判断;•沸煮时要求30min内开始沸腾,连续沸煮三小时途中不等补加水. 水泥试验检测——安定性试验•雷氏夹法注意判断方法,要求沸煮之后雷氏夹指针打开的距离(mm)与沸煮之前的打开距离之差的平均值不大于5mm;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