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科技大学2022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99KB
约10页
文档ID:292003287
电子科技大学2022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_第1页
1/10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电子科技大学2022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目次 电子科技大学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本要求 (1) 全日制研究生课程编号、课程分级及研究生获取课程学分计算说明 (3) 翻译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0) 新闻与传播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4)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8) 光学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2)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6) 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0)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4)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电路与系统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9)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3)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7)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51)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物理电子学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55)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光通信工程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59)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微波通信工程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63)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卫星导航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67)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EDA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71)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电子系统软件测试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75)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79)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空间测控与信息工程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83)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87) 操纵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91) 计算机技术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95) 软件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99)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03) 工业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07) 工程管理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11) 物流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15) 工商管理硕士(MBA)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19) 公共管理硕士(MPA)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37) 工程管理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41) 备注:共33个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含13个方向,MBA含4个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本要求 电子科技大学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本要求 (2022年修订) 制订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以《教导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观法》(教研(2022)1号)文件精神为依据,以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特意人才为目标 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相对比,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偏重于应用型培养因此,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在相关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版的根基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课、非学位选修课的选择范围在学术型研究生对应的课程范围内,但需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以表达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完整性和专业学位教导的特色根本要求如下: 1.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仍采用传统的责任学院负责制,由责任学院分管统招研究生培养的院长负责协调组织,落实相关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原那么上由9人组成)开展此项工作,集体议论定稿 若某专业领域属于多个学院同时招收该类研究生,那么由责任学院根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责任学院一览表”中相关信息,负责邀请该领域其他招生学院的专家,参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主体框架,共同商定框架中的学位课、非学位课等内容,拟定该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概括内容。

2.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脱产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至三年;提前完成硕士学位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因客观理由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延长学习,但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四年 3.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分成三个模块:学位课、非学位选修课、必修环节(含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中,学位课、非学位选修课的课程学习内容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内容一致,教学要求一致,但在课程梳理中应当侧重于应用型培养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3个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4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9学分课程学分中,学位课不低于15学分,公共根基课必修,根基课至少选修一门;必修环节中,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6学分,其他必修环节不低于3学分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需要,相关学院负责落实开出1~2门实践教学课程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审核通过后,负责汇总全校实践教学课程,面向全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本学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选修本学院开设出的测验课程有优先权,可跨学院跨领域通选在条件允许下,学术型研究生也可选修该类课程 4.实践教学环节中开设的测验课程,其课程编号保持8位数不变。

每位的概括含义为: ·1· 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 学院课程所课程该级号下代码属学科级号课程依次号 其中,②中代表的课程所属领域两位数,首位统一为“4”,次位是该领域的编号,对应的编号规矩请参见《课程编号、课程分级及研究生获取课程学分计算说明》例如,某课程编号“07425001”表示:该课程为开课的自动化学院(07)的“仪器仪表工程”专业领域(42)中的、课程级别名为5的某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是该级别下的第1门课程(001) 5.各实践教学课程应合理安置开课学期,制止“秋紧春松”或“秋松春紧”现象 6.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课程学习、实践教学、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7.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应用课题或现实课题,强调研究生在掌管才干域根基学识的根基上,能够解决概括的工程问题或实现工程应用 8.各学院应根据实际处境,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表达出各学院各领域的专业特色 全日制研究生课程编号、课程分级及研究生获取课程学分计算说明 ·3· 全日制研究生课程编号、课程分级及研究生获取课程学分计算说明 一、课程编号方法 研究生课程编号共八位数,其概括含义分别为: 学院 课程所 课程 该级号下 代码 属学科 级号 课程依次号 例如: 某课程编号“01025003”表示:开课单位为通信学院(01)、在该学院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02)中的课程级别名为5、是该级别下的第3门课程(003); 某课程编号“07425001”表示:该课程为开课单位为自动化学院(07)、在该学院的“仪器仪表工程”硕士专业领域(42)中的课程级别名为5、是该级别下的第1门课程(001)(主要面向“实践教学环节”开设)。

二、课程编号各位数概括内容 ①——第一、二位,代表开课学院代码; 更加地,“20”代表全校统一编号的根基课/专业根基课/专业课;“00”代表校素质教导课程 ②——第三、四位,代表各学院包含的学科或专业领域对应序号; 更加地,若为面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所开设的特意课程,那么对应专业领域代表的两位数,首位统一为“4”,次位是该领域的编号 开课学院对应代码和学院包含的学科对应序号详见下表: 学院 代码 学院名称 学科、专业领域名称及课程编号中对应的序号 00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1-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02-通信与信息系统;03-密码学;04-光学工程; 41-电子与通信工程;88-该学院其他学科 002 电子工程学院 01-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02-电子科学与 技术(一级学科);0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4-信号与信息 处理;05-电路与系统;06-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 41-电子与通信工程;88-该学院其他学科 003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01-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02-材料科学与工程(一 级学科);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4-电子信息材料与 元器件;05-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 41-电子与通信工程;42—材料工程;43—集成电路工程; 88-该学院其他学科 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 学院 代码 学院名称 学科、专业领域名称及课程编号中对应的序号 004 物理电子学院 01-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02-物理电子学; 03-无线电物理;04-光学;05-等离子体物理;06-凝结态 物理;07-理论物理; 41-电子与通信工程;88-该学院其他学科 005 光电信息学院 01-光学工程(一级学科);02-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03-物理电子学;04-电路与系统;05-化学工程与技术(一 级学科);06-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7-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 件;08-信号与信息处理; 41-光学工程;42-电子与通信工程;88-该学院其他学科 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02-计算机系统布局; 03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4-计算机应用技术;06-信息安好; 41-计算机技术;88-该学院其他学科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01-仪器科学与技术;02-操纵理论与操纵工程;03-检测技— 10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