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影视叙事学第二章资料

今***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80MB
约60页
文档ID:111910993
影视叙事学第二章资料_第1页
1/60

L/O/G/O 影视叙事学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叙述人 叙述人(或叙事人)指的是一个叙事文本中给听述 者讲故事的人它是由作者创造和设置的,旨在导 引、指示和组织观众进入叙事网络及洞悉故事含义 的虚构角色它是联系作者与人物的中介,是沟通 故事与观者的桥梁,是每一个叙事文本所不可或缺 的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叙述人的功能 “叙述者代表判断事物的准则:他或者隐藏或者揭 示人物的思想,从而使我们接受他的‘心理学’ 观点,他选择对人物话语的直述或转述、以及叙 述时间的正常顺序或有意颠倒 -----托多罗夫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叙述人的功能 在一部影片中,镜头“话语”的组织、文本时间畸 变的处理,事件信息范围的框定,人物形象的刻画 等都受到了影片“叙述人”声音的制约和引导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叙述人作为具体文本的叙事机制呈现出两个层面的 特征和功能,即人称层面和视点层面 1.人称:影片叙述人的身份和态度 借鉴小说叙事理论中的语法人称,大体把电影叙述 人分为人称叙事和非人称叙事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1.人称 人称叙事:指的是影片叙述人以明确的语法意义上 的人称“我”、“他”、甚或“你”的身份和语气 来“讲述”(呈现)故事。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对电影叙事来讲,不同的叙述人称身份的确立,带 来了故事讲述的不同范围、不同语气和不同的可信 度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第一人称 语气亲切,心声吐露;限制了叙 述的范围,叙述人只能讲述“我” 所看到和了解到的故事信息 第三人称 表达人物内心不直接;叙述范围宽 广,可呈现多样的故事层面,以及 众多的人物形象与活动场景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非人称叙事,指的是影片叙事本文中没有一种明晰 可辨的“叙述人声音”作为叙事源出现它是一种 精巧的主观操纵的办法,它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 声音”转换和构架在本文中人物活动和观看者的身 上这种貌似客观的“自行陈述”,仍然是叙述人 “驾驭故事”的产物,是叙事操纵的策略其话语 形式是摄影机的运动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非人称叙述人 “它”者叙述人 (呈现式叙述人) “它—他者叙述人” 影像+字幕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电影叙事中叙述人身份的确认,为影片叙述提供了 一个总体叙事角度,不同人称或非人称的叙述视角 确立了叙事主体与所叙之事的距离、范围和介入程 度。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热奈特的三大类五种聚焦手段: 无聚焦:叙述者人物 (全知型) 内聚焦:叙述者=人物 固定式:由一个单一人物的视点出来来展开叙事 不定式:由多个人物的视点出来来展开叙事 多重式:由多个人物出发来刻画同一件事 外聚焦:叙述者人物 (客观叙事) 外聚焦:叙述者人物 (客观叙事)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2.视点:影片叙述的层次与焦点 视点主要是从“叙述层”,包括故事外、故事内、 元故事内人物、人物主观观点、摄影机主观视点等 基本层次和叙述“焦点”它是更具体的观看角度 所造成的叙述转换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2.视点:影片叙述的层次与焦点 热奈特对叙述层的划分: A画外的(故事外)的各种人称或非人称的叙述 B画内的“人称”叙事(故事内的人称叙述) C画面上的“人物”叙事(元故事层的人物叙述) D画面呈现出来的“人物”视点(主观影像或主观摄 影镜头)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2.视点:影片叙述的层次与焦点 从电影叙事的整体角度讲,叙述层设置的单一或重 叠直接关系到影片叙述结构的复杂或单纯,体现着 一部影片的结构风格、故事指向和信息范围。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2.视点:影片叙述的层次与焦点 单一叙述视角 多层次叙述视角 大多追求外部事件的因果关系, 讲究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层 层相困 叙事重心更多地放置在对叙述内 涵和深度的多角度、多侧面的刻 写上 通常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曲折多 变、紧凑有序的情节,圆满完整 的结局见出特色 以刻画人物性格的复杂面貌,以 叙述层次上的对比性张力,以相 对开放的故事结局显示优长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2.视点:影片叙述的层次与焦点 所谓叙述的“焦点”,主要是从谁在看?站在什么位置上 看?来审视视点的运用 在一个叙事本文中,除了人称叙述人可以给我们提供观照 视角和聚焦视点外,每一个人物的所见、所谈、所想都代 表着一种立场、视野、一种聚焦关系(看与被看),这些 处于一个总的观照视角之中的动态性焦点转换,同样在引 导、暗示和推动着作为观众的我们卷入叙事过程,捕捉叙 事信息,并参与对本文的建构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2.视点:影片叙述的层次与焦点 所谓叙述的“焦点”,主要是从谁在看?站在什么位置上 看?来审视视点的运用 在一个叙事本文中,除了人称叙述人可以给我们提供观照 视角和聚焦视点外,每一个人物的所见、所谈、所想都代 表着一种立场、视野、一种聚焦关系(看与被看),这些 处于一个总的观照视角之中的动态性焦点转换,同样在引 导、暗示和推动着作为观众的我们卷入叙事过程,捕捉叙 事信息,并参与对本文的建构。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2.视点:影片叙述的层次与焦点 “他在拍摄人物主人公时,采用依次不同的视点,或远 或近,或正面或侧面,或背面或大侧面,使观众进入情节 置身于戏剧人物之间,处于戏剧空间之中当观众从不同 的视点把握事物时,他对事物的感知确实近似于他身居其 中时的感觉因此,空间真实感是被体验的事实 ——米特对格里菲斯的评价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总而言之,“人称与视点”是电影叙事中最富有活力 的叙事功能人称是本文叙述主体的定位,不同的人称构 筑起整体结构意义上的叙述角度,确立了不同的叙述视野 与范围视点则是影片本文结构运作的具体切入角度,不 同的视点构造出不同的叙述层次,形成多种多样的叙述焦 点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一.人称与视点 人称与视点的相辅相成、有机设置、浑然一体,奠定 了影片本文建构的动力学基础,使影片故事拥有了变化多 端的“讲述”角度和多姿多彩的本文风貌同时也表明着 影片创作主体或明或暗的叙事策略和或主观或客观的介入 态度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第一人称系列的我者叙述在影片中常常明确公开自己 作为“讲故事人”的身份,而且也不隐瞒自己与片中人物 或远或近,甚至原本就是画内人物的亲密关系。

第一人称 的“我”者叙述意味着影片的整体视角是以某一个人格化 的角色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梦为立足点,并且“我” 者叙述人与作者、人物、观众保持着相对密切的感情与思 想上的联系,这对于观众认同和理解故事、参与叙事进程 触发思考大有裨益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电影叙事中的“我”者叙述可分为“画外”与“画内”两 大类即追述往事的“我”和倾诉心声的“我” 1.追述往事的“我”(画外的我) 所谓画外的“我”者叙述,是指这种叙述方式中的叙述人 并不呈现在或只偶尔出现在画面上,主要以第一人称的“ 画外音”介入影片本文因此,它又被成为“仅闻其声的 第一人称影片”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1.画外我者叙述上的个性特征 ⑴叙述视角上的灵活性 画外的“我”者叙述既是一种个性化的有限视角,又带有全 知视角的灵活转换、概括性评说的特征 ⑵叙述态度上的兼容性 画外的“我”者叙述一方面又较为强烈的主观介入态度,无 论是讲述他人的故事,还是讲述自己的故事都不自觉的流露 着个性的感情取向另一个方面,画外的“我”除了声音介 入叙事进程以外,并无属于叙述人“我”的任何主观摄影或 主观影像镜头。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1.画外我者叙述上的个性特征 ⑶叙述时态上的重叠性 画外的“我”者叙述既然以“追述往事”为特征,其所叙之 事大多是“过去时态”的故事,但画外叙述者的“声音”则 是用“现在时态”的语气给我们讲述故事,带有现场交流性 质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画外的“我”者的叙事功能 它是一种由叙述人的身份而构筑的叙事功能,内涵着叙述主 体的某种反思态度和情感倾向,带有浓郁的个性化主观叙述 色彩因此,这种追述往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倒叙结构 它是在追述往事的过程中,挥洒一份热情、一缕诗意和一种 情怀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画外的“我”者叙述与观众的关系 ①加强了观众对影像呈现的幻觉认同 叙述人“我”总是负责任的讲明故事的来源和出处,并且以一 种亲和平易的语气来讲述故事,让观众对所述之事产生以一 种亲切感和实在感 ②告知观众这是在“讲故事”,将观众从幻象世界拉出来 由于“我”的声音是从画外传来,又使观众意识到这是在听 人讲故事,甚至有时会对画外音进行思考,无法完全陷入幻 觉认同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画外的“我”者叙述的魅力: 让观众在认同影像的同时,保持着一份清醒,在为故事感动 的同时,触发对深层情怀的思考。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2.倾诉心声的“我”(画内的我) 所谓画内的“我”者叙述,是指“我”既作为叙述人又作为 影片中的一个出场人物呈现于画面,参与到本文的事件中去 的叙述方式,因而也可称之为人物“我”者叙述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2.倾诉心声的“我” 画内的“我”者叙述在表现形式上的独特个性: 画内的我并不直接面对观众讲述,他并不负责任或想到如何 告知我们哪些故事以及如何让观众听懂、明了所述之事的含 义,可以说,画内的我者叙述只是在描述我眼中的世界,并 自言自语地、情不自禁地、愤懑地或困惑地吐露着内心的思 想、情感、意识与无意识简言之,画内的我并不明确地以 讲故事的语气发言,而大多以对时态、环境的描述和心态反 应的口吻叙述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画内的“我”者叙述与画外的“我”者叙述的不同 画内的“我”者叙述画外的“我”者叙述 多用在这,这时、这次、正在、此时多用那天、那年、那个、那会儿 重内在描述与倾诉,以刻画人物的主 观情怀为指归 重外在追述,勾勒往事,以对事件的 叙述为中心 强调特定的视角目光,叙事范围相对 集中,时空跨越往往限定在具体人物 的聚焦范围之内 意在提供一种故事线索,题材范围相 对宽松,时空跨越可长可短、灵活自 如 常以独特的视角所观照出的“个性化 世界”而引发人们的惊奇与思考 大多以饱含激情的叙述呈现时间自身 所拥有的诗意和魅力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二.画外与画内的“我” 2.倾诉心声的“我” 总而言之,画内的“我”者叙述是一种限定性较强的叙述方 式。

在叙述语气上有较强的主观叙述色彩;在情节结构上大 多不注重故事情节本身的因果性和紧凑性,而关注对人物心 里流程和心态反应的呈现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三.多个“我”或“多重声” 所谓多个“我”或“多重声”叙述,是指那种虽然以人 物“我”作为影片本文的叙述人,但却并非像画外或画内的 “我”那样由单独一个“我”者视角贯穿到底,而是由好几 个“我”者视角共同承担着本文的叙事因此,我们把这 类叙述方式称之为多个“我”者叙述或“多重声”叙述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人? 三.多个“我”或“多重声” 叙述功能: 这一叙述方式促使本文讲述脱离因果式叙述的线性链条,而 是朝着叙述的横断面上展开因此,“多重声”的我者叙述 方式常使本文叙述具有一种虚虚实实的张力,一种发散的不 确定的叙述指向,从而造成本文意义理解上的多义性和不确 定性这也极大地调动了观众参与本文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 第二章:谁是影片叙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