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家统计局报告:城市家庭户均财产超22万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50KB
约10页
文档ID:459221108
国家统计局报告:城市家庭户均财产超22万_第1页
1/10

国家统计局报告:城市家庭户均财产超22万(附《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摘要)         上证报今日首家披露国家统计局《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3万元户均家庭金融资产达7.98万元,其中人民币金额为7.37万元,占92.4%;外币折合人民币为0.61万元,占7.6%从1984年到2002年户均金融资产增长速度为25.5%    为了解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于今年5至7月在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四川、甘肃、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采取多相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大、中、小城市3997户居民家庭作为有效样本户,由专职调查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在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构成中,房产的比重最高,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家庭经营资产为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15万元,占家庭财产的5%在家庭人民币金融资产中,户均储蓄存款为5.12万元,占69.4%,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

其次是股票(A股),户均拥有金额为0.74万元,占10.0%排在第三位的是国债,户均拥有0.32万元,占人民币资产的4.4%其他依次为储蓄性保险、住房公积金存款、借出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    报告认为,我国目前财富分配的格局和机制总体上看是合理和富有效率的邹民生)        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出现质的变化---《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摘要)      居民家庭财产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那么,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到底有多少?呈现怎样的分布格局?相互间的差距有多大?为了解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于2002年5至7月在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四川、甘肃、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采取多相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大、中、小城市3997户居民家庭作为有效样本户,由专职调查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本文以该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对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探讨其资产的构成状况及财产合理化程度,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总量与结构    (一)家庭财产的总量及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名义增长)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增多本文所指家庭财产的内涵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和家庭经营资产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2年6月底,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为22.83万元    1、近一半城市居民的家庭财产集中在15万-30万元之间有48.5%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30万元之间,有34.8%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元以下,有16.7%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30万元以上    2、大中小城市之间居民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最高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为27.74万元,中等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9.84万元,小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5.50万元大城市家庭财产总量接近小城市的2倍,其财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大小城市之间房产价值的差异造成的(见表1)    3、户主年龄在35-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户主年龄在35-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为28.20万元另有:户主年龄在40-45岁之间的家庭其财产为25.87万元,户主年龄在45-50岁之间的家庭其财产为26.83万元,户主年龄在50-55岁之间的家庭其财产为19.37万元,户主年龄在55-60岁之间的家庭其财产为22.94万元,户主年龄在60-70岁的家庭其财产为16.23万元,户主年龄在70岁以上的家庭其财产最少,为15.65万元(见表2)。

    4、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财产最多,户均财产为49.94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家庭,户均财产为37.29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的家庭户均财产为30.43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中专的家庭,户均财产为21.21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8.71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5.28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4.39万元    5、户主职业对家庭财产的影响户主职业不同,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在所调查的职业中,股份企业负责人的家庭财产最多,为158.09万元,其次为私营企业经营者,其家庭财产为156.15万元    6、有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明显高于无经营活动的家庭有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明显高于无经营活动的家庭有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为64.87万元,无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为17.67万元,前者是后者的3.7倍    (二)家庭财产的结构    1、房产在家庭财产构成中比重最高在城市家庭财产的构成中,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房产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15万元,占家庭财产的5%;家庭经营资产为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

    2、财产在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其财产结构与其它家庭差异明显:金融资产和家庭经营资产比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房产比重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该类家庭的财产总量为253.45万元,其中家庭金融资产为98.2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8.8%,高于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房产为44.80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7.7%,低于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2.51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9%,高于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家庭经营资产为62.8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24.8%,高于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3、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51,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2    二、家庭金融资产的分布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主要由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民币金融资产又由储蓄存款、国债、股票(含基金按现价计)、其它有价证券、储蓄性保险(累计交款额)、借出款、手存现金、住房公积金余额和其它人民币金融资产组成;外币金融资产由外币储蓄存款、外币手存现金和B股票(折成美元)等组成。

    金融资产是居民财产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部分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客观尺度,居民金融资产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高度相关据调查,至2002年6月末,城市居民金融资产户均达到7.98万元,比1996年又增长1.6倍,平均年递增17.3%从1984年到2002年户均金融资产增长速度为25.5%    (一)城市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与结构    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其中人民币金额为7.37万元,占92.4%;外币折合人民币为0.61万元,占7.6%    1、城市家庭户均拥有人民币金融资产7.3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占69.4%在人民币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其户均拥有金额为5.12万元,在人民币资产中所占比重达到69.4%,也就是说城市家庭近七成的人民币目前都存放在银行中储蓄,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投资观念仍较为保守,对资金的安全性过于看重,进行高风险金融投资的意识不强    排在第二位的项目是股票 A股 ,户均拥有金额为0.74万元,在人民币资产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0.0%与国债相比,股票这一金融资产形式属于后起之秀,但由于其回报率明显较高,因此目前市民投资在股票上的资金已远远超过国债。

    排在第三位的项目是国债,户均拥有0.32万元,占人民币资产的4.4%购买国债曾长期是城市居民除存款之外唯一可选择的投资方式,但随着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恢复重建,居民原投向国债的资金出现较为明显的分流    排在四至八位的项目依次为储蓄性保险、住房公积金存款、手存现金、借出款和其他有价证券(见表3)    2、城市家庭户均拥有外币资产0.61万元,其中储蓄存款占96.5%改革开放后,拥有外币资产的城市家庭不断增多在本次调查中,城市居民户均外币资产已经达到0.61万元(已折算为人民币,下同),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上升至7.6%    与人民币资产相比,外币资产的构成项目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储蓄存款、手存现金和股票(B股)三项从资金分布情况看,由于不能在国内流通,因此外币绝大多数都被居民存入了银行,所以在外币资产各构成项目中,储蓄存款的户均金额最高,所占比重为96.5%排在第二位的是手存现金,占家庭外币资产的2.5%,这部分资金主要是没有必要存入银行的小额零散外币,因其无法流通而最后沉淀在居民手中排在最后的是股票(B股),仅占家庭外币资产的1.0%,由于投资B股需要外币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多数家庭尚无此实力,因此其平均拥有金额较低。

    (二)城市居民金融资产差异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收入分配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从而造成居民金融资产数量在居民家庭间的分布呈不平均态势    从调查结果看,金融资产现在确实出现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金融资产总值的比例目前约为66.4%    (三)家庭及个人的不同特征对金融资产分布的影响    家庭及其成员的不同特征对家庭财产的影响十分明显    1、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金融资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金融资产最多,户均财产为22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16.02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10.64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中专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6.44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5.69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5.2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4.82万元    2、户主职业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从金融资产在不同职业调查户中的分布情况看,户主为股份制企业负责人的家庭金融资产最多,户均69.09万元,已接近70万元;其次为私营企业经营者,户均62.03万元,也超过60万元大关。

除此之外,其它职业家庭的金融资产均未能达到60万元水平,其中不足60万元但超过40万元的职业有一种,即文艺个体户,户均拥有40.13万元;不足40万元但超过20万元的职业有三种,分别是证券业务人员、银行业务人员和IT从业人员,金额依次为24.01万元/户、23.98万元/户和20.26元/户另外,排名进入前十位的职业/身份还有以下几种:教授(15.53万元/户)、个体经营者(13.94万元/户)、文艺创评人员(13.93万元/户)和事业单位负责人(12.50万元/户)    从调查结果看,户均金融资产拥有量排在前列的职业与人们心目中的高薪职业基本吻合,因此金融资产与职业的关系实质上只是其与收入关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3、从事经营活动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