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微生物样品采样后你知道该怎样处理么?一、样品的运输样品从采集结束至送达试验室整个过程的运输应保证样品本身变化最小及其中的微生物数量变化最低,尽量维持样品采样时的各种最初外界条件(如储存温度、是否需要冷藏或冷冻、避光等)样品应避开破损或漏撒,产品标签应注明是否需要冰箱保存,不需要冷藏或冷冻的样品应放置于强度较高可以避开外界破坏的合适容器内 需留意:若容器内需要加入冰袋来进行保温时,冰袋绝不行以直接接触样品 以下是各类样品建议的运输温度: (1)固体样品:样品四周温度应40℃ (2)冷冻或深度冷冻样品:样品四周温度应低于-15℃,最好低于-18℃ (3)其他非固体类样品:样品四周温度应在1℃~8℃ (4)拭子取样型样品:参见ISO 18593《食品与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用接触板和抹布对表面取样的水平方法》和ISO 17604《食品与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微生物分析用胴体取样》样品四周温度应在1℃~4℃,样品运输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h 二、样品接收 接收样品时应认真检查样品的状态,假如样品性状特别或样品数量不够,试验室应拒绝接受此样品在特别状况下,和客户进行沟通说明达成全都看法之后,试验室才可以进行检测。
在这种状况下,试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应记录样品的状况 试验室接收的样品应建立样品档案,对样品检测的整个过程都应有相应的原始记录,样品的编号必需能追溯至试验室工作的每个环节假如有需要的话,盛纳样品的容器的外表面应用相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同时认真检查容器外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伤 样品标签记录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接收日期(假如需要更加精确,可以加上接收时间) (2)抽样具体信息(抽样日期和时间,样品状态) (3)客户姓名和地址 假如是易腐败样品,样品的标签上还应注明运输时的温度和保鲜温度 接受完样品后应立即检测样品,最好不要超过24h或者经过试验室工作人员一起协商打算检测时间对于特殊简单腐败的样品(如贝类),抽样后应在24h内进行检测,其他易腐败样品(如鱼肉、生牛奶),检测时间应在抽样后36h内进行 假如上述检测时间时限因各种缘由无法实现时,样品应冷冻置于-15℃以下,最好-18℃以下保存,使样品中所要检测的目标微生物尽量不要受到损害,并将这种因检测时限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样品储存 样品储存的外界条件应满意使样品内现有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引起变化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建议各类样品的储存温度如下: (1)固体样品:样品四周温度为18℃~27℃ (2)冷冻或深度冷冻样品:样品四周温度为-15℃以下,最好是-18℃以下冷冻食品应在45℃以下不超过15min,或2℃~5℃不超过18h解冻后进行检测 (3)其他非固态(包括易腐样品):样品四周温度3℃2℃ (4)拭子取样型样品:参见ISO 18593《食品与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用接触板和抹布对表面取样的水平方法》和ISO 17604《食品与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微生物分析用胴体取样》样品四周温度应在1℃~4℃试验室应尽快进行检测,时间不要超过24h 四、验余样品 验余样品要放置在样品初始状态的温度下保存检验结果报告后,被检样品才能处理检出致病菌的样品必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 检验结果报告后,剩余样品或同批样品不进行微生物项目的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