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吹口哨的人与狗》教学设计.docx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00.49KB
约9页
文档ID:550140592
《吹口哨的人与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1/9

《吹口哨的人与狗》教学设计广州市海珠区凤江小学 陈晓军【教学课型】欣赏课【教学分析】《吹口哨的人与狗》是2013广东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三年级上册第九课《音乐中的小动物》中第四首欣赏曲,该曲又译《口哨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是2/4拍,为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乐曲A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中三个乐句是主题旋律乐曲开头是一个短小的前奏,取自A段的第一乐句,后半部稍有变化前奏之后,口哨以主奏 “乐器”的身份加入,其它高音乐器为之衬托,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小主人轻松、愉快的心情A乐段的a乐句,即乐曲的主题旋律,三连音和附点音符的使用,显得十分活泼和跳跃乐曲的B段口哨停止,主旋律转给低音乐器演奏,因此,在音色上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描绘了小狗跟小主人在路上蹦蹦跳跳的可爱动作本乐段由四个乐句,分别是第一乐句的重复演奏最后是A段再现,乐句演奏了一遍后接尾声,在小鸟和小狗的叫声中结束全曲,活泼而生动在感知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及音乐表现能力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生动,善于模仿,可塑性强。

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求知欲浓,已经具有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而且他们经过两年多的音乐学习,能够初步表现节奏、强弱、速度、音高的音乐要素学生没有接触过“口哨”类音乐作品,但是有一定的“口哨”生活经验,也对小孩带小狗散步、玩游戏等这样的有明显表现内容的标题性音乐,兴趣很高,也容易理解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从音乐本体出发,抓住音乐“行进”风格和“口哨”要素,引导学生从音乐内容出发,在活动中体验乐曲的风格,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能够感受乐曲轻松、欢快的音乐情绪,并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分段聆听音乐,了解乐曲内容,在音乐活动中感受“行进”风格,体会“口哨”要素3、能了解曲式结构,在听辨游戏、哼唱旋律、声势律动,画图形谱等音乐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并能记忆音乐主题教学重点】1、能感受音乐风格以及体会“口哨”要素2、感知附点音符以及三连音构成的跳跃感,及小狗活泼与主人嬉戏的神态教学难点】乐于参与课堂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音乐形式了解并表现作品教学策略】1、 通过接近人类生活的动物导入,引导学生安静聆听音乐,能通过音乐体会到“口哨”因素。

2、 以“口哨”为主线,引导学生聆听a乐句,并能通过小狗跳的动作感知附点音符以及三连音表现音乐的快感3、 通过手指舞,以及富有节奏的声势律动让学生感知歌曲b乐句的不同乐器所表现的动作形象4、 通过演唱的方式以及角色扮演掌握B乐段的旋律,加深学生对旋律的记忆教学特色】以情带乐,以乐富情,让学生在有趣轻松氛围下有效的学习音乐是我们的追求在教学中善于把游戏活动、节奏游戏,声势律动、课堂器乐等融入课堂,让孩子们爱上音乐通过掌握音乐要素,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学中一直坚持的方向教学准备】多媒体 钢琴 卡片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导入阶段1.介绍动物教师导语:同学们好,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说什么动物跟人最亲近呢?2.播放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提问:听一听音乐中有什么特殊的声音?3.揭开课题,介绍作者板书)1.回答问题,引起共鸣2.初次聆听音乐,并找出特殊的音乐预设:口哨,小狗,小鸟叫声PPT卡片音频通过动作导入,完整播放音乐,再结合动画图,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为接下来学习乐曲打下铺垫并通过找出音乐里的要素——“口哨”,引出本课课题。

展开阶段展开阶段展开阶段•31.用口令方式引出乐曲“引子”部分引子=口令)师:布 克 小布克 快 快 来布克: 汪 汪 汪2.引导学生进行a+a1乐句学习提问:你听到长长的口哨声出现了几次呢?①. 再次播放单独的a乐句,加上动作引导学生寻找应在乐曲什么地方进行换气呼吸根据可爱的小狗跳的动作表现让学生更加清晰乐句的停顿②. 激励学生进行表现音乐,找出表现好的学生上台表演3. 引导学生进行b乐句的学习提问:你们猜,这时遇到了谁?音乐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吗?①. 用手指舞等声势律动表现音乐 提问:老师是怎样在音乐中用动作表现大狗与小狗②. 播放音频,口念节奏词与学生一起表现音乐③. 提醒让学生进行b乐句的表演并引出a2乐句师:当小狗大狗正玩得满地打滚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口哨声又想起来了请听……4. 板书,小结A乐段(a +a1+b+a2)5. 出示乐曲A乐段,引导学生用动作正确表现音乐6、引出B(c+ c1+ c2+ c3)乐段教师导语:过渡语:布克跟小主人继续往前走,边走边聊天,仔细听听,他们是怎样聊天的呢?①. 出示B乐段前两乐句旋律,并引导学生师生合作哼唱旋律跟琴两遍)②. 出示图形谱,并播放音乐师:我们来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着图形谱,感受一下这个两个乐句重复了几遍?③.跟着音乐师生合作再次哼唱一下乐曲。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7.播放A1乐段①过渡语:玩了一天,主人和小狗都累了,他们都往家里走,同学们听一听,这段音乐的结尾谁跟我们在打招呼呢?②小结A1乐段并板书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段音乐跟前面哪个乐段很相似的呢?1.知道主人与小狗的口令,并模仿小狗布克,与教师回应2.聆听a+a1乐句,回答问题并模仿吹口哨动作①. 聆听音乐a乐句,找出乐句的开头,通过小狗跳的形象动作去感受乐句的分句以及换气,并能初步感受每个乐句前的附点音符以及三连音②. 大胆表演音乐,能初步知道主题音乐,能模仿口哨进行表演3.认真聆听b乐句,并感受乐器变化回答:遇到大黄狗① 观察教师如何表现音乐,并能说出音乐变化出现较低沉的音乐来表现大狗②.能初步用手指舞来表现音乐③. 能根据b乐句进行表演,并最后定型,并能听出主人的口哨声又想起来了4.通过图谱了解曲式结构5.能准确的表现A乐段并记忆A乐段音乐6.带着问题聆听B乐段①. 用lu跟琴哼唱旋律跟老师合作哼唱旋律②. 跟着图形谱感知B乐段的旋律走向,并能知道B乐段有多少个乐句③. 能跟着音乐感受哼唱旋律7.聆听A1乐段 并模仿小鸟动作小狗动作以及表现A1乐段PPT卡片音频PPT卡片音频PPT卡片音频1.有趣的口令,让学生掌握引子部分。

通过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2. 乐曲中两个乐句同时教学,让学生更能感受口哨,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通过寻找口哨声,以及每个小乐句前面进行小狗跳的动作表现,让学生能够轻松的记忆住音乐,并能表现音乐3. 通过手指舞的声势律动,让学生轻松的记忆b乐句的音乐4.在学习b乐句的同时引出a2乐句,让学生通过故事的变化更加知道音乐的表现5.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习A乐段音乐,提高审美能力6. 引导学生B乐段的学习,通过哼唱旋律的方式记忆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有趣7.通过对比的方式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最后让小学生进行小鸟小狗造型增加学习的趣味拓展阶段概括歌曲的曲式结构并表演完整表现音乐能听着整首音乐并表现音乐PPT卡片音频结束阶段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聆听的吹口哨的人与狗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与小动物和谐相处,并爱护身边他们情感渗透,升华教学板书设计吹口哨的人与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