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75编号气象与军事的关系和影响

玩***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30.97KB
约22页
文档ID:145437042
175编号气象与军事的关系和影响_第1页
1/22

1 气象科普材料气象科普材料 一、气象与军事的关系和影响一、气象与军事的关系和影响 天气天气军事活动的军事活动的“双刃剑双刃剑” 天气对军事活动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不同天气条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往往不同,即使 是同一种天气条件,也常常因指挥员和部队利用是否得当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1、气象对战争的影响 风:大风和强烈的垂直气流是危及飞机飞行、导弹发射安全,影响火炮射击精度 的重要因素; 云:低云影响侦察、射击、投弹,积雨云对导弹、火箭发射和飞机飞行安全威胁 很大,云层对再入大气层的导弹弹头可以造成侵蚀从而增强或减弱核爆光辐射效应; 雾:大雾给飞机起降、舰艇编队航行、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等带来困难,雾层能使 化学毒剂蒸气产生凝结、沉降和水解从而降低杀伤效能等,雾也可以作为“天然烟幕”, 掩护部队的作战行动; 降水:暴雨、大雨和连续性降雨可引起山洪暴发、土壤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从 而冲毁军事设施毛毛雨、雪会降低能见度,冻雨可使飞机、导弹外壳和雷达天线等积 冰而影响性能; 沙暴:能引起电磁波衰减,干扰无线电通信,危害兵器和设备,强烈的沙暴卷起 沙石可形成沙壁向前推进,使能见度接近于零 典型战例三国时, 周瑜命诸葛亮造 10 万狼牙箭, 限期 3 天。

诸葛亮胸有成竹, 准备战船 20 只,束草千担,在漫天大雾中把船驶进曹营曹操误以为是周瑜偷营,吩 咐乱箭齐发,于是使诸葛亮“借”得 10 万狼牙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第三舰队遇强台风袭击, 约 800 人死亡, 飞机被毁 146 架, 若干舰只沉没 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一场强沙尘暴使美军飞机被迫降落或停止起飞,通讯网 络装备被毁,2 架直升机坠毁,士兵全部被“驱赶”进入就近的散兵坑、军车和帐篷 2、水文对战争的影响 海浪:能改变舰船的航向、航速,甚至产生船身共振使船体断裂,破坏海港码头、 水下工程和海岸防护工程,影响雷达的使用、水上飞机和舰载机的起降、水雷布放、扫 雷、海上补给、舰载武器使用和海上救生打捞等小浪利于潜艇隐蔽接近敌方,大浪影 响鱼雷发射和舰艇安全航行,不利于登陆作战; 2 潮汐:掌握潮汐发生的时间和高低潮时的水深是保障舰船航行安全,进出港口、 通过狭窄水道及在浅水区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军港码头、水上机场,进行海道测 量、布雷扫雷、救生打捞,构筑海岸防御工事,组织登陆、抗登陆作战和水下工程建设 等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潮流 : 登陆作战中,乘涨潮顺流而入,利于部队登陆 ; 逆流而行,会降低舰船速度, 延长时间,增加登陆困难。

潮流大的海区不宜布雷、施放水下障碍物和舰艇锚泊待机 典型战例二战初期,德军潜艇利用英国沿海潮流变化,潜入英国海军基地佛 罗港,击沉近 3 万吨级的英国旗舰“皇家橡树”号后安全返航 1982 年马岛战争中,狂涛伴大雨,英军乘机夺回马岛但同时由于风浪大、能见 度差,英军一架直升机坠毁,21 人丧生 3、空间天气对战争的影响 对航天器的影响:高层大气阻力可使航天器动能减小,运行轨道高度降低,轨道 收缩 ; 宇宙间高能带电粒子不断轰击航天器表面,可造成航天器辐射损伤,更高能的粒 子可穿过电子器件, 在电子信号串中改变数据位, 导致仪器发出混乱指令或提供错误数 据; 对军用电磁通信、预警、导航定位的影响:当空间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无线电通 信和雷达信号传输会受到影响, 卫星微波通信也会因电离层扰动而降低通信质量 电离 层闪烁可导致 GPS 卫星导航、定位误差高达几十米至几百米,甚至信号中断; 对战略武器使用的影响:当太阳爆发导致高层大气密度发生剧烈扰动的时候,导 弹飞行的实际轨道将严重偏离预测轨道; 对人的影响:据估计,如果飞船在深空飞行或在磁层外进行舱外活动时,大约有 十分之一的宇航员会受到致命剂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辐射。

典型事件1982 年 12 月 26 日, 美国地球同步轨道业务 4 号卫星的可见光和红 外扫描辐射计,在太阳耀斑发出的高能质子到达 45 分钟以后失效,在一系列强磁暴袭 击加利福尼亚海岸时最终完全损坏 1989 年 3 月空间大磁暴期间, 低纬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几乎完全失效, 美国海军的 4 颗导航卫星被迫提前一年停止有效服务,飞机、舰船的导航系统失灵 2001 年 4 月 3 日凌晨,25 年来最大的太阳 X 射线爆发事件,使我国的短波通信 和侦测等用户系统受阻、中断约 3 小时 军事气象学军事气象学气象与作战的结合气象与作战的结合 军事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对军队行动、武器的使用和技术装备的影响,以及研 究对军队行动实施气象保障的一门学科它是气象学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一个分支 3 军事气象学是根据战争的需要, 在军事学、 气象学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气象条件对军队行动的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即使是 同一种气象条件,也常常因人们主观处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 在战争中,正确运用气象条件,趋利避害,历来被视为兵家不可缺少的一项指挥艺术, 中国春秋末年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把天气、气候条件同与战争胜负有关的其他因 素,并列为道、天(指阴阳、寒暑、时制)、地、将、法,并指出“凡此五者,将莫不闻, 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在古今中外战史上,巧用气象条件取胜的战例不胜枚举如中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十月,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借助东南风用火攻打败曹军;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利用恶劣天气,对珍珠港一举偷袭成功与此相反,因疏忽气象 条件而失利的战例也是屡见不鲜的,1812 年拿破仑率兵 60 万进攻俄国,因不适应当 地的大陆性气候,出现严重的非战斗减员,在俄军的反击下,最后只剩下两万余人 在古代,作战样式和兵器都较简单,规模较小,气象条件对军队行动的影响更多地在于 战术方面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新技术、新兵器的出现,以及与之相应的军事理论的 发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气象学在继续注意解决战术应用问题的同时,更 多地开展了气象条件对军事技术、 武器装备使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开始形成了 自己的体系,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基于气象条件对各军兵种和武器装备使用的影响不同, 军事气象学的研究逐步扩大到海 军、空军、炮兵、导弹、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核武器等领域,并开展了军事气候和用 于军事目的的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研究工作 海军舰艇部队领域的军事气象源于航海气象, 主要研究气象条件对舰艇航行、 作战和训 练的影响,舰艇防范或规避航危天气,以及对舰艇部队实施气象保障的方法等。

影响海 军舰艇航行和作战的主要气象因素是风、海雾、风浪等 4 气象条件影响战斗机海上起落 航空兵领域的军事气象,主要研究气象条件对飞机飞行、作战和训练的影响,以及对航 空兵部队实施气象保障的方法对航空兵行动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是风,云、大气能见 度(雾、降水和其他视程障碍现象)、雷暴铅直气流,低空风切变、大气湍流,以及在适 宜条件下产生的飞机积冰和飞机尾迹等 气象因素对武器性能和部队战斗力的影响气象因素对武器性能和部队战斗力的影响 我国古代有许多利用有利天时作战取得战场胜利的例子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 元 817 年)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中的曹 操就采用谋臣许攸的建议,利用十月秋高气爽,物干风燥的天气连夜奔袭袁绍军乌巢 屯粮基地;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助周瑜火烧曹操水寨及岸上旱寨;夷陵之战中, 陆逊又故伎重演,利用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 ; 既使是武将出身的关 羽,也有利用 10 月份快行冷锋天气的大霖雨、汉水溢的天时,筑坝蓄水,水淹于禁 七军的精彩战例可见,天气对战争的影响,自古就受到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敌对国家都互相采取气象情报管制措施,视气象情报为国 家机密。

二战初期地处西风带下风向的德国只能利用过去 50 年间的英吉利海峡天气图 及潜艇发回的零碎天气资料,无法预测英伦三岛的天气变化只好在挪威、冰岛、英陵 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扬马延岛(北冰洋腹地)设置秘密气象站1940 年英国皇 5 家海军陆战队突袭摧毁了这些气象情报站, 迫使德国在北海建立临时拖网气象船队或空 降气象情报人员到英国本土去授集气象情报 但这些零碎不准确的气象情报始终未能帮 助希特勒实施炸平伦敦的罪恶计划,希特勒只好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恶劣的天气 一般来讲,参战时参谋部在制定战略、战役计划和临战时,都会充分注意和利用 气象条件的以 1941 年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为例,足以说明气象情报的重要性, 以及利用气象条件的正确与否本身就是一种战场指挥艺术 现代战争多采用长途奔袭、大机群、大舰群作战,故要求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区及 邻近地区的天气情报现代战争又是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因而气象保障要求多层次、全 方位、综合化现代战争节奏快,尤其重视初战,因此气象保障要快速、准确,以选择 有利的开战时机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动用了全球气象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系统,汇集遍 布全球各地的气象资料通过 C3I 计算机系统高速传输、处理、集成。

最后成功选择 了 1 月 17 日发动首次进攻的时机毫无疑问,气象情报与保障将是未来战争决定胜负 的关键因素之一 1、气温与战争 气温高低对武器性能和人体机能影响很大严寒条件下,飞机、坦克、车辆等起 动困难;橡胶轮胎强度下降,各种橡胶密封垫圈变脆、易裂;各种电子元件和器件的灵 敏度下降 ; 化学毒剂挥发变慢,染毒浓度在一定时间内不易达到,但持续时间长等酷 寒条件下,人员易冻伤,负重增加,消耗体力大,若是冰天雪地,还会引起雪盲上述 均会导致部队战斗力的下降最典型的战例是 1941 年冬,希特勒进攻莫斯科的台风 计划因严寒而惨败这一年莫斯科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好像上帝站在俄国人一边 10月6日莫斯科下了第一场雪后, 雨雪就没有断过 ; 当时的最低气温为零下52度, 近百万的德国士兵在冰天雪地里冻得发抖,道路泥泞不堪,机械化部队的大炮、坦克、 汽车、摩托车在泥地里打滑由于德国本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都在零 下 5 度以上,从来没有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莫斯科这样严寒原来希特勒想赶在 冬天到来之前占领莫斯科的计划因遭顽强抵抗而拖延 德国士兵既缺棉衣, 也少取暖设 备,被冻病、冻伤乃至冻死的士兵就达 10 多万人,占莫斯科会战德军总伤亡人员 50 万的五分之一。

德军原有较先进的机械化武器装备,可当寒潮过后的第二天早晨,在泥 泞中的大炮、坦克、汽车、摩托车被牢牢冻胶在地上动弹不得,甚至连枪栓也拉不开, 德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而苏联士兵则不然,他们从小适应了这种寒冷气候,穿上了保 暖棉衣、皮靴,戴着护耳冬帽 ; 枪炮也上个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他们身着白色 伪装服,手上拿着涂了白漆的枪支,脚踏滑雪板,灵活机动地英勇出击这一仗从 10 月 2 日德军进攻开始,到 12 月 6 日苏军反攻,德军防线不断被突破并被迫后退 300 公 里;苏军大败德军、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苏军将士和人民的士 气,为苏军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6 气温过高则造成机动车散热困难,耗油增加,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熄火;雷达、 电子元件和橡胶部件加速老化 ; 大炮的炮膛磨损增大、升温太快导致连续发射的弹数减 少 ; 战机因气温高,气压低导致发动机功率减少,起飞滑跑的距离就要增加炎热的天 气还使士兵容易疲劳、浑身泛力,易中暑,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以 1990 年的 海湾战争为例, 该年 8 月,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近 10 万人进驻沙特阿拉伯安营扎 寨然而,沙特阿拉伯属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7 月份平均气温为 36 度,最高气温超 过 50 度,夜间气温也在 30 度左右;晴天占 90%以上,终日无云无雨、烈日当头,相 对温度在 30%以下,有时相对湿度为零。

干燥炎热的空气加快了人体中水分的蒸发, 在灼热的沙面烘烤下,即使不动的士兵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