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第二讲 文化心理学的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陈 瑞chenrui108@一一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设计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n n(一)主位与客位研究(一)主位与客位研究 (Emic-Etic)n n派克派克(Pike)(Pike)提出了提出了““行为要素行为要素””((emicemic)和)和““行为表面行为表面””((eticetic)行为表面行为表面””指从一个特指从一个特定的文化外部去研究其成员的行为,故又称定的文化外部去研究其成员的行为,故又称““客位研究方法客位研究方法””,,““行为要素行为要素””观点则深入某观点则深入某一文化内部去研究其成员的行为,故又称为一文化内部去研究其成员的行为,故又称为““主位研究方法主位研究方法””n n贝利(Berry) 认为,研究者首先必须把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的测试工具或观察技术(对于本族文化是行为要素的)用于异族文化研究中(对于异族文化是行为表面的,即外来的、外在的,并假定是同样有效的)这时是一种“外加的行为表面”方法,但在异族文化中的应用意义尚难于确定n n研究者通过参与性观察等方法,努力掌握当地的观点以便获取有关的行为要素知识。
再把研究者所掌握的本族文化的行为要素与异族文化中的行为要素结合起来,从中寻求二者之间的共同的可比的特点最后,使跨文化研究成为内演的行为表面研究n n这一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这一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n n((1 1)研究者首先研究自身文化中的诸行为要素;)研究者首先研究自身文化中的诸行为要素;n n((2 2)转向异族文化时先用外加的行为表面方法;)转向异族文化时先用外加的行为表面方法;n n((3 3)进而发现异族文化中的行为要素;)进而发现异族文化中的行为要素;n n((4 4)选出两种文化的行为要素中可比较的项目;)选出两种文化的行为要素中可比较的项目;n n((5 5)对两种行为要素进行比较;)对两种行为要素进行比较;n n((6 6)由此得出异族文化中内演的行为表面并加以描述由此得出异族文化中内演的行为表面并加以描述n n(二)研究类型(二)研究类型 n n1 1、跨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n n这是目前假设检验研究用的最多的研究类型之一,这是目前假设检验研究用的最多的研究类型之一,它指对心理变量进行两种或更多文化背景下的比较它指对心理变量进行两种或更多文化背景下的比较。
跨文化比较研究考察所研究的心理变量在不同文化跨文化比较研究考察所研究的心理变量在不同文化中是否有差异,通常假设一种文化中的心理变量得中是否有差异,通常假设一种文化中的心理变量得分显著高于其它文化中的得分跨文化比较研究可分显著高于其它文化中的得分跨文化比较研究可检验并扩展主流心理学研究所得结果检验并扩展主流心理学研究所得结果 n n2 2、解包研究、解包研究n n它不仅考察所研究的变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它不仅考察所研究的变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有差异,而且对一些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引起差异有差异,而且对一些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引起差异的原因变量进行测量的原因变量进行测量n n为了正确解释文化差异,在解包研究中,作为非为了正确解释文化差异,在解包研究中,作为非具体化变量的文化常被更具体化的变量所替代具体化变量的文化常被更具体化的变量所替代这些变量被称为背景变量,是用来测量它们在统这些变量被称为背景变量,是用来测量它们在统计上能解释文化差异的程度对文化差异本质的计上能解释文化差异的程度对文化差异本质的认识体现在背景变量的贡献上如果研究中的背认识体现在背景变量的贡献上如果研究中的背景变量不能解释任何文化差异,那么在后续研究景变量不能解释任何文化差异,那么在后续研究中应引入能解释更多文化差异的背景变量,直到中应引入能解释更多文化差异的背景变量,直到所有的差异都得到解释。
所有的差异都得到解释n n3 3、生态学水平研究、生态学水平研究n n大多数跨文化的假设检验研究将个体被试作为分大多数跨文化的假设检验研究将个体被试作为分析单元,而生态学水平研究则以国家或文化作为析单元,而生态学水平研究则以国家或文化作为分析单元数据可能仍是从一个个被试获得,生分析单元数据可能仍是从一个个被试获得,生态学水平研究将个体得分求和或平均来表示文化态学水平研究将个体得分求和或平均来表示文化得分,这些求和或平均分以数据点的形式表示文得分,这些求和或平均分以数据点的形式表示文化得分在结果解释时,生态学水平研究与个体化得分在结果解释时,生态学水平研究与个体水平有重要不同生态水平研究得到文化变量与水平有重要不同生态水平研究得到文化变量与目标变量相关不能说明它们在个体水平的关系目标变量相关不能说明它们在个体水平的关系如文化变量与目标变量在所研究的文化中存在生如文化变量与目标变量在所研究的文化中存在生态水平上相关,它们在个体水平上不一定相关,态水平上相关,它们在个体水平上不一定相关,即使在个体水平使相关,其方向也可能不一致即使在个体水平使相关,其方向也可能不一致 n n4、跨文化验证研究n n其目的在于考察在一种文化中发展出的心理测量工具在其它文化背景中是否适用,是否有意义,是否等值。
此类研究不是致力于检验文化差异的具体假设,而是在其它文化的类似研究中考察心理测量工具的等值性虽然跨文化验证研究不如一般的假设检验研究应用广泛,它对考察心理学研究的跨文化方法的适用性起重要作用n n5 5、人种学研究、人种学研究n n该类研究包括大量观察与实地工作研究者经常该类研究包括大量观察与实地工作研究者经常拜访或与所研究的群体居住在一起,融入所研究拜访或与所研究的群体居住在一起,融入所研究的文化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常可以获得关于生活的文化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常可以获得关于生活与该文化中群体的习俗、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与该文化中群体的习俗、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研究者将获得的第一手资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研究者将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根据自己在另一种文化中的知识、经验与另一料根据自己在另一种文化中的知识、经验与另一种文化进行比较人种学研究与针对个体的生活种文化进行比较人种学研究与针对个体的生活的个案研究不完全一样,它将文化作为分析单元的个案研究不完全一样,它将文化作为分析单元人种学研究具备个案研究的一些优点,它能获得人种学研究具备个案研究的一些优点,它能获得丰富的研究资料;也包含了个案研究的易以偏概丰富的研究资料;也包含了个案研究的易以偏概全等缺点。
人种学研究对已有的具体心理变量的全等缺点人种学研究对已有的具体心理变量的假设检验研究起重要补充作用假设检验研究起重要补充作用 n n(三)研究假设(三)研究假设(三)研究假设(三)研究假设 n n在进行一项研究时,需要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在进行一项研究时,需要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事实,预先对研究结果作假设,这种假设叫做研事实,预先对研究结果作假设,这种假设叫做研究假设n n希望得到证实的假设为希望得到证实的假设为H1H1::U1≠U0U1≠U0;相对立的虚;相对立的虚无假设无假设H0H0::U1=U0U1=U0若能证明若能证明HOHO为真,则为真,则H1H1为为假;反之假;反之H1H1为真n n在跨文化研究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明在跨文化研究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明显差异,往往使研究假设显差异,往往使研究假设H1H1十分显著,即两种文十分显著,即两种文化团体之间有显著差异,所以拒绝虚无假设化团体之间有显著差异,所以拒绝虚无假设HOHO的的先验概率通常非常高甚至有人认为,在跨文化先验概率通常非常高甚至有人认为,在跨文化研究中,由于这种虚无假设对许多明显表现出的研究中,由于这种虚无假设对许多明显表现出的已知文化差异的经验性证据很少给予恰当的估计,已知文化差异的经验性证据很少给予恰当的估计,所以文化群体间无差异的虚无假设意义不大。
所以文化群体间无差异的虚无假设意义不大 n n在单文化研究中,当拒绝虚无假设时,研究假设H1就被接受,符合研究假设的观测差异,就可以认为是某些事先假定的特殊因素的作用在随机分配被试到不同实验条件下,且实验条件的变化受到严格控制的研究中,这个推论过程是合理的但是在跨文化研究中,作这种推论就需慎重因为在跨文化研究中的被试分配不是由他们在特殊文化群体里的资格来确定的,且不同文化群体已观测到的差异来自研究者未施加任何影响的某些前提条件 n n在检验虚无假设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地拒绝虚无在检验虚无假设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地拒绝虚无假设或错误的接受虚无假设这两种情况的错误假设或错误的接受虚无假设这两种情况的错误为了避免这两种错误,在研究中一般采用增加样为了避免这两种错误,在研究中一般采用增加样本容量和重复实验的方法本容量和重复实验的方法n n但在跨文化研究中,未加控制的环境里,各种因但在跨文化研究中,未加控制的环境里,各种因素本身就稳定地交织在被试及对他们的测验程序素本身就稳定地交织在被试及对他们的测验程序上,增加样本容量和重复实验,将只能增加群体上,增加样本容量和重复实验,将只能增加群体间的差异有偏估计的稳定性。
增加样本容量增加间的差异有偏估计的稳定性增加样本容量增加了对虚无假设错误拒绝的概率,很容易把获得的了对虚无假设错误拒绝的概率,很容易把获得的差异认为是由文化因素造成的真实差异,而作出差异认为是由文化因素造成的真实差异,而作出错误的推论错误的推论n nMalpassMalpass和和PoortingaPoortinga认为观测到的两样本之间统计认为观测到的两样本之间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是已知某个偏见效应的概率这种上的显著差异是已知某个偏见效应的概率这种概率随着偏见的大小和样本的大小而有变化即概率随着偏见的大小和样本的大小而有变化即使一个很小的系统误差的可能性未被排除的话,使一个很小的系统误差的可能性未被排除的话,虚无假设就会变成一个无意义的命题对于大样虚无假设就会变成一个无意义的命题对于大样本来说,甚至偏见效应小到一个标准的本来说,甚至偏见效应小到一个标准的1/161/16,其,其判定差异的概率也超过了判定差异的概率也超过了0.10.1如果资料中出现了如果资料中出现了更多的偏见,就会更进一步趋向对虚无假设产生更多的偏见,就会更进一步趋向对虚无假设产生错误的拒绝原本无差异的两个文化群体,就会错误的拒绝。
原本无差异的两个文化群体,就会被认为是有差异例如,如研究中使用的研究程被认为是有差异例如,如研究中使用的研究程序或工具带有某种文化偏见,所抽取的样本容量序或工具带有某种文化偏见,所抽取的样本容量越大,重复实验的次数越多,就会使偏见所造成越大,重复实验的次数越多,就会使偏见所造成的误差越明显、越稳定使研究者把这种由偏见的误差越明显、越稳定使研究者把这种由偏见造成的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差异误认为是真实的文造成的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差异误认为是真实的文化差异 二二 跨文化研究工具的问题跨文化研究工具的问题 n n1、等值(、等值(Equivalence))n n跨文化研究结果要具备可比性,必须在各方面做到等值 n n((((1 1)功能等值)功能等值)功能等值)功能等值n n功能等值的概念是一个人类学概念,即要求所研功能等值的概念是一个人类学概念,即要求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是等值的究的心理或行为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是等值的如,在一种文化中,宗教仪式的作用表现为对神如,在一种文化中,宗教仪式的作用表现为对神祗崇拜的集中表现和最高形式;而在另一种文化祗崇拜的集中表现和最高形式;而在另一种文化中,类似的宗教仪式的作用可能只是为结婚或社中,类似的宗教仪式的作用可能只是为结婚或社会地位改变的例行庆祝仪式。
可见,一种文化中会地位改变的例行庆祝仪式可见,一种文化中的宗教仪式可以具有奉神的功能,而另一种文化的宗教仪式可以具有奉神的功能,而另一种文化中的同样仪式的功能完全不同中的同样仪式的功能完全不同n n((2)概念等值)概念等值n n西尔斯是第一个提出概念等值的人功能的等值通常是以宏观的、全文化的层次来看的,概念的等值强调意义的有无,即个体所接触的具体的刺激,如测验的项目、某些词汇、社会心理学实验的性质等西尔斯认为,如果没有附加的背景材料帮助,很难在既定的框架中解释观察到的行为n n在跨文化研究中,应该尽量做到概念的等值如在跨文化研究中,应该尽量做到概念的等值如研究者想研究吸烟行为与其态度或人格面貌的关研究者想研究吸烟行为与其态度或人格面貌的关系在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的美国,肯定的回答表明这年代的美国,肯定的回答表明这个人受到较少的教育并且很可能是工人阶级的一个人受到较少的教育并且很可能是工人阶级的一员在许多国家,可能由于花销太大,吸烟在穷员在许多国家,可能由于花销太大,吸烟在穷人当中并不普遍然而由于吸烟可以作为一个人人当中并不普遍然而由于吸烟可以作为一个人属于上流社会并具有特权的象征,所以在上流社属于上流社会并具有特权的象征,所以在上流社会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吸烟是非常常见的事会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吸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因此,吸烟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是不等情因此,吸烟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是不等值的,不能直接用来作为可比材料值的,不能直接用来作为可比材料 n n((((3 3)语言等值)语言等值)语言等值)语言等值n n很多跨文化研究都涉及到在多种语言环境下操作,很多跨文化研究都涉及到在多种语言环境下操作,研究者必须建立多种语言环境下的语言等值语研究者必须建立多种语言环境下的语言等值语言等值包括在研究中用到的调查问卷或量表、访言等值包括在研究中用到的调查问卷或量表、访问等口头或书面用语的等值要做到完全的语言问等口头或书面用语的等值要做到完全的语言等值相当困难,甚至即使是在两种语言中同时使等值相当困难,甚至即使是在两种语言中同时使用或存在的词汇,也不能保证他们在这两种文化用或存在的词汇,也不能保证他们在这两种文化中的意义或程度完全一样因此,对实验材料在中的意义或程度完全一样因此,对实验材料在几种语言间的很好的翻译只能说是非常接近等值,几种语言间的很好的翻译只能说是非常接近等值,不可能完全等值不可能完全等值n n语言等值的最好方法反译法它是根据一种语言的研究材料,翻译成另外的一种或几种语言版本,然后通过另外的人反译到最初的语言版本。
如果反译得到的版本与原始材料相同,就认为研究材料达到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等值若反译的版本与原始材料不一致,则重复以上“翻译-反译”的步骤,直到反译版本与原始材料版本一致n n另一种语言等值的方法是小组讨论法,组织几名双语人员将原始材料翻译为目标语言材料具体的词性,语义,短语,句法均由讨论决定,再与原始材料比较 讨论法得到的目标语言版本也可认为是跨文化与跨语言的等值跨文化研究者常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如先将原始材料翻译为目标语言版本,再反译为原始语言;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改进前面的翻译及反译,最终得到语言等值材料n n((4))测验等值测验等值n n跨文化研究要求测验等值,做到测验等值,除要求所测的心理或行为功能等值,测验中的概念等值及测验在不同文化中的语言等值外,还应做到测验单位等值n n((5)非文化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值)非文化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值n n跨文化研究中,被试除文化因素外的非文化被试变量是否等值也会影响结果的可比性,为保证结果的差异即由文化因素差异引起,必须确定被试非文化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值n n例如,比较美国洛杉矶城市中心100被试所得数据与西藏某乡村100名被试所得数据。
两组被试的背景完全不同:不同的社会经济阶层,不同的受教育水平,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的宗教背景等若发现两组数据的差异,研究者就很难确定此差异是由文化因素引起还是由非文化因素引起n n研究中,如何注意非文化人口统计学因素的等值?n n一是实验前明确应该被控制的被试特征变量,选择被试时尽量保持这些变量的在被试间的一致性如实验者可以保持被试非文化变量组内和组间一致性n n二是统计控制,即利用统计学方法消除非文化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研究者在实验或调查前也应分析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非文化被试变量,对所研究的各种文化背景下被试这些非文化变量都进行测量然后,研究者通常可以通过协变量分析或回归分析消除或减小非文化变量的影响 n n2 2 偏差偏差偏差偏差((biasbias))n n指那些对跨文化群体得分可比性有影响的干扰因指那些对跨文化群体得分可比性有影响的干扰因素n n((((1 1)偏差的分类)偏差的分类)偏差的分类)偏差的分类n nA A 结构偏差结构偏差结构偏差结构偏差:当跨文化群体测试的结构没有一致:当跨文化群体测试的结构没有一致性,或者当凭兴趣抽取的条目用来测试的行为不性,或者当凭兴趣抽取的条目用来测试的行为不具有跨文化一致性时,就会发生。
具有跨文化一致性时,就会发生n n例例Ho’sHo’s((19961996)的关于子女孝顺的研究的关于子女孝顺的研究n n结构偏差则只能增加新的领域的条目来弥补结构偏差则只能增加新的领域的条目来弥补 n nB 方法偏差方法偏差(method bias):可由样本的不可比性、工具特征、主试效应和实施方法引起n nC 项目偏差(项目偏差(item bias):):当人们具有相同的基础(比如智力相当),但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群体,而不能在该项目上获得相当的分数n n((2)偏差的来源)偏差的来源n n结构偏差来源:结构偏差来源:n n跨文化结构的特殊文化定义;跨文化结构的特殊文化定义;n n与结构相关行为的不同解释;与结构相关行为的不同解释;n n相关行为样本少;相关行为样本少;n n结构相关方面覆盖不完整(没有选取所有的相关领结构相关方面覆盖不完整(没有选取所有的相关领域)n n方法偏差来源:n n对刺激物不同的熟悉度;n n对反应过程不同的熟悉度n n不同反应方式(如:社会愿望,极端得分)n n样本不可比性(如:不同教育、动机)n n不同实施条件,物理的(如:记录设备)或者社会的(如:班级规模)n n含糊的反应指令和/或指导语施测技术差异主试效应主试与被试间的沟通问题(如:问题解释和禁忌话题)项目偏差条目翻译欠佳n n干扰因素(如:可能涉及额外特质和能力的条目)文化特殊性(如:隐含意义和/或条目内容的适当)n n((3)偏差的处理)偏差的处理n n第一种方法即忽视它。
n n第二种可以选择的方法是,把偏差视为一种指示,即某个工具并不适合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指示;一旦偏差被观察到,研究者就能决定避免同样的比较n n第三种方法是,认为偏差能提供关于跨文化差异的重要线索在这种方法中,与测量工具(或其中部分),不能反映出偏见的普遍性不同,偏见定义了文化特殊性n n(二)测量工具受文化影响程度(二)测量工具受文化影响程度n n人是社会的人,个体的所有行为都受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心理测验通过测量样本的行为来进行评估,其测验成绩中必然会反映文化的影响;试图设计一种不受文化影响的测验对我们的研究未必是有益处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构建一种以不同文化中共有经验为前提的测验成为了研究者的主要目的n n1、超文化测验与文化公平测验、超文化测验与文化公平测验n n超文化测验(culture free test)又称文化通用测验,是为了排除心理测验中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对所有文化环境下的人类心理或行为特征进行同等有效的测量n n多数研究者认为超文化测验实际上不可能的n n文化公平测验文化公平测验即测验对一切文化背景中的被试同样平等有效,不偏向任何特定的文化或特定的社会阶层成员。
为使测验的内容和形式对所有文化环境中的被试平等有效,研究者通常尽量多用非语言材料,如图画、符号等在必须使用语言进行说明或表示测量项目时,则进行语言等值翻译,使所有被试都用其母语参加测试n n文化公平测验力图控制使测验对所有被试一视同仁,公平有效,但研究者对其所公平到何种程度难以确定,如在跨文化测量中,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同样的行为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相反,不同的行为可能反而具有同样的意义,如果测量的恰好是这些行为,就使跨文化公平测验的公平程度很难确定n n2、文化负荷与文化平等、文化负荷与文化平等n n文化负荷(culture loading)就是指测试与一个特定文化的词汇、定义、传统、知识和感受的结合程度n n文化负荷会使一个测验更主观、定性、非量化n n文化平等(culture-fair)即一个测验或者评估过程在设计中把文化的影响最小化,包括指导语、条目内容的设计,主试的行为,对结果的解释等做到了这些,也就是文化平等了n n文化平等测试条目的基本原理将只包括那些似乎在不同文化中都相同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最小化言语因素是很关键的,因为它被认为是各少数民族得分较低的重要原因同时,文化平等的测试倾向于主试用非言语的方式,或者使用简单明了的指导语进行指导。
非言语测验以组合、分类、选择或者客观操作和识别画或几何图案为特征n n尽管构建一种以不同文化中所共有经验为前提的测验是研究者的主要目的,但是,没有一个测验能够被普通应用或对所有文化都同样公平n n研究者们在尽可能的构建文化平等测验,然而所设计出的测验往往都倾向于使形成测验的文化中的群体更为有利n n比如,少数民族在智力测验上面的得分依然低于比如,少数民族在智力测验上面的得分依然低于主流民族各种对亚文化特征的研究已经发现,主流民族各种对亚文化特征的研究已经发现,在以中产阶级白人为主的、高文化负载的智力测在以中产阶级白人为主的、高文化负载的智力测试中,某些少数民族正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研究试中,某些少数民族正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研究表明,美国人犹太的信仰和价值观跟其他主流美表明,美国人犹太的信仰和价值观跟其他主流美国人就有很大的不同;本土的美国人还拥有一些国人就有很大的不同;本土的美国人还拥有一些共同的亚文化核心价值,这些价值观的主要部分共同的亚文化核心价值,这些价值观的主要部分是相信个体应该因为他们对集体的贡献来判断,是相信个体应该因为他们对集体的贡献来判断,而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成就;又如本土美国人还而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成就;又如本土美国人还重视悠闲的,准时的生活模式等,这些都可能对重视悠闲的,准时的生活模式等,这些都可能对测试结果造成负面影响测试结果造成负面影响n n研究者们试图去寻找某种“等价物”来实现文化平等,如智力测验的研究者们,开始考虑开发特殊文化在传统智力测试上的等值标准。
针对那些特殊文化群或者亚文化群,这样的测试被认为具有更好的效度用于测试其智力发展n n文化同源的黑人智力测验((Black Intelligence Test of Black Intelligence Test of Cultural HomogeneityCultural Homogeneity,,BITCHBITCH;;Williams,1975Williams,1975))n n3、文化劣势与文化优势、文化劣势与文化优势n n文化劣势(文化劣势(culture inferiorityculture inferiority)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个相对概念客观上,任何两种文化或亚文化之间只有文化客观上,任何两种文化或亚文化之间只有文化差异每种文化都强化与其价值观和要求相适差异每种文化都强化与其价值观和要求相适应的行为发展当个体必须适应于一种有别于应的行为发展当个体必须适应于一种有别于养育他的文化或亚文化,并在其中参与竞争时,养育他的文化或亚文化,并在其中参与竞争时,文化差异就可能成为文化劣势,当然,也可能文化差异就可能成为文化劣势,当然,也可能是文化优势(是文化优势(culture superiorityculture superiority)。
n n最早的跨文化测验的编制,是为了测验迁入美国的大批移民,在测验实施的过程中,却引发了研究者对评估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兴趣n n另一种对文化劣势与文化优势的关注则源于对相对孤立的文化团体的能力的基本研究这些文化往往同编制了大多数心理测验的、技术先进的西方社会很少或没有接触 n n4 4、文化剥夺、文化剥夺、文化剥夺、文化剥夺((cultural deprivationcultural deprivation))n n弗恩斯坦认为文化剥夺是由缺少中介学习经验而产生弗恩斯坦认为文化剥夺是由缺少中介学习经验而产生的一种的一种“ “认知可调节性的减少认知可调节性的减少” ”状态文化积累起来状态文化积累起来的知识的代代传递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在这一过的知识的代代传递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或其他照顾者担任程中,父母或其他照顾者担任“ “起中介作用的人起中介作用的人” ”的的角色,选择和组织儿童所面对的各种刺激他认为这角色,选择和组织儿童所面对的各种刺激他认为这种中介学习是儿童认知发展所必需的,因为它有利于种中介学习是儿童认知发展所必需的,因为它有利于儿童确定学习态度、方向或其他有利于后来学习的行儿童确定学习态度、方向或其他有利于后来学习的行为模式。
不管何种理由,没有经历这种中介学习的儿为模式不管何种理由,没有经历这种中介学习的儿童,缺少高水平认知功能的前提条件;相反,那些在童,缺少高水平认知功能的前提条件;相反,那些在他们自己文化中已有中介学习经验的个体,发展了继他们自己文化中已有中介学习经验的个体,发展了继续调节所必需的技能和习惯,经过一段时间不长的转续调节所必需的技能和习惯,经过一段时间不长的转换期后,他们便能够适应新文化的要求换期后,他们便能够适应新文化的要求n n5、文化适应、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n n文化适应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是个体思想、行文化适应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是个体思想、行为、价值观、世界观和同一性在一个特定的文为、价值观、世界观和同一性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中的发展化群体中的发展n n科恩认为文化适应从出生就开始了科恩认为文化适应从出生就开始了n n同样,当非主流文化的人,进入主流文化之后,同样,当非主流文化的人,进入主流文化之后,除非与主流文化完全的不接触,否则也会出现除非与主流文化完全的不接触,否则也会出现一个文化适应过程文化适应的程度在跨文化一个文化适应过程文化适应的程度在跨文化研究中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跨文化测量关注研究中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跨文化测量关注的一个热点。
的一个热点n n(三)人格测量(三)人格测量(三)人格测量(三)人格测量n n1 1、投射法(、投射法(projective methodprojective method)n n投射投射即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即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给出一种不明确的、模棱两可的刺激,让被试倾向给出一种不明确的、模棱两可的刺激,让被试以比较自由的形式对其进行反应,用以测量人格的方以比较自由的形式对其进行反应,用以测量人格的方法,就是法,就是投射法投射法n n它属于非结构化测验,允许被试对刺激作出几乎无限它属于非结构化测验,允许被试对刺激作出几乎无限多可能的反应即,投射法是以测验材料为一种屏幕,多可能的反应即,投射法是以测验材料为一种屏幕,让被试把他们特有的思想过程、需要、焦虑和矛盾让被试把他们特有的思想过程、需要、焦虑和矛盾“ “投射在屏幕上投射在屏幕上” ”n n根据给出的刺激的不同,投射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n nA 用墨迹作为刺激:罗夏测验(the Rorschach Test)。
这是极流行的投射技术之一,由瑞士精神病医生海曼·罗夏(Hermann Rorschach)创造的他第一个用此技术对整体人格进行诊断性研究n nB B 用图片作为刺激:统觉测验(用图片作为刺激:统觉测验(the Thematic 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Apperception Test, TAT)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亨)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亨利利· ·墨里及其同事研究出来的墨里及其同事研究出来的n n与罗夏测验相比,它具有更结构化的刺激并要求与罗夏测验相比,它具有更结构化的刺激并要求更复杂和更有意义的言语反应它的基本原理是更复杂和更有意义的言语反应它的基本原理是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意义相对模糊的图片,要求他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意义相对模糊的图片,要求他按照图片即时编述故事,说出是什么导致图片所按照图片即时编述故事,说出是什么导致图片所示的事件,描述此时正在发生什么和图片中人物示的事件,描述此时正在发生什么和图片中人物的感想,并给出最终结果的感想,并给出最终结果TATTAT对于客体关系的对于客体关系的研究非常的有帮助研究非常的有帮助 n n对于跨文化研究,对于跨文化研究,罗伯特儿童统觉测验(罗伯特儿童统觉测验(Roberts Roberts Apperception Test for Children, RATCApperception Test for Children, RATC))作出了很好作出了很好的尝试。
它提供了两套有重叠的卡片,各的尝试它提供了两套有重叠的卡片,各1616张,张,一套用于男孩,一套用于女孩还有一套对黑人一套用于男孩,一套用于女孩还有一套对黑人儿童施用的补充测验儿童施用的补充测验TEMASTEMAS是西班牙语是西班牙语“ “主题主题” ”的意思,同时也是的意思,同时也是“ “给我讲一个故事给我讲一个故事” ”((Tell-Tell-Me-A-StoryMe-A-Story)巧妙的首字母缩略它是专门用来)巧妙的首字母缩略它是专门用来评定评定5-85-8岁儿童的认知、情感和人格特征的工具岁儿童的认知、情感和人格特征的工具TEMASTEMAS使用两套平行的彩色刺激卡片,一套用于使用两套平行的彩色刺激卡片,一套用于少数民族儿童,一套用于白人儿童其中用于少少数民族儿童,一套用于白人儿童其中用于少数民族儿童的卡片描绘的人物特征和深色皮肤使数民族儿童的卡片描绘的人物特征和深色皮肤使人想起黑人或拉美人血统人想起黑人或拉美人血统n n其他的图片刺激投射法还包括如:手测验(the Hand Test,Wagener,1983)、罗森茨威格图片-挫折研究(the Rosenzweig Picture-Frustration Study;Rosenzweig,1945,1978)、统觉人格测验(the Apperceptive Personality Test, APT;Karp et al.,1990)等等。
n nC C用文字作为刺激:用文字作为刺激: n n“ “自由联想测验自由联想测验” ”,最早由高尔顿,最早由高尔顿((Galton,1879Galton,1879)作系统描述自由联想测验是让)作系统描述自由联想测验是让被试尽量快地对刺激语作出联想语反应被试尽量快地对刺激语作出联想语反应n n19101910年形成的肯特年形成的肯特——罗沙诺夫自由联想测验罗沙诺夫自由联想测验((Kent-Kent-Rosanoff Free Association Test, 1910Rosanoff Free Association Test, 1910))由由100100个刺激语构成,个刺激语构成,基于基于10001000名正常人的反应做成了联想表另外还名正常人的反应做成了联想表另外还有如:句子完成测验有如:句子完成测验((Sentence completion testsSentence completion tests))等用文字作为刺激的测验,用于研究和临床实践等用文字作为刺激的测验,用于研究和临床实践n n2、问卷法、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n n问卷法常见的形式是编制许多有关的问题,要问卷法常见的形式是编制许多有关的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 “是是” ”或或“ “否否” ”的二分法回答,或加上的二分法回答,或加上“ “说不好说不好” ”的三分法回的三分法回答,或采用李克特多登记评定尺度进行回答,答,或采用李克特多登记评定尺度进行回答,主试根据被试的答案,去衡量被试在该种人格主试根据被试的答案,去衡量被试在该种人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
虽然问卷法也采用让他人特质上表现的程度虽然问卷法也采用让他人进行评定的形式,不过人格测验的问卷一般是进行评定的形式,不过人格测验的问卷一般是让被试对自己进行判定而给出报告,所以也叫让被试对自己进行判定而给出报告,所以也叫“ “自我报告法自我报告法” ”(自陈式问卷法)自陈式问卷法)n n3、作业测验(、作业测验(performance test),),n n又叫操作测验,情境测验n n作业测验与纸笔测验不同,它是用非语文的材料,如形板、方块设计、迷津等具体操作测量个体某些方面的心理特质和人格特征,即把被试放到类似或模拟的“真实生活”的标准情境中,测试他们在该情境中的反应,从而测量其人格n n在用于人格测验中,被试在一定的情境中按照指示进行操作,表面上与能力测验那样的客观测验是一样的,但是,测验的目的并不是测定作业能力由于这种测验的目的不易被觉察,所以属于伪装测验(disguised test)n n作业测验对幼儿和语言障碍者和文盲特别适用,也可用于跨文化研究n n常见的作业测验有:性格教育调查测验(常见的作业测验有:性格教育调查测验(Test Test of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Inquiry, CEIof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Inquiry, CEI)、评价)、评价中心(中心(Assessment CenterAssessment Center)、角色扮演()、角色扮演(Role Role PlayPlay)、无领导团体讨论()、无领导团体讨论(the Leaderless Group the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LGDDiscussion, LGD)等。
等 (四)跨文化测量问卷编制方法(四)跨文化测量问卷编制方法 n n方法方法1 1::选择对多种不同文化共同的项目建立测选择对多种不同文化共同的项目建立测验问卷,然后以多种不同文化中的当地效标来验问卷,然后以多种不同文化中的当地效标来建立效度建立效度n n这是编制文化公平测验的基本方法,尽管在不同文这是编制文化公平测验的基本方法,尽管在不同文化中的重复测验效度往往被忽略或测验实施不当,化中的重复测验效度往往被忽略或测验实施不当,但是如果没有这一步,我们就不能确信,测验是否但是如果没有这一步,我们就不能确信,测验是否相对不受文化限制元素的影响相对不受文化限制元素的影响n n实际上,希望用单一的测验完全满足多种文化的要实际上,希望用单一的测验完全满足多种文化的要求是不现实的求是不现实的n n需要考虑的问题:n n单一文化之内得出的心理学原理和结构是否具有普遍性?n n环境条件在形成个体行为差异中的作用(在截然不同的文化所提供的广泛的环境变化范围之内,能够更为有效地研究这个问题)n n这类研究所要求的量表,至少能够在不同文化中相对类似的条件下施测在适当的实验设计中以及在研究人员对所研究的文化或亚文化完全熟悉的情况下,才能防止对使用这类量表所获得的结果作出不正确的解释。
所要求的事情就是鉴定某种文化之内特定的经验变量,它们可能与那种文化特有的行为发展中社会显著差异有关n n方法方法2 2::在一种文化之内编制测验,把它施测于不在一种文化之内编制测验,把它施测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同文化背景的个体n n应该避免把单一文化背景之内所编制的测验标准应该避免把单一文化背景之内所编制的测验标准当做测量的通用标准如果在测试中同样获得一当做测量的通用标准如果在测试中同样获得一个低分,对于两种不同文化中的成员,是不能采个低分,对于两种不同文化中的成员,是不能采取同样的因果解释的这种方法所能够确定的是,取同样的因果解释的这种方法所能够确定的是,团体之间的文化距离,以及个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团体之间的文化距离,以及个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和他对于特定文化中的教育活动和职业活动的准和他对于特定文化中的教育活动和职业活动的准备n n跨文化研究人员普遍认为:个体成长的文化环境会影响他所获得的认知技能和知识跨文化研究历史上曾经采用这种方法的有:根据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进行标准化的“脚印识别测验”(Porteus,1931)和根据印第安儿童进行标准化的“画马测验”(Dubois,1939)在两种情况下,编制测验所根据的文化团体在与其他团体的比较中都占据优势。
n n方法方法3 3::在每种文化之内编制不同的测验(或对现在每种文化之内编制不同的测验(或对现行测验作重大修改),以当地效标建立效度,且行测验作重大修改),以当地效标建立效度,且仅仅使用于适当的文化之内仅仅使用于适当的文化之内n n在特定的文化之内,编制工业人员和军事人员的在特定的文化之内,编制工业人员和军事人员的测验正是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在这种情况下,测验正是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在这种情况下,以测验所要预测的具体的教育效标和职业效标来以测验所要预测的具体的教育效标和职业效标来建立效度,并按照当地常模来评价成绩每个测建立效度,并按照当地常模来评价成绩每个测验仅仅与编制该测验所在地的文化相适应,不试验仅仅与编制该测验所在地的文化相适应,不试图进行跨文化比较测验将反映特定文化发展的图进行跨文化比较测验将反映特定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不是自身盛行的文化特性方向,而不是自身盛行的文化特性n n一个用于跨文化研究的问卷的编制、开发到大规一个用于跨文化研究的问卷的编制、开发到大规模运用要经历各种过程,用来提高效度,减少误模运用要经历各种过程,用来提高效度,减少误差以减少文化偏见为例,当一个问卷开发出来差。
以减少文化偏见为例,当一个问卷开发出来后,专家评委会对其中潜在的文化偏见进行评估,后,专家评委会对其中潜在的文化偏见进行评估,那些被认为具有偏见的条目将被删除;同时,这那些被认为具有偏见的条目将被删除;同时,这个问卷还被设计为尽量少的让指导者使用口头语个问卷还被设计为尽量少的让指导者使用口头语言,减少言语误差;当然,还会进行一个混有各言,减少言语误差;当然,还会进行一个混有各种样本的预测,如果在得分上有不同,则提示该种样本的预测,如果在得分上有不同,则提示该题目有可能存在误差,应该进一步寻找原因,进题目有可能存在误差,应该进一步寻找原因,进行修正只有确保效度的问卷才会被大规模的使行修正只有确保效度的问卷才会被大规模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