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文学批评写作本章导航l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l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写作技巧l本章小结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l细读和感受l细读和感受作品的准备l细读与感受时应注意的问题l选题、立意和运思l选题要注意的问题l立意和运思要注意的问题 细读和感受作品的准备l从批评的准备说,对于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必不可少的是宽泛的审美感受力和精细的审美辨别力的恰当结合l批评家在阅读中,要设法把心灵溶化进去,而后设法在精神上超拔出来,造成一种透视距离细读和感受作品的准备l批评家对作品的判断只能依据作品本身,作家与批评家的个人关系,作家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他的知名度,都不应该是影响判断的因素细读和感受作品的准备l文学批评家在阅读时要反省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调整心态l批评家细读文本时,初读的印象尤为可贵,因为它饱含不可重复的新鲜感;细读和感受时应注意的问题 l除了初读之外,批评家对作品往往还须过细咀嚼,反复把玩;l批评家的阅读不仅限于所评作品,还应包括相关材料选题l留意选择那些主题和题材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可能将要发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为批评对象l选择那些在文学的自身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 、艺术上有开拓创新意义的作品作为批评的 对象。
选题l还可以选择思想上错误的对社会有害的作品,艺术上拙劣的作品作为对象l还应考虑批评家本人的主观条件,如艺术修养、生活积累、驾驭能力等,以便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弱点 立意和运思l批评家应具有敏锐的思想反应和审美反应的能 力,提请大家注意地平线上刚刚冒出的新事物 示例:罗伯特·潘·沃伦:《威廉·福克纳》 (1946)l批评家要以慧眼发现有潜力的作家示例:艾德蒙·威尔逊慧眼识海明威立意和运思l批评家要注意选取批评的角度示例:杜勃罗留波夫评冈察洛夫小说、让-伊夫·塔迪埃评普鲁斯特小说、季红评王朔小说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写作技巧l复述l描述和论证l文字与结构复述l复述文学作品要发现和体认文眼诗魂,对感悟力有很高的要求l文学批评中的复述多指对作品情节的复述,复述时首先要在头绪纷繁中抓住贯穿线索l成功的批评作品常常寓评论于复述之中复述l对于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复述往往要加入更多的批评家的个人体验和推想 l复述的最高境界是传达原作的神韵、风味l根据批评文章的写作意图合理安排复述 l别林斯基:《〈当代英雄〉》l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国小说史略》对《红楼梦》的复述l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对《安娜·卡列宁娜》的复述罗曼罗曼··罗兰罗兰优秀批评文本示例优秀批评文本示例l荣格:《〈尤利西斯〉:一 段独白》l宗白华复述《初日》;勃兰兑斯复述《果断与独立》。
l叶圣陶:《绚烂的文锦》;茅盾评《百合花》叶圣陶描述l鉴赏家类型的批评家较多采用描述方式,分析家类型的批评家较多采用分析的方式两种批评的区分是相对的,在多数情况下,描述与论证要配合运用,单用一种,容易流入神秘玄奥或拘板枯燥描述l恰当地运用描述,可以使文学批评文章显得 亲切、平易、流畅;描述之中也可以包含分 析论证,以描述方式指出作品的不足,能够 获得单纯客观分析难以达到的效果 l运用描述的方法,要求批评家事先对作品很 细致很深入的揣摩优秀批评文本示例l宗白华评汪静之《蕙的风》l弗吉尼亚·伍尔芙:《论戴·赫·劳伦斯》,评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伍尔芙伍尔芙宗白华优秀批评文本示例l巴金评电影《小街》l曾镇南评王蒙《相见亦难》l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评莫言小说 论证l论证的方式是批评家从所信奉的社会观念和 美学观念出发,对作家作品进行解剖,对作 品内部的各个方面、外部的各个方面及其间 的关系进行探究l论证所依赖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分析和综合, 表达形式主要是演绎、归纳和比较论证l论证建立在对作品的理性把握的基础之上, 同时也要求处理好全面性同针对性的关系l文学批评文章中的论证,应力求有明晰的层 次。
优秀文本示例l考林斯从神话-原型理论的 视角研究福克纳的《喧哗与 骚动》l车尔尼雪夫斯基评列夫·托 尔斯泰作品l列宁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 品福克纳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字l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美同文学作品相比需要更明亮的理性的光辉l从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中,自然流溢出批评家对作品敏锐、精细的感受,自然体现着批评家对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独到体悟,自然表现着批评家的人格风范文字l分寸感是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的另一重要性质l文学批评文章自身也要具有情趣结构l文学批评文章注重文章结构的变化,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与文学创作比较起来,文学批评文章则又更讲章法,不宜太过变幻难测结构l首先要把握文脉;其次,文学批评文章前后的关联,它的整体感,可以用段落和语句的呼应来体现本章小结思考问题l1.在批评写作的准备阶段,对文本的感受 应着重于哪几个方面?l2.怎样看待文学文本的“可评性”?l3.谈谈论证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