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无铜缺陷判孔无铜缺陷判 读及预防读及预防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vv帮助学员对切片缺陷进行判读;帮助学员对切片缺陷进行判读; vv通过案例对原因进行分析并预防;通过案例对原因进行分析并预防; vv降低孔无铜比例,达到稳定品质的目的降低孔无铜比例,达到稳定品质的目的 课程内容 v第一部分:孔无铜定义 v第二部分:原因分析 v第三部分:缺陷现象及失效分析 v第四部分:纠正行动及改善方案 第一部分:孔无铜定义 v孔无铜是指印制板金属化孔孔内开路; v在通断检测时失去电气连接性能; v金属化孔包括:通孔、盲孔和埋孔; v孔壁不导通也称“破孔”或“孔内开路” 孔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v作用:具有零件插焊和导电互连功能 v加工过程影响因素多,控制复杂: 钻孔质量:孔壁平滑度、粗糙度等 凹蚀效果:内层连接、树脂表观情况 沉铜效果:药水活性及背光级数 平板镀铜:过程控制及故障处理 图形电镀:微蚀控制及抗蚀层性能 后工序影响:微蚀控制及返工板处理等 孔无铜的特殊性 Ø印制板致命品质缺陷之一,需加强控制; Ø产生原因复杂,改善难度大; Ø严重影响板件性能和可靠性; Ø孔无铜缺陷及判读是湿法人员基本功; ØØ提高孔铜保证性是提高孔铜保证性是PCB厂综合实力的体现。
第二部分:原因分析 Ø孔内无铜从加工流程上分类: 沉铜不良(如:气泡、塞孔、背光不足等) 平板不良(如:整流机无电流、镀前停留时间长等) 图电不良(如:图电微蚀过度、塞孔、抗蚀差等) 后工序微蚀过度; 酸蚀板孔无铜; 埋盲孔孔无铜; 其他类型孔无铜 孔无铜因果图 化学沉铜类型介绍 ØØ沉薄铜:化学铜厚度沉薄铜:化学铜厚度10 ~ 20u“ (0.25 ~ 0.5um) 10 ~ 20u“ (0.25 ~ 0.5um) ØØ中速铜:化学铜厚度中速铜:化学铜厚度40 ~ 60u “ (1.0 ~ 1.5um) 40 ~ 60u “ (1.0 ~ 1.5um) ØØ厚化铜:化学铜厚度厚化铜:化学铜厚度80 ~ 100u80 ~ 100u“ “(2.0 ~ 2.5um)(2.0 ~ 2.5um) ØØ一厂使用一厂使用ATOATO薄铜体系,铜层厚度约薄铜体系,铜层厚度约7-12 u7-12 u“ “ ØØ注意:沉铜层不致密,很容易被空气氧化!注意:沉铜层不致密,很容易被空气氧化! ØØ措施:沉铜后板件尽快进行平板电镀!措施:沉铜后板件尽快进行平板电镀! 背光:沉铜活性的体现者 背光测试方法如下图: 背光不足处理程序背光不足处理程序 沉铜背光级数判读 注意:树脂比玻璃纤维更容易沉上铜! 图电前后判读标准 第三部分:缺陷现象及失效分析 vv收集收集2121种常见缺陷图片进行分析;种常见缺陷图片进行分析; vv以图带文从切片缺陷进行界定;以图带文从切片缺陷进行界定; vv通过案例分析找出通过案例分析找出““问题背后的问题问题背后的问题””;; vv将被动的事后纠正变为事前控制!将被动的事后纠正变为事前控制! 现状描述1 铜丝塞孔孔无铜 孔壁粗糙度过大 钻孔玻璃纤维丝 v钻孔不良导致的孔内铜丝 钻孔不良(披峰) v钻孔披峰会导致孔径变小、塞孔或酸蚀板破孔! 失效分析 v特点:钻孔不良,孔壁不平整、粗糙度过大 或披峰过大等; v原因:钻孔工艺条件差,如:钻头寿命太长 、返磨次数过多、叠板数过多或钻咀侧刃不 锋利等; v措施:改进钻孔工艺条件,检讨钻头质量及 使用要求。
现状描述2 孔内玻纤上断断续续、点状无铜! 失效分析 v特点:图形层包住平板层,无铜处断断续续 ,大小孔均有出现,特别在玻璃纤维上无铜 的机率更高,常发生在拖缸之后; v原因:沉铜不良(如:药水活性不足、背光 不足、温度太低等) v措施:检讨拖缸方法和程序、 提高药水活性 缺陷描述3 v孔壁夹带铜皮或杂物,塞孔导致的孔无铜: 失效分析 v特点:平板层包住杂物塞孔导致孔无铜; v原因:钻房工艺条件差,在去毛刺高压水洗 中无法除去导致塞孔,也可能是铜粉堵塞或 自来水、药缸杂质等外来异物; v措施:改善钻孔条件、提高去毛刺高压水洗 压力、加强各药水缸过滤和净化等 缺陷描述4 孔壁与内层线路连接不良(ICD) 失效分析 Ø特点:凹蚀不良导致与内层连接出现开路; Ø原因: ü溶胀缸膨松不够:浓度低、温度低、处理时间短及药 水寿命已到; ü咬蚀能力差:药水温度低、浓度低、锰酸钾含量高、 处理时间短或药水老化; ü特殊板材:高Tg、含填料板件或其他特殊材质等 ü其他:可能是钻孔发热过度或烘板参数不当造成; Ø措施:确认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改善! 缺陷描述5 v孔内无铜位置出现基本对称,全部集中在小孔中: 失效分析 v特点:图形层包平板层,发生在孔中央并呈对称; v原因:孔内气泡来不及排走,导致沉铜不良。
可能是震荡器故障或震荡不足孔内气泡无法排出, 可能是沉铜缸反应速率太快产生大量气泡(氢气) ; v措施:检查震荡和化学沉铜条件如:温度/负载/药 液浓度等 缺陷描述6 v无铜处全部发生在树脂部位: 失效分析 v特点:孔内无铜位置全部发生在树脂部位; v原因:除胶渣不够,树脂蜂窝状结构尚未形 成; v措施:检查凹蚀段条件,提高除胶渣能力( 如:提高浓度、温度或延长时间等) 缺陷描述7 v电镀层包住平板层,切片从孔口向孔中央平板层逐渐消失: 失效分析 Ø特点:图形层包住平板层,切片从孔口向孔中 央平板层逐渐变薄并最后消失; Ø原因:平板不良,平板电镀时电流密度过小、 电镀时间过短或设备故障(电接触不良)等; Ø措施:检查平板电镀条件,如:电流密度、时 间等 缺陷描述8 v大孔内出现点状无铜,小孔反而孔内完整: 失效分析 v特点:大孔内出现点状无铜,小孔反而孔内 完整; v原因:可能是吊车故障,板件在空中或水洗 缸内停留时间过长,沉铜层被氧化导致孔无 铜; v措施:按工作指示要求对吊车故障板件进行 隔离、重新沉铜返工处理并确认 缺陷描述9 v孔口处无铜,图形层没有包住平板层,较多出现在 大孔: 失效分析 Ø特点:孔口边缘断铜,断铜面较整齐; Ø原因:基本可断定为干膜入孔,干膜由于贴膜压 力过大或贴膜到显影存放时间较长,如:大节日 干膜房内没有清板或设备故障等。
Ø 措施:缩短贴膜至显影时间, 严格返工制度 缺陷描述10 孔内存在塞孔现象,图形电镀层没有包住平板层: 干膜 失效分析 v特点:杂物脱落后,断层面整齐,蚀刻后存在空塞 现象; v原因:很可能是干膜返工板,因退洗不干净导致干 膜碎进入导通孔,正常显影后无法除去,镀抗蚀层 时药水交换不畅而在蚀刻时又被冲走; v措施:严格板件返工制度,杜绝干膜塞孔 缺陷描述11 v整孔无铜,而且大孔、小孔均无铜: 失效分析 Ø特点:表面只有一层电镀层,孔内整孔无铜, Ø主要原因: 板件未沉铜就直接进行平板或图形电镀, 图形电镀时由于吊车故障等原因在微蚀缸停留时 间过长,平板层被全部蚀掉(从内层铜层形成负 凹蚀的情况进行确认) Ø措施:对异常停机情况进行纠正,及时吊出微蚀缸 板件 缺陷描述12 孔口无铜,特别是大金属化孔孔无铜更明显 失效分析 Ø特点:孔口无铜,特别是大金属化孔孔无铜 更明显 Ø原因:磨板过度导致拐角处无铜 Ø措施:减少磨板压力,特别是不织布刷磨板 段的压力,检查不织布使用目数等! 缺陷描述13 v孤立的地方孔内和孔口、焊盘均出现无铜: 失效分析 v特点:孤立孔内、孔口和焊盘均出现无铜 v原因:抗蚀不良孔无铜,主要是由于高电流密度区 镀层结晶粗糙,或镀锡后没有及时烘干等使抗蚀层 性能下降导致过蚀; v措施:改善镀层结晶结构,可通过添加光剂或延长 电镀时间、降低电流密度等,如镀锡后停留时间过 长要针对性进行改进。
缺陷描述14 无铜处出现在孔中央而且对称,特别是小孔情况更严重 失效分析 v特点:平板层没有包住图形层,主要为抗蚀层(铅 锡层、锡层或镍层)深镀能力不足 v原因:厚径比AR值大,孔内药液交换困难: 反冲涡流增强,以致靠压力(如:摇摆、震荡等) 驱动达到孔内流动的因素被削弱; 表面张力增大; 气泡难以逸出 v措施:提高抗蚀层深镀能力,加强摇摆或震荡等 缺陷描述15 大孔、小孔均无铜或铜厚不足,板面绿油下镀铜层完整 但露铜区域铜层很薄: 失效分析 Ø特点:大孔、小孔均无铜或铜厚不足,板面绿油下 镀铜层完整但露铜区域铜层较薄; Ø原因:后工序微蚀过度导致孔无铜,轻微时出现孔 铜不足,严重时无铜;可能是沉镍金、OSP、喷锡、 沉锡等前处理过度; Ø措施:检讨前处理微蚀条件(时间、温度、浓度等 ) 缺陷描述16 v盲孔连接不良导致开路: 失效分析 v特点:盲孔层孔拐角处没有被平板层包住(表铜没 有平板层或很薄),受热后在孔铜连接处出现断开 ,填孔树脂与盲孔面铜处出现明显空隙; v原因:减铜过度导致盲孔表铜没有平板层(或很薄 ) ,受热后由于树脂膨胀导致开路; v措施:杜绝减铜过度,适当提高盲孔铜厚,采用其 他板料减少树脂热膨胀的影响等。
缺陷描述17 热冲击或冷热循环后孔壁出现开路: 失效分析 v特点:受热后孔壁镀铜层出现开路,没有受 热时则是完整镀层; v原因:镀层物理性能差、延展性差或孔壁铜 厚不足等; v措施:净化镀液改善结晶结构、提高镀层延 展性等,适当提高孔铜厚度,同时热冲击前 要求按规定进行烘板处理 缺陷描述18 v盲孔处无铜,孔口位置无铜更严重 失效分析 v特点:盲孔处无铜,孔口位置无铜更严重 v原因:干膜破孔,蚀刻药水进入孔内,直接 原因可能曝光不良、对偏、盲孔与下垫接触 不良; v措施:检讨干膜盖孔条件及对位情况 缺陷描述19 v特点:盲孔无铜,与内层铜分离或连接不好 失效分析 Ø特点:盲孔无铜,与内 层铜分离或连接不好; Ø原因:激光窗偏,激光 孔蚀孔不良,造成激光 钻孔不良,沉铜时药水 交换不良 Ø措施:检查激光开窗情 况和钻孔能量等 激光打孔不良导致沉铜不 良! 缺陷描述20 v从孔口处开始出现无铜,而图形层没有包住平板层 ,大孔更严重: 失效分析 v特点:酸蚀遮孔破或对偏,盲孔与下垫接触不良; (可通过通孔内焊盘进行判断) v原因:干膜破孔,可能是曝光不良或干膜被刮伤等 ,酸性蚀刻药水进入造成孔内无铜,盲孔无铜也有 这种情况。
v措施:检查干膜封孔情况 缺陷描述21 Ø盲孔孔内无铜 : 失效分析 v特点:盲孔孔口处出现抗蚀不良孔无铜; v原因:在盲孔孔口处由于二次层压时B片流 动性差等原因,填胶不满导致碱蚀药水进入 造成孔内无铜; v措施:改用流动性较好B片,如高树脂含量 等 第四部分:纠正行动及改善方案 vv采用采用D-M-A-I-CD-M-A-I-C改进模式:改进模式: vv界定界定(Define)(Define):对切片缺陷进行认真界定:对切片缺陷进行认真界定 vv测量测量(Measure)(Measure):通过通断、:通过通断、BBBB机和切片机和切片 vv分析分析(Analyze)(Analyze):根据具体流程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流程进行分析 vv改进改进(Improve)(Improve):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 vv控制控制(Control)(Control):有效控制形成文件指导生产:有效控制形成文件指导生产 问题界定一问题界定一 Ø从切片入手,按缺陷特征进行分类! v爬虫型:出现部位全在树脂上或全在玻璃纤维上, 前者是除钻污不够,后者则除油缸整孔能力差; v中间型:出现部位在孔壁中间,左右几乎对称; v孔角型:出现的部位在孔角,原因是余膜入孔; v孔口型:磨板过度或微蚀过度导致孔口无铜; v异孔型:孔壁粗糙度过大,孔内药水交换不畅。
问题界定二问题界定二 按形成原因进行分类: v活性不足 :溶液浓度低、温度低、负载低、pH值低 、药水老化等; v气泡阻塞:沉铜缸气泡和铅锡/锡缸气泡; v异物塞孔:杂物、铜皮、干膜碎、火山灰等; v除油整孔差 :玻璃纤维处难上铜 ; v除胶渣效果差:树脂上难上铜 ; v其他:抗蚀层或平板层太薄或返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