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上三单元研讨材料.doc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KB
约6页
文档ID:547828193
五上三单元研讨材料.doc_第1页
1/6

第三单元:分数 方新小学 肖小素一、教材分析:分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4页至第55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再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通分、分数大小比较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8个活动情境:在“分数的再认识”活动中,通过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解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则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在“分饼”与“分数与除法”两个活动中,学生将知道分数的分类标准,并能掌握带分数与假分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活动中,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并能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在“找最大公因数”与“约分”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地约分;在“找最小公倍数”与“分数的大小”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一知识,正确地通分与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体会不同的整体下,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是不一样的教材安排了“拿铅笔”等多个情境活动,教学时,我们要联系这样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借助直观充分的交流2、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除法计算不能整除时,除得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表示除法结果的需要,也是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基础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 = ,7÷3 = ,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组算式,探索并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 ≠ 0)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因为带分数的计算在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应用不是很多,所以,学生只要能理解互化的方法并会进行互化即可,在速度与熟练程度上不要做过高要求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寻找相等的分数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并借助图形的直观找出相等的分数: = = 第二个活动也是让学生利用图形的直观找到另一组相等的分数: = = 通过这两个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两组分数的大小相等关系,为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每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并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4、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本册教材把公因数与公倍数的知识与约分、通分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在分数单元学习约分、通分前,安排学习公因数与公倍数等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根据《标准》的要求,求最大公因数时两个数仅限于100以内,求最小公倍数时两个数仅限于10以内等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公倍数”的实际意义,教材还安排了在数表中圈出4和6的倍数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和体会“公倍数”的含义。

在探索和掌握找公因数、找公倍数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约分和通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在1-100的自然数内,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生产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4、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5、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三、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们确定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会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是: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会找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四、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2、学法:(1) 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达到人人学数学的目的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五、课时安排:(共13课时)分数的再认识  2课时分饼 (真分数与假分数) 2课时分数与除法  2课时分数基本性质  1课时找最大公因数  1课时约分  2课时 找最小公倍数  1课时分数的大小  2课时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