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敞式楼梯间 Producedby 建工五班第四组 目录Catalog 开敞式楼梯间 设置要求 开敞式与封闭式区别 设置范围 楼梯装饰设计欣赏 定义 容纳楼梯的结构 包围楼梯的建筑部件 如墙或栏杆 同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的建筑部分 联系整个建筑的交通运输 分类 根据防火要求 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四种形式 开敞式楼梯间的定义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 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楼梯间的定义和分类 Picture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公共建筑 敞开式楼梯可作为疏散的公共建筑 一 二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 包括设有娱乐场所 的公建 五层及以下的其他公建 医院疗养院旅馆和超过2层的人多场所除外 非高层敞开式外廊 内廊 公建 如教学楼 居住建筑 敞开式楼梯可作为疏散的居住建筑 一 二层的通廊式居住建筑 非高层敞开式外廊 内廊 居住建筑 如宿舍楼 单元式和塔式居住建筑层数为6层及以下 且任一层面积不大于500 任一形式的非高层居住建筑 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以下简称乙级户门 皆可用敞开式楼梯作为疏散楼梯 单元式住宅 当采用乙级户门 且楼梯间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 层数为11层及以下者 都可用敞开式楼梯作为疏散楼梯 其他 除应设置为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 附封闭和防烟设置范围 的建筑的室内楼梯间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 当其疏散楼梯数量满足规范要求 其任意相邻层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要求时 可设置敞开楼梯供经营使用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 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距离大于15m时 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对于通廊式宿舍 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 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 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 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除公共走道外 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满足楼梯间一般设置要求情况下 开敞式楼梯间与封闭式楼梯间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 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 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中和高层工用建筑中封闭式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二设置范围不同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形式决定了他们的设置范围不同开敞式楼梯间多用于低层单元式 塔式住宅以及低层通廊式 单元式宿舍等 封闭式楼梯间多用于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要求较高的建筑 详见开敞式楼梯间设置范围封闭楼梯间设置范围 三设置要求不同不同的功能作用决定了他们设置要求不同开敞式楼梯间相对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较低 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更复杂 详见开敞式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Picture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一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 高层厂房和甲 乙 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 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 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或室外疏散楼梯 1 医院 疗养院的病房楼 2 旅馆 3 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 5 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 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 室 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时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7 汽车库 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 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 当地下为两层 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 电影院 礼堂 2 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 旅馆 3 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 餐厅 展览厅 公共娱乐场所 小型体育场所 二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 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 应设防烟楼梯间 3 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 室 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 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4 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5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塔式住宅 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6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7 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8 建筑的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 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9 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 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 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1 电影院 礼堂 2 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 旅馆 3 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 餐厅 展览厅 公共娱乐场所 小型体育场所 开敞式楼梯间和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楼梯间设置的一般要求 1 楼梯间的布置 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2 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 以便于双向疏散 3 靠外墙设置 便于自然采光 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开展 4 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和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 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 要上下直通 不变动位置 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楼梯间位置变更 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 延误疏散时间 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特别是宾馆 饭店 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5 地下室 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 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 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 并直通室外 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 地下室 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 在首层与地下室 半地下室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 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 半地下室 又能阻挡火势 烟雾蔓延 6 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 可燃材料储藏室 非封闭的电梯井 可燃气体管道和甲 乙 丙类液体管道 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7 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 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因踏步宽度变化口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 造成拥挤 堵塞通行 因此不应采用 由于建筑造型的要求必须采用时 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l0 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的宽度不应小于220mm 8 居住建筑内 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 如必须穿过时 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敞开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 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 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 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 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4 除公共走道外 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 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距离大于15m时 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对于通廊式宿舍 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 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楼梯间应靠外墙 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 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 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 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 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 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封闭式楼梯间平面图 楼梯口与楼道相通 楼梯口设防火门 楼梯间设计欣赏 楼梯间设计欣赏 1 高层厂房和甲 乙 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 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 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或室外疏散楼梯 1 医院 疗养院的病房楼 2 旅馆 3 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 5 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 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 室 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时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7 汽车库 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 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 当地下为两层 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 电影院 礼堂 2 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 旅馆 3 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 餐厅 展览厅 公共娱乐场所 小型体育场所 封闭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豆丁巴巴 发现分享文档价值的平台 编辑 rvdfmfhhh2018 The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