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 史经验u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u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改造道路:n把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集 体所有制2、基本经验: n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道路n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n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n制定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 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 村阶级政策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段:过渡形 式生产资料经营劳动分配性质互助组 ( 1949~ 1953)私有,对某些牲畜, 农具共同使用,有少 量公共财产个体 经营集体经营 所得社会主 义萌芽初级社 ( 1954~ 1955)土地,牲畜,大农具 私有,有较多公共财 产土地 入股 统一 经营集体土地 分红 和按 劳分 配半社会 主义高级社 ( 1955~ 1956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 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 经营集体按劳 分配社会主 义4、农业合作化的意义• 实现了土地公有,避免了两极分化,同时 也解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小农经济的矛 盾,在新的基础上巩固了工农联盟和社会 主义制度•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基本上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为国家积累了资金※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 产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7亿 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改造道路: Ø将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 有制2、基本经验Ø走互助合作道路Ø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 的方针3、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段:过渡形式生产资料经营劳动分配性质手工业供 销小组私有,也 有少部分 手工业生 产小组, 实行工具 入股公有 国营商业 或供销合 作社供给 原料,包 销产品各户分散 独立完成 ,部分集 中生产自负盈亏, 部分实行全 部按劳分配 和部分按劳 分配社会主 义萌芽手工业供 销合作社部分生产 资料是共 有的供销小组 合并,统 一供销业 务各户分散 独立完成部分实行按 劳分配半社会 主义手工业生 产合作社完全归集 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按劳分配社会主 义※到1956年底,全国共组织了 10万个合作社,入社社员占全 部手工业 从业人员的92%以上,对手工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 本形式: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步骤:• 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企业• 把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企业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办法改造资本主义工 商业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 改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为 社会主义共有制 ★通过说服劝导教育的方法,以一定的经 济补偿的方式,把民族资本家的企业变 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即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 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实行全行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 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 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其意义在于: 避免激烈的阶级 对抗,减少改革 阻力,推动生产 力发展和社会进 步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 义•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 主义制度,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对世界和 平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3、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 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渐进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谢 谢 大 家班级:11高秘班主讲人:余婷婷(39)制作小组成员:陈希媚(05)陈玉 娟(06)戈春燕(08)刘阿芹(19)王同溶 (27)朱丹丹(44)。